APP下载

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探索
——以泰安市南马套村景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

2022-07-14王传文张馨文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泰山民宿景观

王传文,张馨文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特色乡村景观对于村庄发展至关重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保障和改善民生。 各地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常常通过改造民房或者局部墙绘来提高乡村美景度,改善村容村貌,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给排水及污水处理、配套照明设施、网络信息、智慧农业等;还有忽视了村庄本身的特色风貌营造,千村一面和乡村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美丽乡村建设流于表面,成为众多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发展的通病。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人文景观、提升村民幸福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保留乡村文化特色和乡村景观地域性,促进乡村景观与经济文化建设更加和谐的重要举措[1]。 注重乡村本身的特色元素及乡土材料的运用,顺应村庄肌理的乡村景观,留住乡愁更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2]。 本文以泰安市南马套村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促进该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推动该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1 南马套村旅游现状与问题

马套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图1),毗邻泰山风景名胜区桃花峪景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高铁泰安站约15 km。 村庄风景秀丽,村内有马套水库及大面积的茶田,是游赏泰山前重要的驻足点。

图1 马套村区位图

据《长清县地名志》记载,马套村于清朝初年分为南、北马套两村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两村的发展天差地别,北马套村经济发展迅速,成立了马套将军山旅游度假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乡村产业体系, 于2016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相比之下,同样具有优美的“山、水、林、田、水”景观元素的南马套村,劳动力外流,部分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20年7月至9月,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梳理出了南马套村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典型景观要素分析

(1)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既是宝贵的人文财富,也具有丰富的景观价值。 南马套村传统民居有着就地取材、院落小、私密性强的特点,适于改造成为具有泰山地方特色的小型民宿,有利于增强体验当地传统家庭活动、乡土民风的代入感[3]。

(2)茶田景观

泰山女儿茶是泰安一大特产。 泰安本无茶树,相传为满足乾隆皇帝封禅要品茶的愿望,地方官吏挑选美丽的少女到泰山深处采青桐芽,以泰山泉水浸泡,用体温暖热,献给乾隆,故名曰女儿茶。 茶树种植正是泰山脚下南马套村的特色经济作物,具有良好的观赏特性。 进一步完善茶田景观,依托茶文化发展茶叶采摘观光旅游,将村内闲置的土地整体规划是极为必要的。

1.2 制约南马套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1)建筑布局混乱

村内现状建筑布局较为杂乱,大量民居零散分布,空间无序化和村内部分道路系统混乱,不便于村民及游人出行。

(2)乡土特色景观不鲜明

南马套村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具有比较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缺乏对乡土特色的提炼和景观提质,不足以吸引游客前来驻足欣赏。

(3)服务设施不完善

村内景点塑造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以及现有的景观节点分散、缺少联系。 尤其缺少展示村庄风貌的场所或展馆性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匮乏,不利于乡民交流以及游人驻留和游玩。

2 南马套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2.1 规划理念

(1)传承村庄肌理

顺应村庄发展格局,在充分尊重南马套村景观现状、自然环境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设计。

(2)展示村庄特色

村庄风貌在发展过程中因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格局。景观规划应尊重这种差异并凸显其特色,于细微之处表现南马套村个性,于差异之中塑造地域性景观。 严禁照搬“规划范本”,避免出现“千村一面”[4]。

(3)塑造活动空间

目前村内缺乏满足村民活动需求的公共空间。 因此规划过程中,以人为本,除了设置游客休闲娱乐的功能分区以外,也应考虑村民基本活动的空间需求。

2.2 总体布局规划

(1)空间布局调整

除了设置游客休闲娱乐的功能分区以外, 也为村民增设公共活动空间,促进乡土非遗文化传承,重现村庄热闹景象。将原本无序的空间布局重新梳理,划分成四大功能分区和多个组团, 并利用村庄主要干道进行串接,形成马套村发展轴线。将部分需要修葺的民居改造设计为民宿,形成“泰山特色民宿区”;对于村内利用效率低下的部分非建设用地进行景观改造, 设置景观小品,形成“民俗体验区”;村内散置的土地进行集中规划,形成“茶田观光带”。 最终建成“一轴四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图2)。

图2 功能分区规划图(自绘)

(2)特色乡村景观营造

对现有传统民居进行翻新,构建特色民宿;同时结合泰山女儿茶文化,以现有茶田为主体,打造茶田观光带。 此外,设置村史馆及具有马套村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来加强特色文化与游赏的融合。

(3)村内基础设施建设

对村庄内的给排水及环卫设施进行规范设计,主要道路两侧合理敷设与乡村相协调的照明设施,建立完善的标识系统,引导游人有序参观游览。 照明及环卫设施造型使用具有马套村地方传统元素来表达,如雨水井、污水井可以用竹篦子遮盖,花带和标识牌可以结合LED 光效,确保实用性与景观性相协调。 提升游人游赏体验,促进旅游业发展。

3 景观改造的措施与对策

3.1 民宿改造区

选择部分需要修葺的民居统一整改,保留地方特色,将该村乡土元素进行现代化、景观化的表达。 重新设计的民宿外墙立面沿用泰山石材饰面,并在重要观赏位置设置石质桌椅和松、石、竹等具有泰山特色的局部小景观(图3)。

图3 民宿改造区(自绘)

3.2 休闲娱乐区

设置亭廊花架供游客停留休憩(图4),选用向日葵、粉黛乱子草等观赏价值良好的花卉,设置花田小径打造网红打卡地,吸引客流量。

图4 休闲娱乐区(自绘)

3.3 民俗体验区

主要向游客展示民风民俗,村史馆除了对村史、特色文化进行科普以外,还将设有VR 设备,带给游人沉浸式体验,营造南马套村独特的民俗风貌与人文景观(图5)。

图5 民俗体验区(自绘)

3.4 茶田观光带

茶作为村内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基调植物景观,不但可以提高村民收入,促进乡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5]。在原有的茶田基础上整合土地,形成茶田景观。茶田中合理设计分级道路,游人既可以漫步在沁人心脾的茶田中,也可以在宽敞的步道上骑行领略自然的乡村景观(图6)。同时在茶田中增设景观平台、设置泰山茶文化展示馆,使游客了解泰山茶文化,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通过旅游带动茶叶及茶周边文创产品的销售,提高村民收入,带动村庄经济发展。

图6 茶田观光体验区(自绘)

3.5 生活娱乐区

完善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可以促进邻里沟通,拉近邻里距离,提高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6]。 为居民和游客打造一个不受天气限制的公共活动空间,并对游客开放能够为村民社会交往和活动组织提供场所(图7)。

图7 生活娱乐区(自绘)

4 讨论

为更好地发挥生态空间在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福祉等多种服务功能,生态空间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有学者提出城市生态空间应该在整体上形成“生态安全+生态福祉+生态产业”的结构布局[7],这一理念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空间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另外,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对巩固扶贫成果和促进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8]。 泰安市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村庄风貌建设、人文景观塑造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种手段协同作用。 通过对乡村景观改造进行具有前瞻性及体现泰山地方特色文化的规划设计,有利于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水平需求提供了保障。 本文依托泰山女儿茶文化,对泰安市南马套村进行了“一轴四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改造规划,并总结提出促进旅游产业振兴的策略与方法,可为未来乡村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实现乡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泰山民宿景观
孪生院子民宿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玉出泰山 国泰民安
黄健美 艺商结合催生“网红”民宿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你是民宿达人吗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泰山天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