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某农用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

2022-07-14刘俊鹏徐正刚梁时军彭修涛

绿色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沥青用地

刘俊鹏,徐正刚,梁时军,彭修涛,肖 娟

(1 南充市顺庆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川 南充 637000;2 西华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3 四川省南充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南充 637000)

1 引言

本研究调查的地块性质为农用地,根据南充市顺庆区土地规划调查,地块将被规划为高等院校用地。针对土地性质的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且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活动,应当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1]将高等院校用地划分为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故在地块性质变更为高等院校用地的过程中,应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本文为此开展了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以识别和排查地块内潜在污染,确保地块及周边居民人居环境健康,使用地性质变更程序合法合规,为政府用地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3]。

2 材料和方法

2.1 地块概况

调查地块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占地面积约190000 m2,目前,除地块东侧500 m远处有机械经营部和钢管租赁厂外,地块内及周边1 km范围均为农用地及农户,不存在工矿企业、规模性养殖场、固废和危废填埋场、废水灌溉等用地历史。其中,钢管租赁厂仅出售钢材,无生产活动;此外,机械经营部曾在2015~2021年期间有短暂的沥青混合骨料加工史,但现已关停。机械经营部加工沥青混合骨料的过程中无废水产生、加工区曾铺设了水泥硬化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是碎石、沥青、导热油、生产用柴油,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路线如图1所示。此外,调查地块和机械经营部之间被隆起的山脊相隔离,且地块周边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机械经营部的生产活动对调查地块可能无影响。

图1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

2.2 土壤和地下水布点布设情况

基于保守型原则,对地块内外及地块东侧机械经营部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采集与测定工作,以确认地块污染状况[4~7]。其中,土壤点位布设采样专业判断布点法[7~10],在地块内和背景点各选取9个点位,机械经营部选取7个土壤点位,共25个土壤点位。而地下水点位布设采用三角形法[5],根据地下水流向,共布设有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1#、2#、3#),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分别布设于地块西侧、南侧及东侧,其中,监测井1#和2#用于监测地块内地下水污染情况,监测井3#用于监测富豪机械经营部生产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点位布点情况详见图2所示。

图2 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

2.3 测定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的调查对象为地块内外及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故测定指标包括土壤重金属检测指标和地下水检测指标。其中,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确定了土壤检测指标为砷、镉、铜、汞、镍、铅、总铬[11,12]。地下水则是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确定了检测指标,故检测指标有总硬度、pH值、硫酸盐、氯化物、挥发酚、硫化物、硝酸盐、氰化物、汞、镉、铅、砷、六价铬、镍、苯、甲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二甲苯、乙苯六六六总量、γ-六六六、敌敌畏、乐果、莠去津、甲基对硫磷、滴滴涕总量、马拉硫磷、百菌清、苯并[a]芘、石油烃[11~14]。

2.4 测定方法

鉴于地块内历史上无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历史,也不存在规模性养殖场、污水灌溉史等用地情况,土壤污染可能性较小,但保守起见本次调查仍使用便携式荧光检测仪XRF对所有土壤点位进行了快速测定,最终确认地块污染情况。地下水指标的测定则主要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推荐的水样测定方法[15]。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污染识别与分析

通过现场踏勘、专业资料收集与分析及人员访谈可以确认:在地块内及附近500 m范围内,历史至今,除地块东侧约500 m远处机械经营部曾在2015~2021年期间有短暂的沥青混合料生产史外,其他区域一直为农用地及农户,不存在工矿企业、规模性养殖场、固废和危废填埋场、废水灌溉等用地历史,而紧邻机械经营部的钢管租赁厂只出售钢材,无生产活动。地块东部的机械经营部加工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只是利用柴油燃烧释放的热量对沥青和骨料提供间接热量,并最终将骨料和沥青通灌入搅拌缸,进行搅拌和匀,制成铺路材料。整个混料过程中,无废水产生,装车过程中洒落的沥青骨料在常温下冷却,被回收再次利用,废旧桶由危废公司定期回收处理。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途径主要是在装车过程中会排出少量的沥青烟,其主要成分为石油烃、多环芳烃等有机物。但是,由于该机械经营部与调查地块之间被山脊阻隔,加之机械经营部自建成到生产历史较短,与调查地块距离较远,区域主导风险为偏北风为主,故机械经营部对本调查地块造成污染的可能性非常低。

3.2 土壤检测结果与分析

在地块土壤污染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土壤重金属指标的快速检测,并选取所有监测点位中污染物测定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进行比较[12],检测与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本项目地块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铜、汞、镍、铅的浓度均未超过国家第一类用地(包含高等院校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总铬浓度与背景点浓度相差不大。这说明所调查地块中土壤重金属未超标,不需要开展详细采样与测试工作。

表1 土壤样品检出项目的检测评价

3.3 地下水检测结果与分析

选取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污染物检测值的最大和最小值,并与《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13]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所检测的阴离子、重金属、苯系物、农药等均未超过标准限值。此外,由于《地下水质量标准》未对石油烃制定相关标准,故本文中地下水中石油烃含量评价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标准限值[14],由表2可知,三口监测井中石油烃含量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限值[14],这说明地下水中这些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表2 地下水样品检出项目的检测评价

4 结论

(1)地块内不存在工矿企业、无规模性养殖场、固废和危废填埋场等污染源,检测结果表明:地块内土壤重金属含量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2)地块周边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重金属、农药类等多个污染物检测指标的浓度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4],地下水中石油烃的浓度也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

(3)确认本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开展第二阶段详细采样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且地块可作为高等院校直接进行再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沥青用地
高弹倍固沥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自然资源部:坚决防范临时用地“临时变永久”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特点及应用展望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跟踪导练(四)2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