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产教融合视域下探究高职经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实施

2022-07-13张光胜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26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产教融合工匠精神

摘  要:工匠精神在培养高职经营类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升工匠精神在经济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在课程实施中,要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将校企融合贯彻到整个教学内容中,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设计之中,制定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从工匠精神在高职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分析,从而得出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希望对在产教融合中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匠精神;课程实施

一、工匠精神在高职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分析

(一)工匠精神培养在公职经营管理类课程中缺乏相应实践

在高职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层层面,课程讲述也主要讲述工程技术以及专业课程方面,对于工匠精神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工匠精神作为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能够在职业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对于工作态度和职业技术有着根本影响。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从业人员个体,能够为社会打造敬业的社会风气,在未来的大国工匠的培养中,工匠精神的培養能够实现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满足,也对于企业与国家的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匠精神尤其重要。目前根据产教融合的政策,对于教育方面之间的创新工作,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亟待需要进行教育创新。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产教融合是通过学校教学体制与企业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相关职业的实训加深对该职业的要求和职业素养,通过实效性的职业培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学习内容,从而培养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围绕汽车营销的手段和要求,对于学生进行汽车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思考方法。现阶段是第二轮教学结束,然而从学生的反映情况以及授课的师资水平来说仍存在某些缺陷。首先授课师资水平的不足导致了整体教学水平的低下,并且学生进行训练时的设施缺乏,学生不能切实得到训练,影响了实际操作水平的提升。其次,有部分学生对该课程存在排斥心理,由于汽车的营销知名度不高,对于招生方向以及就业方向不明确,部分学生对汽车营销方面并不感兴趣。最后由于高职经营管理人才是从中高职生中进行培训,有部分学生已经在中职技术学校进行培训或者实习,学生的资质不同,难以进行同步的培训。针对这种现状,本部门也经过招生改革,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尤其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匠精神进行着重培养。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进入课堂教学的客观性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需要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加入实践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深入贯彻工匠精神的培育,经过教育改革,学校探索出探究式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与参与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刻把握知识技能,理解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做好理论基础,是学生在深入把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度与情感认同,为加强创新和培养工匠精神提供有力途径。

(四)管理TRIZ结合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出的结论有所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整个课堂的思想观点由多样到一元,阻碍课程的正常进行,由此我们探究出TRIZ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对新技术以及新的思考观点进行有效描述,能够为研究创新性体系与技术提供演化体系与研究方法。减少学生对该课程的排斥感与学习困难性,便于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技术水平,同时有利于促进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而落实工匠人才的培育。

二、产教融合下探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工匠精神培养

(一)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主要以《网络客户服务管理》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3+2中职招生与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TRIZ教学管理办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来统筹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二)实施路径

第一,教育改革的实施路径需要从理念与实践出发,从教学理念上要加强创新,培养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把握“混合教学模式”的深层理念,认真学习相关理念,严格按照各种要求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涵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为更好地改革创新打下良好基础。在课程讲述中,教学理念与精益求精,爱国敬业的工匠精神融入其中,通过对本专业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认同汽车营销行业,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心态,也可以在专业课中将工匠精神和著名的工匠事迹等融入其中,在教育教学方面为学生描述未来需要从事的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

第二,是教育实践创新,在教育改革中,“1+3”的教育模式更加符合通过对多元课程进行创新的要求,由于简单的课内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充分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外界人士以及校外企业教师和相关企业为学生进行讲解。通过校内,校外相配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式能够有效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另外在校外人士的培养下,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由于社会人士的加入,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入,学生能够切实的接触到该行业的从事人员,通过企业优秀员工的熏陶,能够感染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热爱,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岗业经验和工作环境和操作,同时学习到优秀的技术,也能够增加对该行业的理解与认同感,提升责任感,更有利于工匠人才的培养。同时相关企业的加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教学设施,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真实体验到该行业的职业心理,从而将工匠精神在实践中内化为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后期在企业的实训的正常进行,同时对该行业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需要认真负责地进行完成,能够将学生理论的工匠精神进行具体化,从中能够对学生的职业品格进行培养,同时也弥补了教学设施的不足,为学生后期的实训提供基础。

同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需要采用探究式教学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创新中,明确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确立教育改革制度,打造良好的新型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精准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育学生新型的技术理念,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程要求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了解兴趣,在课程讲解前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课程讲解中让学生自行找出答案,课程讲解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探究新的知识点,然后通过进入产业实际训练进行大胆创新,将职业技能进一步内化为己,并在实际过程中强化训练,扩展升华。

第三,在学生活动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于情景进行模拟,通过发现问题,展开对此问题的探究。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之后将自己的思考与小组分享,通过分享与讨论对于学习中的疑问进行解答,然后进行团队学习,在实践中反復训练。学生还可以在学校或者企业参加的比赛中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在教师的活动环节可以对该情节而进行呈现,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点的兴趣,在学生发现问题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将问题进行细化,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进行解答疑惑,问题解决之后,为学生再次创设情景,对此类问题进行点评深化,为了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学校在改革创新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着手点,保证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目的一致,在教学进度上保持协调有序,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的方式可以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并对整章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在产业实训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实际发生的突发情况或者典型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通过产教相结合,能够全面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工匠精神,结合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进行。

第四,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教学,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加快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大胆创新。为适应时代发展跟上发展潮流。现阶段信息化不断发展,几乎每位学生都拥有一部信息化设备,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等学习平台在学习平台上加入学习知识点,通过线上学习来让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理论研究,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转变学生对于信息化设备的错误观念,同时由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多样,便于教师的讲解和随时解答疑惑,也便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寻找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弥补线下课程的不足,帮助学生在自行查找知识的同时培养职业素养。

(三)解决疑难点问题

通过TRIZ的教学管理方式,对于学生在课程讲解中发现的疑难点问题进行描述,教师更容易在较为复杂的理论方面进行陈述。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面对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与工具,在解答学生疑惑的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实践能力,也能够在教学内容与技术层面进行大胆创新。

三、培育中的实施难点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内容选择

通过校企双方自主合作教学的模式,在校企的协调下,教学内容应该选择新车推荐的方式,通过教学管理协调学生的工匠精神,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机制,在各方相关人员的协调下,提升师资水平。一方面在教资水平上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是教师能够以身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引导作用。其中新车推荐作为本课程中实践性最强的一项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带领学生通过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实践,丰富教学内容。

(二)制定探究式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需要加入对工匠精神培养的考核,其中产业和学校作为学生工匠精神考核的主体,需要建立短期和长期评价体系。在学校考核方面,需要将学生的工匠精神,理论知识纳入考核范围,还需要把学生工匠精神的考核成绩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之中,作为最后结业的毕业标准。在企业考核方面,企业需要考核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情况以及态度,将考核结果作为企业高素质人才录用的标准之一。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工匠精神融入各个方面。

总结:

我国对于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对国家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对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将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为国家培育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芳.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工匠精神培育路径重构[J].

[2]陈纪伟.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研究——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 2018(11):5.

[3]宣立华, 张树礼, 李相晋.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以东营职业学院为例[J]. 中外交流, 2018

作者简介:

张光胜 1974-4 男 籍贯:湖南 常德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管理学 单位: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邮编:410001。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产教融合工匠精神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