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人与人的连结

2022-07-14

南风窗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全域静态经历

自疫情来袭,已经三年了,部分地区的防疫和封控,不时还有反复。对于在封控区域生活的人来说,无所顾忌地自由走动成为一种奢望。

两个月前,财新网曾统计,全国有6170万人经历过全域静态管理,有22个城市正在经历全域静态管理,涉及2347万人。

如此規模的人经历过被封闭在小区和家里,一段时间与亲友、同事不能亲身见面,只能线上联系。物流困难时,以前能即时满足的生活需要也很难如常了。这种感觉,刚刚经历了为时一两个月封控的上海朋友,体会一定很深刻。

现在疫情好转,生活恢复正常,但很多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正在悄然改变。有的人不想出门也不想说话;有的人好不容易出了门,却感到强烈不适;有的人在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后,重新发现了与人建立联系的意义;有些社区和楼栋,原本陌生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彼此关照,形成了有规则的自组织。

人是社会动物,天性要活在关系里,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也有与世界相连的需要。

但是,不同的社会和时空条件下,人的连结方式会有不同的可能,也会有相应的后果。而我们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

观察这种变化,疫情只是背景之一。

还有两个大的背景。一是由理性原则主宰的现代化进程,人际关系随着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被重新塑造。比如,人大面积地流动,通过工作场所,形成短暂、即时、交易性的关系;传统上基于血缘、地域形成的社区、家族萎缩,家庭的许多传统功能被商业市场替代,规范人伦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的基础不复存在,亲密关系更多元。

二是被互联网时代所重塑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个人与国家大集体的关系松绑,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成为商业系统中的生产和消费个体。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网络寡头形成垄断地位,“附近”慢慢消失,生活社区萎缩,个体更紧密地嵌入社交商业网络。

当然,关系的种种变化仍在当下的社会进程中发生,远没有定型。但在此时,对此做一番观察是必要的,它关乎我们的健全生活。

猜你喜欢

全域静态经历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猜猜他是谁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