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企涉“险”大潮

2022-07-14何治民

南风窗 2022年13期
关键词:保险经纪车险专属

何治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布局车险,企图在车险市场分一杯羹。

近日,理想汽车通过全资控股银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曲线救国拿下保险经纪牌照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此前,蔚来在今年1月成立汽车保险经纪公司,而小鹏则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汽车保险代理公司。随着理想汽车的入局,这也意味着,“蔚小理”这三家造车新势力均已涉足车险业务。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为了推进车企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运营,当时保监会就曾发文明确,鼓励和支持汽车企业出资设立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可以看到,与“蔚小理”、特斯拉、比亚迪相比,广汽、一汽等传统车企,早在10年前,就已布局车险市场,动作更快。

这几年,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相关车险需求随之攀升。“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争相布局车险,正是瞄准了这井喷的新能源车险市场—这也被行业认为是传统车险的增量市场。

但当前,传统险企在新能源车险业务上大多是亏损,这些车企又将如何破局?

今年3月,油价七连涨时,不少车主还在为自己拥有新能源车而高兴,但续保时才知道,“省下的油钱都要交给保险公司”。

此前,有特斯拉车主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保单对比:去年投保的价格是8000多元,而今年保险公司的报价是1.4万多元,涨幅达到80%。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去年12月中旬,《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出台,明确了新能源车不再沿用传统商业车险条款,而是采用专属的保险产品。

具体来说,新能源专属车险包含汽车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人员责任保险三大主险和13个附加险。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险增添了许多专项型保障,如专属保险既为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提供保障,又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

不难看出,相比较传统燃油车车险,新能源车险扩大了保障范围,保费的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中国银保信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保费比传统燃油车平均高出21%。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高达85%。其中,新能源车核心动力损毁率是燃油车的三倍。

有业内人士透露,电池厂家返修一次,就需要赔付数万元。即使是便宜的电动车,电池返厂一次也要两万多元。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提升了不少。所以,新能源专属保险条款一出,不少公司的保费都涨价了。

数据显示,特斯拉车辆保费全国平均涨幅约在10%,其中,高性能版车型保费,平均涨幅在20%以内。而小鹏汽车全线车型平均涨幅为2.9%~18.2%。

针对车险成本偏高,有可能形成新能源车“买得起、用不起”现象,今年1月4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因此车企要建立自己的保险品种,行业要有更精准的保险测算,国家也要支持保险费用的合理补贴。”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至少有蔚来、比亚迪、理想汽车先后进入保险市场,车企入局车险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

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零件构造以及动力系统等,都与传统汽车有很大差别。传统公司原来的定价、定损方法,无法实现精准定价。在新能源车赔付高的情况下,传统保险公司也只能通过提高保费来尽可能覆盖成本。

即使是便宜的电动车,电池返厂一次也要两万多元。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提升了不少。所以,新能源专属保险条款一出,不少公司的保费都涨价了。

传统方法无法精准定价,新能源车险保费偏高,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当前新能源车险市场的痛点所在,也给车企入局新能源车险市场提供了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车险市场前景广阔,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申万宏源证券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543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5.7%;预计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2万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1.3%。

可见,吸引造车新势力入局的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刚需市场。这也是传统险企宁愿亏损也不敢丢弃这块业务的原因。

话说回来,造车新势力做互联网车险业务,确实有自己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有数据化、智能化的属性,背后主要是电控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它能用车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并通过电子设备自动实时采集数据,所积累的大数据也被看作是物联网移动端口的底层支撑。

保险盈利的本质是概率的游戏,而概率源自大量数据的积累。新能源车险的定价和定损,将更多依赖汽车大数据。无疑,车企的入局将带来车险市场数据资源的再次分配。谁掌握了汽车大数据,谁就拥有了话语权。

显然,无论是数据的收集还是解析,车企都要比传统保险公司更为精通。这使得新能源车企在开发新能源车险产品和服务时具备比较优势。他们可以根据用户属性以及过往的驾驶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如UBI(usage-based-insurance,基于用户行为的保险车险),能为用户节省保费。

以特斯拉的实践为例,2021年10月,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推出UBI车险。数据显示,根据不同的驾驶习惯,普通司机可以节省20%~40%的保费,最安全的司机保费的节省比例可达30%~60%。

事實上,这也是我国推出新能源汽车专属险的初衷—降低新能源车险保费,也是当下新能源车险市场的痛点之一。而当下备受高保费困扰的车主,对车企直营保险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易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广大汽车保险用户中,超过六成车主有购买车企直营车险业务的意愿。可见,车企涉足车险也算是民心所向。

同时,从车企特别是新能源车企的长远发展来看,涉足车险,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新能源车企而言,在补贴退坡后,急需开拓新的业务,而汽车后市场这块大蛋糕,不仅能带来增量市场,还能增强车企与车主的黏性,助其发力汽车金融,为未来实现对车主的服务闭环,形成更多元的产业生态打下基础。

目前,成立较早的车企系保险公司,也都已经盈利了。如一汽旗下的鑫安汽车保险,2012年成立,两年后就盈利了,2020年实现净利润1.27亿元;2011年,广汽集团等发起成立的众诚保险,在2018年也实现盈利。

特斯拉的保险业务则更猛,去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的“维修和保险费用”已成为其第二大收入来源,达到9亿美元。同时,特斯拉曾在2021年财报中披露,目前公司已在美国5个州推出保险服务。对此,特斯拉方面预计,截至2022年底,有80%的美国客户将选择特斯拉保险服务,而特斯拉CEO马斯克则认为:“保险将成为特斯拉的主要产品,保险业务价值将占整车业务价值的30%~40%。”

特斯拉在保险业务的实践和成绩,无形中在激励着其他同行。

造车新势力布局车险有数据优势,但能否把数据优势转化成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中间有不少挑战。

隔行如隔山。巴菲特曾在评价特斯拉进军保险业务时直言:“汽车公司开展保险业务的难度,不亚于保险公司去做汽车。”

车企入局车险,备受期待的是未来有可能像特斯拉一样,在国内推出UBI保险。据特斯拉所推出的UBI车险,其保费将会取决于用户驾驶的车辆、驾驶地点、驾驶的次数,以及选择的保险范围和车辆的每月安全评分,其中用户安全分数越高,就可以获得越低的保费。

毫无疑问,基于驾驶员行为的实时监测数据和车辆运营数据推出的保险,对保费的测算更精准,也被特斯拉在海外市场证实,能给不同安全程度的驾驶员节省相应的保费成本。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基于驾驶员实时监测数据推出的保险产品,是否会带来用户个人信息隐私和安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各新能源车企成立的是保险经纪或代理公司,目前大多还只拿到了营业执照,若要获得保险经纪牌照,还需要向银保监会申请核准。即便是拿到了保险经纪或代理牌照,本质依旧是保險中介,真正的新能源车险产品设计和精算,车企们免不了要和持牌经营的险企合作。不过,有了一手汽车数据做后盾,车企们的话语权或将提升。

此外,从已经盈利的车企系保险公司来看,它们的盈利空间也有限。毕竟,人保、平安、太保、国寿这四家财险公司依旧占据市场77.6%的市场份额,要想从它们的手里抢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目前,新能源产业技术仍不够成熟,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且家用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远高于非新能源车,这将进一步削薄新能源车险的利润率。这些都注定了车企们的涉“险”之路并不容易。

简而言之,新能源车险对传统险企而言,是难啃的车险增量市场,对车企们而言,更像是开启汽车后市场生态的钥匙,或许只有合作才能双赢。

猜你喜欢

保险经纪车险专属
和德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基于改进DeepFM的车险索赔预测模型的研究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母女三人的专属空间
博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上海市主要保险经纪公司业务统计表(2018)
解放J7专属服务介绍
专属“水晶鞋”
上海市主要保险经纪公司业务统计表(2015)
专属90后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