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四维”职业素养金课建设路径探析
2022-07-13苏海花
摘 要:在界定职业素养科学内涵的前提下,本文提出基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协调发展的职业素养金课建设路径,机构统筹、师生为本、体系完整、特色鲜明,藉以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职业素养;金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系统改革要求,而职业教育能否高质量发展,关键取决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从事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特定规范和原则,包括内在具有潜隐性的职业信念、职业道德,以及外在显性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但实践中职业技能常被抽离出来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内在的职业行为基础处于人为对立状态,形成认知上的误区乃至人才培养体系的割裂。表现在职业技能因被定义为专业课、必修课处于核心中枢地位,后者因系公共基础课、选修课而被边缘化。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培养外在的可视化的职业问题解决能力,在职业问题解决过程中,行为人内在的态度、情绪、思维等潜隐的人格行为特征,决定了问题解决方式、方法、过程、质量。因此,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才形成共识。但行为定势上常常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形成二元对立关系而远未发挥应有效能。从这一意义上说,职业素养教育仍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糊领域。表现在理论研究层面,职业素养内涵的常识尚待普及,构建具有专业、产业特色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研究有待深入;实践层面,目前尚难以构建具有公信力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综合评价标准体系,难以形成成熟的金课体系,缺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培养模式、培养经验。鉴此,本文提出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协调发展的职业素养金课建设路径,具体实施策略是机构统筹、师生为本、体系完整、特色鲜明,藉以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路径
(一)宏观层面
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现代社会,保守主义、单边主义局限明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亦核心价值所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着眼全球视野、未来视域,心怀天下、顺势而为,追求现代文明。拟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应聚焦于职业群、放眼宏观视域,以此审视专业价值与专业地位。
职教金课建设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绩优企业、教科研机构、教师、行业专家协同创新。政府科学规划,绩优企业热忱参与,科研机构理论支撑,学校主导实施——既要在创新和行动两条战线上作战,又要出台政策鼓励专兼职教师勇挑重担,鼓励学生改变学习习惯,积极配合与参与。各类行为主体协调、统一、整合、创新,搭建高水平金课宏觀架构,打通校际壁垒,填平校企鸿沟,以实现金课建设目标。
(二)中观层面
职业素养需要多学科持久参与,与开放型、可持续发展型知识、能力结构匹配,有机融通优秀传统文化、先进企业文化,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素养课程体系:
思政课程模块:职业院校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多变化,作为未来职业活动主体,惟有拥有良好思想品德素养,才能在未来职场走远走稳。
通用技能模块:作为和谐的社会人,不同专业具有共同的通用技能包括思维力、表达力、数理统计技能、社交与沟通协调力、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等。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针对不同工种设计核心能力模块,不同层级职业院校具有内在逻辑梯度性、差异性,不同地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需求科学调整。此类课程提升职业技能,将集物态、事件、人物、精神为一体的工匠精神融汇于中,突破单一自然的技术理性,重构“自然+人文”新属性,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人文素养模块:文、史、哲、艺等分单元、分主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主流美育教育。通过阅读与鉴赏,培养表达语感,提升审美感受力,培养法治观念,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体育文化模块:包括基本体能训练、体育活动项目训练两大内容。通过完成一定生理负荷的训练任务,克服身体条件、自然条件等客观困难,达到健筋骨、增体能、强人格、正身心目标,培养学生集体协作、乐观进取的品质,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采取差异性体育文化课程建设策略。
劳动与创新创业模块:具有提高创业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意义。要培养劳动光荣的价值观,通过实践锤炼技能,提升综合素养。
(三)微观层面
目前,我国不同层级职业教育主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区分度小、重复交叉多,课程设计未反映职场需求,课程内涵与业界要求相去甚远,课程科目发展机制不够健全,课程衔接脱钩、倒置或重叠,难以兼顾学生就业与对口升学学历提升与发展的差异化需要,公共通识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各自为政、各唱各调,高水平金课课程建设成效不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创新专业课、公共课的二分法传统,重构不同课程在课程价值、课程地位上平等的新理念、新格局。
三、实施策略
建设职业素养高水平金课,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具体实施策略遵循机构统筹、师生为本、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四维”并举策略。
机构统筹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具有综合服务职能的金课建设中心,创新传统课程建设诸因素——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资源、实训条件与环境、绩效考核等,将其有机组织,指导课程建设团队,扮演主导者、反馈者角色,搭建概念性架构,强化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执行力,形成完整的高水平课程体系及课程内涵。
师生为本指教学资源库研发面向师、生、校、企,明确要求。从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出发,以问题为中心,制定科学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案。课程内容应在层级差异得到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应不同专业群特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行业特点、职业特征、工种特色。合理选择技术手段,对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图片、电子文献、典型案例、测验试题、媒体文本等素材资源统筹规划、整合、分类、加工,确保科学性、适用性、多样性、针对性、兼容性。
体系完整指构建完整的职业素养金课体系。教学组织层面,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强调职业素养评价考核。根据部颁专业教学标准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考核机制,创新“实绩考核”“企业参与”“自我测评”三维一体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评价方案、学生可持续发展质量保障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
特色鲜明指职业素养金课具有明显的职业性,专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高度融通、互相渗透、互为表里。
总之,我们要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导下,广集众智,努力设计、创新整合以课程价值平等为核心的高水平金课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有序实施,满足师生需求、社会期待,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夏立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22,(09)
[2]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苏海花 1968-06 籍贯:湖南新化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言文学教育。
本文系2022年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类课题校级培育项目基于高质量发展的高职职业素养金课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2mypy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