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分析一流课程创建路径探析
2022-07-14谢倩倩
谢倩倩 王 磊
(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数学与统计系,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的大环境下,国家对教学改革及发展的态度愈加重视,要求高等院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其中,数学作为高校很多专业的一项重要课程,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数学分析作为数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实现初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相连的重要桥梁。因为数学分析课程中展现出来的数学思维、逻辑推理等知识,对数学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发挥着巨大作用,事关人才培养的关键。数学分析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逻辑性及系统性非常强,很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因而使得部分大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学习心存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以此构建数学分析一流课程的创建路径,对于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数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具体地,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数学分析课程在数学知识的衔接性、知识与能力培养、过程评价及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重构课程建设目标、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变革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创建数学分析一流课程的路径,促使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1 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分析一流课程教学现状
1.1 数学分析一流课程的地位
数学分析是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性课程,因此数学类专业教学体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开展数学计算、从事数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关乎数学专业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对数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影响。
1.2 数学分析一流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数学分析课程是很多数学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接触和学习的课程,授课时长为3个学期,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该门课程所蕴含的专业知识点较多,提高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相关性和完整性,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技能的要求也非常高,是部分学生课程学习中较为难以理解的一门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数学分析一流课程将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1.2.1 数学知识的衔接性挑战
数学分析作为一门大学数学课程,比中学数学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且课程的知识点较为抽象。从思维模式的角度看,中学数学更加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但数学分析更加注重对数学概念、性质的理解,强调数学概念的抽象应用及对数学推理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数学分析课程时,数学学习思维及学习内容与中学数学相比,都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要求数学专业学生应当做好自我转变,转变数学学习思维,改进数学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抽象化理解及逻辑思维的培养。但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在短期内难以转变角色,进而造成数学分析课程学习给自身带来非常大的学习难度,也是广大学生在学习数学分析课程面临着数学知识学习带来的衔接性挑战。
1.2.2 知识与能力培养带来的挑战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与发展,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思维,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及核心作用,从而实现数学知识、能力及价值的综合培养,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数学分析课程进行教学及学习应当注意的重要事项。因此,时代发展及社会进步对数学人才培养要求具有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也是数学分析课程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面临的巨大挑战。
1.2.3 过程评价及激发学习兴趣带来的挑战
当前,大部分教师往往采用“一站式”的教学方法,以数学专业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任课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很少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进而造成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参与度较低,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任课教师不能够有效推动数学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发展,进而造成数学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影响了数学教学成果,还造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难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进而导致数学分析课程改革难以实现实质性的进展。
2 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分析一流课程的创建路径
2.1 明确数学课程建设的总体方向,确定课程建设目标
在开展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数学分析一流课程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课程建设的具体建设目标。任课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向,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让不同任课教师分别负责一部分数学课程及内容的教学工作,并将教学任务落实到个人,使得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同时,任课教师应当对数学分析课程的发展历史及知识框架、结构体系都应当有所了解,并加以深入掌握,以便能够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能够与任课教师的真实需求相结合,重视培养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还要结合实践需要,适度改变部分教学内容,使得数学分析课程能够适应课程建设目标的需要。
2.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开展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时,应当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为此,任课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化教学工具,如学习通、雨课堂等数字化教学工具,提前为数学专业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好提前预习准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用线上学习平台对提前完成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测验,以便能够有效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数学分析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当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深入推进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使得数学教学工作能够因人而异,切实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热衷于学习数学分析课程,增强数学学习的热情与活力。最后,任课教师还可以借助学习通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对疑难数学问题进行集中解答,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巩固数学学习内容及学习成果。
2.3 深入融合数学教学活动与评价,形成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数学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根据数学分析课程的主要特点,不断深入开发精品课程,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积极引入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技术,从而形成多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数学专业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工具学习网络数学学习资料,使得数学网络课程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推动数学分析课程的灵活性教学,从而实现数学教学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形成,既要重视课程学习的动态实时监控,又要将日常与期中、期末考试及与数学课程有关的考试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及时掌控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向任课教师反馈教学意见,便于任课教师改进数学教学方法,调整数学教学内容,最终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
2.4 注重精讲多练,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在推进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数学内容与中学数学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因此,任课教师开展这部分教学时,应当注重与中学数学的有效衔接,可以对数学内容进行简单教学,加强对数学内容的重复学习,通过这种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给学生节省很多时间,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同时,在对数学分析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将容易讲解及难度较小的课程内容进行删减,不断精简教学内容,使得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同时,根据数学分析课程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并优化数学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整合该门课程所有的教学资源,突出重点教学。此外,支持广大任课教师参与数学分析课程改革,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加强对这门数学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研讨,不断深入挖掘数学分析课程,从而提炼出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精华及重点,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采用“传统+现代”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推进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现代”教学方式融入数学课程教学中,即可以通过采用板书书写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分析教学活动。通过板书教学方式,使得这种教学方式的德育作用达到最大化,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将美育功能融入数学教学中,从而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个性及劳动之美。同时,帮助数学专业学生加强智育功能开发,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整体框架及结构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重塑学生的知识体系及知识结构,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并通过有效互动来帮助学生开发数学思维。此外,在开展数学分析教学时,可以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融入数学公式证明及解题思路中。并且关于数学概念及认知形象的数学知识,采用板书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不是很生动,还耗费了大量教学时间,因而需要明确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教学,能够较快地解决数学教学问题,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数学教学容量,促使数学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3 结语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推动数学分析一流课程创建路径的深入探讨,促进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推动数学教学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及高能力数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分析一流课程创建面临的挑战,发现数学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着数学知识的衔接性挑战、知识与能力培养带来的挑战、过程评价及激发学习兴趣带来的挑战等诸多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数学分析一流课程创建路径,包括明确数学课程建设的总体方向,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入融合数学教学活动与评价,形成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精讲多练,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采用“传统+现代”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