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2022-07-13顾金华

成功密码 2022年1期
关键词:核心内容正确率笔算

顾金华

计算贯穿于数学的全过程,是数学的核心灵魂。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消除计算障碍,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负担的有效路径,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形成学生良好自信心有极大帮助,更是对“双减”工作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推动。

一、计算在教材中的安排

计算教学在数学的每一册教材里必不可少,而且占了整册教材很大篇幅。代数知识的解答过程、几何知识的公式推导与运用、证明题的推理过程等都通过计算来实现。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试卷内容分布也体现教材中计算的重要性,数学试卷中,纯计算题一般占到30%左右,其他题型如填空、判断、选择和解决问题,也都离不开计算作铺垫。

二、出现计算正确率倒挂的原因

(一)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因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一些口算口诀没有熟记,导致再次提取时出现障碍。看题不清,审题不严、估算不到位、书写不够清晰规范、验算不落实,也是导致计算正确率倒挂的原因。

(二)知识体系复杂,难度加大

随着年级升高,计算内容涵盖信息量大:数的种类增多,题型复杂,各种运算定律与性质增加。计算内容复杂、难度加深、旧知识掌握不牢固,容易与新知识混淆,导致计算错误。学生计算成就感降低,畏难情绪加重。比如,有关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学习通分、约分时出现障碍,计算分数加减法难度加大,甚至影响分数乘除法计算。再比如,多位数乘多位数,有些学生因为受笔算加减法思维定式的影响,错误理解成每次乘得的积末位对齐,从而导致学生计算错误。

(三)核心口算技能不够熟练化

教学实践中发现:20以内进位、退位的加减法口算、有关6、7、8、9部分口诀的乘除法口算、有关3.14与1~9分别相乘的积等核心内容的掌握,运算时准确快速提取,是口算技能熟练化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计算正确率的重点难点。若这些口算技能没有熟练形成,那么计算失误的概率会比较大。

(四)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欠缺

一些学生解题时,只观察到其中的部分可以运用某个知识点,没有从题目整体性考虑来确定运算顺序、解题方法,从而出现计算错误。比如:计算25+75×63时,学生只注意到算式其中的一部分,25+75可以凑成100,出现错误结果6 300。

三、提升计算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养成良好计算习惯,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基础

1.培养兴趣,营造注意力的良好环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比赛、游戏、跳蚤市场等有益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同时,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决定了视觉与听觉的不稳定性,注意力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力。

2.加强学生对计算的感性认识

在学习与生活中,可以通过识别车牌号、二十四点游戏等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也可以将一些口算写在学生喜欢的闲置物品上,让学生游玩之余进行练习、强化,劳逸结合。这样学生对数学计算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清晰看题与正确抄题。

3.注重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以口算为前提,准确快速地口算为估算奠定基础,估算又促进笔算的准确性。因此训练学生的计算必然要与训练学生估算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正确计算。

4.牢固掌握算理及技巧

简单地说,算理就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演绎归纳算理时,要注重形象、直观、比较等方法,抓住算理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分层次进行巩固练习,形成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定律、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算技巧。

5.养成检验计算结果的习惯

注重验算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检验计算结果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力保障。首先根据估算的结果作大致的判断。比如,计算27×93,如果笔算结果距离估算值2 700比较接近,笔算结果正确的可能性大,否则,笔算有可能出现错误。其次,书写工整,避免错写、漏写题目。再次,运用检验方法对计算过程进行详细的验算。

(二)加强核心内容有意识记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路径

1.提升学生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路径

在加減法计算中,需要强化记忆的核心内容为:20以内关于3、4、5、6、7、8、9的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不包含和是整十数的口算)。比如:3+8=11,11-3=8,11-8=3。根据学生在计算时遇到障碍的程度,分为三组。第一组:20以内有关5、6、7、8的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这组口算是学生平时计算加减法时,再现提取障碍最大的一组;第二组:20以内有关3、4分别与7、8的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这组口算学生在计算加减法时,再现提取障碍较小一些;第三组:20以内有关9分别与3~8的进位退位加减法口算,这组口算学生在计算加法时,再现提取障碍最小。记忆熟练化的标志:随机抽取加减法口算能秒出答案。

测试验证,随机抽取六年级100个学生参与,在背加减法口算前后,分别做50道20以内有关3、4、5、6、7、8、9口算的进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测试。统计结果,前后两次测试平均分分别为92.91分、95.41分,测试所用平均时间分别为10.6分钟、8.39分钟。平均分提高2.50分,用时缩短了2.21分钟。75%的学生成绩稳中有升,64%的学生不但成绩稳中有升,而且用时缩短。

2.提升学生乘除法计算能力的路径

熟练记忆关于6、7、8、9部分口诀的乘除法口算(不包含积是整十数的口诀),达到熟练化。学生记忆要求:一句口诀三道口算,比如:三六十八,3×6=18,18÷6=3,18÷3=6,强化计算除法可以先想乘法;其次熟背以上所有乘法口算;再次熟背以上所有除法口算;最后随机抽取,达到听题秒出答案。测试验证,随机抽取六年级100个学生参与,在熟背以上口算题前后分别做20道有关6、7、8、9乘除法计算测试,其中积四位数,商两位数。统计结果,前后两次测试平均分分别为90.25分、94.78分,测试所用平均时间分别为16.34分钟、13.38分钟。平均分提高4.53分,用时缩短了2.96分钟。75%的学生成绩稳中有升, 64%的学生不但成绩稳中有升,而且用时缩短。

3.提升学生较复杂计算能力的路径

几何知识里有圆周率参加的计算,容易出错。通过核心内容熟练化记忆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后续进一步学习中仍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1)有意识记忆核心内容,π与1~9相乘的积为:3.14、6.28、9.42、12.56、15.7、18.84、21.98、25.12、28.26。记忆要求:先按顺序背出;再打乱顺序背;最后抽背,达到听题闪出答案的效果。

(2)计算方法:将有3.14的乘法转变成加法,比如3.14×243转化成3.14×200+3.14×40+3.14×3,根据记忆内容只要计算628+125.6+9.42便可,降低了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速度。

測试验证,随机抽取六年级100个学生参与,在熟背核心内容π~ 9π答案前后,做20道分别与两位数、三位数相乘的乘法计算测试并统计结果。前后两次测试平均分分别为86.53分、91.43分;测试所用平均时间分别为16.18分钟、13.49分钟。平均分提高4.90分,用时缩短了2.69分钟。79%的学生成绩稳中有升,71%的学生不但成绩稳中有升,而且用时缩短。

面对计算困惑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提炼出核心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意识地记忆,形成口算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形成教学最优化。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清晰掌握具体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道计算题首先从全局出发,运筹帷幄,选择解答方法,再到每一部分内容的具体解答;相反,先从部分内容考虑,找寻解题方法,则可能出现错误。比如:简便计算73×101-73,有些学生只观察到前面部分73×101里面的101接近100,把101转变成(100+1),使用乘法分配律本来是可以的,但是一些学生忽略了后面部分-73,计算成了73×100+73,从而出现错误;如果从全局考虑,不但有101,而且还有个73,将-73转化成-73×1,原来的题目转变成73×101-73×1,这样可以直接使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正确率高。

多维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形成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猜你喜欢

核心内容正确率笔算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怎样做将格子乘法与三位数乘法笔算相结合
生意
发展文化经济之我见
生意
寻找教学的交集点
浅谈季羡林的文艺伦理思想核心内容
詹金逊“证据神圣观”理论价值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