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脱贫攻坚时代”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

2022-07-14

科技视界 2022年17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困难资助

隆 烨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 201209)

0 引言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在“后脱贫攻坚时代”,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较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之时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学生资助体系上看,民办高校设立了以“奖、勤、助、贷、补、免”为基石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开设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从工作体系上确保教育公平;从学生资助经费投入来看,无论是国家、地方还是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体现了各级政府及高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从学生资助工作的方式来看,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已从原先单纯的物质资助、经济资助转型为“多元化资助”,即囊括了物质、经济、精神、能力、综合素质等全方位资助,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但是,在“后脱贫攻坚”时代中,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更新。本文采用案例手法,以上海杉达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2位不同情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结合学校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进行问题探索和寻求解决途径。

1 “后脱贫攻坚”时代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1.1 民办高校学费高昂且上海生活成本高

国家对于学生资助经费投入的增长,是每所高校、每个困难学生都有切实体会的。如国家助学金,2019年,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 000元提高到3 300元;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本专科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从最开始的每生每年不超过6 000元,到2015年提高到每生每年不超过8 000元,再到2021年调整到每生每年不超过12 000元;在勤工助学方面,国家规定本专科生勤工助学的酬金从原先的不低于8元/小时调整到不低于12元/小时;在征兵资助方面,2017年,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本专科学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退役士兵复学学费减免标准均从原先的每生每年不超过6 000元调整到每生每年不超过8 000元。2021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中,增加了“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这一条款。以上政策的调整充分说明国家对于学生资助的经费投入一直处于增长趋势。然而,民办高校的学费也在不断增长。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普通专业本科生的学费从最初的10 000元/年增长到现在的29 000元/年,艺术专业、跨国合作办学专业等学费更高。此外,上海的生活成本在整个中国属于数一数二的排名。因此,现行的学生资助政策对于上海民办高校的困难学生而言,依然只能解决学生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困难学生依然需要通过自己和家庭来筹措学费和生活费来完成大学学业。

1.2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手段的科技化仍需提升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细化了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依据,将原先未包括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依据内的家庭债务、学费支出、学生消费结构、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列入了认定依据,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力度。与此同时,简化了困难学生的认定步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中填写信息的真实性由原先的居委会或民政部门盖章认定转变为学生本人做出真实性承诺并签字,这对于学生的诚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民办高校在新的指导意见颁布后,也同步更新了校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但是在认定结束后的动态管理以及对于脱贫学生的动态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因动态管理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支撑,对于学生的消费情况和生活情况需通过多部门协同得出具象化地描述,因此认定手段的科技化需进一步提升。此外,有少部分学生虽家庭经济困难,但出于自尊心或自卑的原因,不愿主动接受资助,这类学生也可通过科技化手段进行甄别。

1.3 发展式资助工作体系仍需完善

民办高校设立了以“奖、勤、助、贷、补、免”为基石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国家和地方的资助政策能完全覆盖到民办高校的本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上海的民办高校为例,各校均根据上位法出台了学校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等相关工作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确保各项资助工作有法可依,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然而,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式资助工作体系中(如精神资助、能力资助、综合素质资助等方面),还未形成成熟、可复制的资助体系。民办高校缺乏系统性的、持续性的发展式扶贫资助项目,部分民办高校还存在为了减少经费结余而针对困难学生突击开设“能力训练营”“专项培训班”等现象。此外,发展式资助与物质、经济资助不同,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较难评价一名学生通过学校的能力资助、综合素质资助等渠道收获了哪些增量,从而导致学校无法精准衡量发展式资助的效果。相较于肉眼可见的物质资助和经济资助,困难学生对于发展式资助的认可度和兴趣度不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迅速、兼职资源充足的上海,学生更倾向于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兼职,而不是参加无法速成的能力资助、精神资助和综合素质资助项目中。

2 民办高校提升“资助育人”成效的途径

2.1 加大力度增设校级学生资助项目

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虽较公办高校而言比较单一,政府扶持力度也比不上公办高校,但在有限的条件下,民办高校依然可通过加大力度增设校级学生资助项目来缓解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为应对民办高校高昂的学费和上海的高生活成本给困难学生带来的压力,除了国家现有的资助项目外,学校使用自有资金设立了“上海杉达学院新生助学金”“上海杉达学院智瑾奖、助学金”“上海杉达学院徐国炯奖、助学金”“上海杉达学院谢希德奖学金”,并与国家励志奖学金相配套,设立“上海杉达学院励志奖学金”,为各个年级、不同情况的困难学生提供多样的受助机会、项目和渠道。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和校友的力量,开拓社会、校友资助与捐赠渠道,设立社会奖助学金和院级奖助学金。通过提供大量的勤工助学岗位、优质的校外实习岗位等,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上的燃眉之急,更通过实习工作、实践锻炼自身能力,实现“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2.2 依托“人”“机”结合手段推进“协同资助育人”

为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学校除了需设立校、院、班三级家庭经济认定评议组织之外,还需构建育人协同模式,并加以科技化手段提高认定准确性。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辅导员通过家访、谈心、走宿舍等形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班级评议小组通过困难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消费情况动态地掌握学生的近况;专业教师通过授课、第二课堂、课后答疑等形式为困难学生提供专业上的帮助;行政机关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在学生工作时增进对学生的了解,通过业务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沟通、社交、数据处理等能力;信息办和学工口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科技化手段,获取学生消费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合理性,以此作为判断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材料的真实性的重要依据,提高认定手段的准确度。大数据分析也能将因自尊心或自卑而对获得资助有所顾忌的“隐形”困难学生筛选出来,通过辅导员、教师的谈心和交流,鼓励“隐形”困难学生摆脱顾虑,自愿接受资助。此外,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大数据和健康打卡App准确定位学生所在地,预判学生的动向。针对因疫情原因无法按时到校、需接受线上授课的困难学生,学校精准发放流量补贴,以解除学生线上上课的后顾之忧。

2.3 将育人“主线”贯穿发展式资助:“五育并举”学生资助模式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海杉达学院坚持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打造“五育并举”的学生资助模式,把“育人”主线贯穿于资助工作全过程,将发展式资助常态化,使单一的经济扶贫转化为经济资助、精神培育、能力提升多元化的资助帮扶。

2.3.1 做实感恩教育与诚信教育,铸牢困难学生的“德育”根基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底线。在诚信教育方面,学校通过每年的国家助学贷款签约仪式,邀请银行信贷部专业从业人员为困难学生开展诚信讲座,以生动的案例教育学生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诚信征文、诚信宣传册,帮助困难学生深化诚信意识;通过反诈骗宣传,以“反面案例”展现诚信的必要性。在感恩教育方面,学校通过“感恩之旅”,组织受助的困难学生拜访提供资助的单位、企业,饮水思源;通过“感恩于心,反哺于行”行动,为受助学生和提供资助的单位之间搭起桥梁,利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回馈施助单位。通过让学生融入以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为主线的第二课堂或校园活动,将“以说教灌输诚信、感恩”向“以实践悟诚信、感恩”转变,激发困难学生在诚信与感恩意识上的主观能动性,并潜移默化地将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融进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强不息,励志进取,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此夯实德育的根基。

2.3.2 发挥朋辈教育的积极作用,拓宽困难学生的“智育”渠道

朋辈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朋辈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各个领域的榜样和领导作用,通过朋辈的积极影响和指导,以点带面辐射身边人群,帮助困难学生在学业和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形成突出的教育效果。上海杉达学院在学校开设“金融角”“英语演讲社”“法律社”等,形成实践性场景,将枯燥的学习融入趣味性的社团中,鼓励困难学生活用所学的专业技能;鼓励各系根据专业特色,以高年级学业优秀学生为骨干,以困难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学习帮扶。此外,组织“校友讲座”,邀请成功校友返校开展以学业、留学、就业、考研等为主题的讲座、沙龙,帮助困难学生规划未来的道路,拓宽社会化、国际化视野,起到良好的资助育人效果。

此外,因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困难学生)在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方面较为薄弱,在奖学金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学校要以困难学生为对象开展基础课强化课堂,帮助困难学生补齐基础课的短板,困难学生在实现赶超同班同学甚至获得奖学金时,收获了自信心并加深了自我认知,为今后的励志成才打下了“心理”基础。

2.3.3 以“身”“心”健康为着眼点,深化困难学生的“体育”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定义已不单单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也被纳入“健康”的综合系统。学校关注困难学生的身心健康,依靠体育社团、健康跑、阳光体育节等校园活动加强困难学生的体育运动,增强体魄。为困难学生专门开设“女子防身术”“健美操”“拳击班”“瑜伽班”等第二课堂,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辅导,切实强健困难学生的体魄,增加学生的体育技能。加强对建档立卡、孤残、低保等重点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和疏导,引导困难学生理性对待与其他学生的贫富差距,科学评估自身能力,不自卑、不骄傲。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提高学习适应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需求,邀请学校、学院有资质的心理从业人员在必要时及时介入,“点对点”进行谈心、跟踪、分析,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适当的关爱,不过度关注,帮助困难学生打开心理枷锁。坚持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开展心理相关讲座和辅导活动,结合心理剧大赛、心理征文、“写封信给一年后的自己”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在比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树立典型,成为榜样。通过以上措施,丰富困难学生的校园生活的同时,关注困难学生的身心健康。

2.3.4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困难学生审“美”素养

关注困难学生的审美素养,拉近困难学生与“美”的距离。学校依托“送困难学生走近高雅艺术”活动,邀请困难学生走入大剧院、歌剧院等艺术殿堂,欣赏不同种类的歌剧、音乐会、舞蹈等,陶冶“美”的情操;通过市级、校级学生资助育人摄影、绘画大赛活动等,鼓励困难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记录身边的美,并对获奖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和表彰,实现物质、精神双资助。为困难学生组织专场插花、茶道、音乐素养等活动,提前列出活动清单,方便困难学生提前协调好时间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美育活动,提升审美能力和“美”的技能。

2.3.5 重视社会实践教育和励志教育,夯实困难学生的“劳育”基础

劳动教育需注重学生劳动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聚焦社会实践和励志教育,为困难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动手、交流、实践能力,从而构建自信、获取增量。通过“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平台,为困难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经费、物资上的保障,组织学生返回家乡进行国家、上海、学校的资助政策的宣传,将资助政策和在上海的学习经历及生活感悟带回家乡,为贫困地区学生消除经济上的担忧,勇于报考上海高校。困难学生亦能通过返乡宣讲,增强服务家乡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平台,组织困难学生前往社区、福利机构进行志愿服务,如在社区开设针对儿童的英语小课堂、前往敬老院与长者共同做手工,提升困难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为困难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将自己的励志成才、自强不息展示给师生,将正能量传递给同学,发挥榜样作用。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粮食种植大赛,从认识粮食种子和种植工具,到挥汗如雨地培土、翻地、播种、栽培,直到最后的粮食丰收,帮助困难学生体验劳动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通过一系列的劳动教育培养困难学生吃苦耐劳、劳动光荣的精神,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3 结语

在“后脱贫攻坚时代”,学生资助工作依然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因为学费高、人员精简、内涵不足而面临一些困境,但通过增设校级学生资助项目、优化学生资助工作的科技化手段、将育人“主线”贯穿发展式资助等途径,可化解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直面的问题,以此铸牢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根基,架起通往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桥梁,提高资助育人的成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