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口神话背后的真实越南

2022-07-14朱秋雨

南风窗 2022年13期
关键词:越南

朱秋雨

6月7日,一桩卷入越南卫生部长、首都市长以及十几个省份的卫生官员,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约11亿元的贪腐案,落下帷幕。

越南国会经过表决,罢免卫生部长阮青龙的职务。

这起震惊越南全国的贪腐案,与关乎民生的新冠核酸检测有关。过去被誉为防疫标兵的越南本地企业越亚科技公司(Viet A),在2021年被控以高出市场45%的价格,向各地医院和疾控部门供应新冠检测试剂。

隨着调查的深入,越亚科技案牵出多名受贿官员。越南公安部3月3日宣布,已经追回、查封、冻结相关涉案人员资产超过1.6万亿越南盾。6月,卫生部长阮青龙、河内市长朱玉英(当初涉案时为科技部长)两位部长级官员,因“失职失责、疏于管理,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被开除党籍。

新冠贪腐案的涉案金额之大、影响之广,令国民愤怒。但另一边,针对新冠疫情,越南全国已抱“共存”态度。3月16日,越南卫生部宣布,外国人入境越南后无须再被隔离。

越南企业孵化器iTechBlack创始人道越南告诉南风窗记者,自2021年10月越南官方宣布全面复工复产以后,人们对新冠病毒逐渐显出放松、轻视的态度。“每天(官方通报)的感染数据并不准确。哪怕被感染了大家也不会往上报,不在乎谁得了新冠。”

在疫情面前“躺平”的后果仍较难评估,但越南暂时拥有了漂亮的经济数据。该国计划和投资部称,今年前5个月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为77.1亿美元,同比增长7.8%;前5个月的货物出口总额预计为15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一时间,越南崛起的“神话”与担忧在中文网络热传,“越南一季度出口量超中国最强外贸市深圳”“新的世界制造工厂正在形成”等论调四起。国内制造业转移越南、外资企业加大投资……种种现象结合之下,人口近1亿的越南被视为中国出口经济的潜在替代者之一。

真实的越南,究竟在发生什么转变?

2018年,还在读大三的黄尤因交换生之名,第一次踏入越南北部的首都河内市。他的第一印象是“破”。

道路坑坑洼洼,摩托车在街道呜泱而过。城市面貌连家乡三线城市的县城都比不上。

但深入城市生活的肌理后,黄尤感受到河内的朝气,“年轻人多,生活幸福感强”。重要的是,本土消费力正在崛起。这让他想起过去常听的谚语—“越乱的地方,机会越多”。

他开始暗下决心:今后要在越南闯出一片天,而且是“不为别人打工”的那种。

2021年底,黄尤找到了中国合伙人。带上在广州工作一年的几万元积蓄,他赴越南创立公司,做健身器械的外贸生意。

他告诉记者,货源来自中国厂商,从宁波港口到越南河内,包括清关大概耗时两周。

找他采购的多为越南本地厂商。将货拿到手后,越南厂商有时会重新贴牌、包装,塑造成“意大利进口”“德国进口”的产品,获得高溢价。

“实际上,越南哪里离得开中国制造呀。”黄尤笑称。

黄尤的经验背后,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事实:越南出口大增的背后,进口量也在同步增长。而越南对外贸易的第一大进口国正是中国。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越双边贸易额首次达到2302亿美元,同比增长19.7%,中国对越顺差在450亿美元左右。

选择在越南做外贸生意的商人,很大部分吃了两国“信息差”的红利。黄尤对记者举例,国内市场成熟,“1毛的商品如果卖到1毛5,大家就换一家买”。但在越南,市场仍不透明,商品利润空间很大。

新兴的越南市场令他有机会想象,“用三五年的时间,赚国内几十年赚到的钱”。

广东人道越南,在南部中心城市胡志明生活了15年。他最早也靠做“中间商”在异国扎根。在越南的头11年,他批发过手机,卖过中国服装,再后来做中国产品的外贸商。

他对记者介绍,越南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来自“各行各业”。除了越南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和海产品以外,大到原材料、工业配套设施,小到生活用品,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2018年,一次机缘巧合,道越南与一名国内互联网企业家搭线,助其公司落地越南。从那以后,来自中国各大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基金公司的企业家,也纷纷联系上门。最旺的时候,“(企业家)在办公室门口排着队咨询”,道越南说。

他介绍,目前公司重点孵化互联网创业项目,例如背靠海外版抖音TikTok的直播电商。这些中国企业家看重的,同样是越南刚刚起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互联网新兴市场。

在越南从商15年,道越南近年有个明显的感觉:外国企业家络绎不绝地前往越南,这背后或是因为经济增长带来的良好预期—从2015年至新冠疫情以前的2019年,越南连续5年GDP增速超6.5%;2021年,越南吸收外资金额达311.5亿美元,同比增长9.2%。

外资的涌入,推动了越南社会成本的增长。写字楼租金是一大印证。

道越南告诉南风窗记者,2019年,越南GDP增速达7%的一年,胡志明市中心A级写字楼的租金是每平方米70美元(约合人民币500元)左右。尽管租金高昂,写字楼大厦还会限制人们在行政时间(一般至晚上10点)内活动。“如果加班或者周末在楼内搞内部活动,要向管理处报备,加钱。”

火热的外资,同时推动了工业用地成本的上涨。越通社5月报道称,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平阳、桐乃、隆安、巴地头顿5省市,工业用地平均地价达135美元/平米—工业用地价格已经与中国内地城市持平。

两位受访华商均表示,除了劳动力廉价,结合地价、企业运营费用等,在越南经商的整体成本并不低。

道越南介绍,胡志明周边的工厂,员工的月薪大概为2000~3000元,约为国内的一半。

不过,越南统计总局近日公告称,随着经济活跃,2022年一季度越南多个行业劳动力价格大涨,其中胡志明市劳动者的平均月收入全国最高,为890万盾(约2480元),比上一季度增长36.5%。

劳动力价格优势随着各项成本的上调逐渐式微。但道越南和黄尤都说,他们依然会选择越南,是因为其“综合优势”。

何为越南的综合优势?

道越南解释,很多中国企业家来到越南,是迫不得已的选择。“2017年以后,国内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不符合我们环境标准的工厂被淘汰”,一些低产能、低附加值的产业因此转移至越南。

而另一大类,企业家们心照不宣的,是借越南贴牌、出口至美国的“中国制造”。自2018年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美国对中方加收高额关税。

被加收关税的中国出口商不得不出海,选择做转口贸易。具体操作办法是:中国产品到越南等低关税地区换柜,或者简单组装,变成“越南制造”,转口至美国,节省关税。

广西大学东盟研究院越南研究所所长金丹,近年都在研究这一新兴国家。她留给自己的问题是:如果营商成本低能吸引外资,那为什么很多企业不入驻有广阔土地和丰富人口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偏偏投资越南呢?

经过对当地的调研,她认为除了地理区位,越南如今最大优势在于其自2006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积极融入各类自由贸易“群”。开放的市场,令其经济和政治改革步伐加快。

2018年3月,越南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在金丹看来影响深远。这一协议囊括印太两岸的主要经济体,如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墨西哥、智利等。据报道,协议生效后,从越南出口至剩余10个成员国的平均关税,由1.7%降至0.2%。

从那以后,越南“进群”的步履愈发加快。无论是2020年签订《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还是2021年的《越南—韩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VKFTA),越南时刻向发达经济体展开怀抱,接受相关国家和组织对本国法律的改革。例如,越南全盘接受了欧盟的要求,允许成立独立工会。

一系列贸易协定,促使越南成为当今世界鲜有的低关税国家,吸引外资积极进驻。再加上越南对工业园区企业的税收优惠。“所谓的四年九减半”,据金丹介绍,即部分制造业工厂在越南可享受4年免税、9年税收减半的政策。

2022年2月,韩国三星公司宣布,对越南太原省的集成电路(SEMV)项目增资9.2亿美元,今年还预计在首都河内投资2.2亿美元建设开发中心。韩国巨头的这一越南工厂,如今成为其最大的生产基地,超过60%的三星手机在此生产并销往世界。

全球最大玩具公司乐高集团宣布,总投资13亿美元的项目落地越南平阳省。越南计划与投资部5月底的数据显示,外商对越投资,已涉及越南21个国民经济领域中的18个。

乐观的经济数据,给了越南制订雄心勃勃目标的底气。

2021年越共十三大召开,会上提出:2030年越共建党100周年时,越南成为工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中等偏上收入发展中国家;2045年,即越南建国100周年时,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

外资面对越南前所未有的踊跃,却不一定代表越南经济的腾飞。金丹告诉南风窗记者,该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外贸依存度高,进出口总量加起来约是GDP的2倍。

这一数字意味着,越南经济高度依赖外部市场。2022年头5个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超过20%。而差不多同期,越南股市VN30指数也从今年高点跌去20%以上。

“越南如今的经济结构很有风险”,金丹认为,“来越南投资的外企是不稳定且是趋利的,(一旦)看见国家发展得不好,或者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上涨,可能说走就走。越南面临空心化的风险”。

外交学院教授施展曾总结,虽然从量上看,三星在越南出口中占比很高,但越南三星的经营结构是“两头在外”的—零部件、半成品的供应主要来自海外,制成品的销售市场主要也在海外。除了就业,越南三星和越南本地的经济联系相对有限。

三星的例子是越南众多外资企业的缩影。“两头在外”的结构,让越南做得更多的是对进口产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然后出口海外。

2022年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计划与投资部统计,头5个月,越南的加工制造业吸收外资最多,占总额的58.2%,其次是泡沫较高的房地产。

从这一点来看,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告诉南风窗记者,越南和中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部分中国制造业向越南的转移和外溢,是中国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丹也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深加工階段,附加值高,而越南还处于简单的组装加工环节。因此,“现在的中国和越南的制造业并非竞争或者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但高度拥抱外资的越南,会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路径一样,探索出一套“越南模式”吗?

金丹分析,要想实现这一点,越南首先要在窗口期培养出本土配套企业。

她给出了一组数据。越南现今两大支柱产业—纺织业和电子产业,本土化程度很低。越南纺织业的本土企业,仅占总量的30%~40%;电子产业则更低,本地化率仅15%。“配套产业的落后,极大限制了越南成为制造业大国。”她说。

意思是,如果越南本土企业无法崛起或者升级,越南将永久停留在全球产业代工厂的一環。

一旦外资撤离,越南未来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

道越南告诉南风窗记者,从现阶段看,越南本土企业很难与跨国企业竞争。这首先是由当地营商环境决定的。他介绍,由于各项法规和服务的不完善,越南企业创业成本很高,“远未形成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

他认为,这同时与越南本地文化有关。相较于中国人天道酬勤的观念,越南人多数拥有自己的土地,倾向于安居、享乐,人民创业、冒险的热情并不高。

本地化程度低、供应链不完备、创新企业少,导致越南现今发展的困局。这些障碍,让越南短期内难以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越南自身也意识到问题所在。2021年的越共十三大,强调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目标发展经济。

2022年6月,越南批准《2021—2030年外国投资合作战略》。这是越南政府首个专门吸引和使用外资的战略性文件。

该文件开始对外资“挑剔”,提出要吸引先进技术、科技4.0,引入附加值高、具有积极发展意义的、连接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项目。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氏秋姮曾在5月26日介绍,鼓励外国投资者加大对符合越南优先发展方向之领域的投资力度,其中以先进技术、新技术、绿色技术等为优先。

大力拥抱外资的越南,准备以技术革新,在下一个十年等来他们“春天的故事”。只是,发展迅猛的同时,越南除了面对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扶不起的本土企业,未来还要应对随时变动的地缘政治、随时逃离的外国资本。

越南在与时间赛跑。

猜你喜欢

越南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河静省
越南PHU My花园
越南YAM餐厅
越南Chicland酒店
NĂM·现代越南菜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从越南化肥厂提前停产说起
鲁迅在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