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员导师制背景下 “重点关注学生”摸排工作实践探索

2022-07-14刘晓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1期

刘晓丹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1年,上海市提出全员导师制理念,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崇明區民本中学结合本校工作实际,提出全员培训、全员家访、全员施测、全员对接、全员关爱、全员保密、全员建档的“七个全员”工作思路,摸排本校学生心理现状,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全员导师制;重点关注;摸排工作;学校经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21-0060-02

2021年初,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本市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关于本市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生指导方面,完善本市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重点加强学生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高中班主任与全员导师制相结合的高中学生成长服务机制,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学校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2021年秋季开学后,在已有试点的基础上,上海在全市中小学重点年级推行全员导师制,我所任教的上海市崇明区民本中学成为全员导师制学校之一。

《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特别提出要呵护学生的心灵世界,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全员导师制的主要目标有缓解学生过度的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和家长教育焦虑,增强学生学习、成长、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导师有两项基本职责:一是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尊重平等、相互了解、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二是要做好与所指导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建立陪伴支持、真诚互动、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学校现状,我们充分利用全员导师制资源,开展学生摸排工作,与2021年11月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下文简称《答复》)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答复》中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我们认为全员导师制意味着除了指定的导师,学校的其他教职工也是学生的关爱者,都应该承担起关爱学生的责任。本次摸排工作中,结合全员导师制的理念,我们提出“七个全员”工作思路,并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全员培训

2021年6月,我校启动全员导师制计划,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充分尊重个体意愿的双向选择”原则,实现了“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双向匹配完成之后,我校进行了全面培训,培训对象涉及四类人群,分别为全体导师、全体家长、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在培训中,师生了解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应对压力和甄别异常行为的能力。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发动班干部和心理委员,建立了班级学生心理状况定期汇报制度。

二、全员家访

2021年暑假前,我校完成了导师匹配和全员培训工作。暑假期间,在校领导的牵头和带动下,我校开展了全员全覆盖家访活动,形成了“学校·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教师人人须家访·学生人人有家访”的举措,实地走访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校级领导重点家访地处偏远与家境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家访班级每一位学生,导师家访匹配学生。通过家访,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现状、亲子互动模式及日常表现,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后续摸排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全员施测

对此次摸排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进行了数次商讨,借鉴优秀经验,结合专业心理问卷,进行专业施测,完成初步筛选。摸排工作中,我们选用了两个专业测量工具,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同时制定了两轮筛选计划,第一轮为全员普测,全部学生完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实测,并进行结果统计;第二轮为重点施测,第一次测试结果异常的学生,需要完成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根据结果再次评估。

四、全员对接

两次问卷筛查之后,我校再次召开会议,部署信息对接工作。对接工作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家校层面、校级层面和区级层面。家校层面,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导师对接学生信息,反馈测量结果,班主任、导师根据家长反馈、家访信息和学生日常表现提出参考意见。校级层面,学生发展处主任与“异常学生”初中学校学生发展处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对接,了解“异常学生”初中时的情况,调查是否出现过异常行为,以便及时帮扶。区级层面,心理教师与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教师进行信息对接,了解学生是否前往咨询,是否存在异常心理或行为。最后是校内信息汇总,确定关注对象及关注内容。

五、全员关爱

什么样的学生是重点关注学生,每所学校的标准不统一。我校将学生分为重点关注和一般关注两类,重点关注又分为区重点关注和校重点关注两类。区重点关注学生通常为出现自杀或自伤行为且已经威胁到生命安全的学生;校重点关注学生通常为已确诊、正在服药或者有自杀想法但未付出实际行动的学生。一般关注学生通常为学业困难、家庭困难、行为偏差但未出现异常心理或行为的学生。

为了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信息汇总后,由校级领导组织中层领导、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召开会议,沟通学生的现状,制定并实施全员关爱方案。

六、全员保密

在心理施测和信息对接的全过程中,为了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建立保密意识,深刻认识到摸排工作是为了更加全面地帮助学生,不是窥探学生隐私,利用教职工会议和班干部会议时间,我们反复强调保密原则,即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对存在自杀或自伤行为的学生,依据生命至上原则和保密例外原则实施重点关注;对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则简单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学校明确规定,除非工作需要,否则不能随意散播学生隐私。

七、全员建档

此次摸排之后,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包括两部分——基本信息和心理状态信息。基本信息由班主任搜集和整理,心理状态信息由心理教师搜集和整理,最后整理归档,各方保持信息沟通,持续追踪,持续更新。

此次排查中,为了让工作更有针对性,我们从日常行为、情绪状态和支持资源三方面列出了可能的摸排项目。(见表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没有统一的模式。我们期待在全员导师制政策的引领下,学校心理健康关爱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