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数学错题的有效利用

2022-07-13鲁少丹

民族文汇 2022年42期
关键词:有效利用错题小学数学

鲁少丹

摘 要: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的课程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中对数学进行分析、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完善教学思维逻辑,以大单元视域进行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将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整合,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而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中,难免对知识点产生错误的理解,使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存在问题,导致错题数量的增加。因此,教师要将数学错题进行有效的利用,在大单元视域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指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本文将围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数学错题的有效利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大单元视域;小学数学;错题;有效利用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学生在进行数学考试、完成数学作业,分析数学知识和相关的问题时,时常会出现思路“短缺”、解题方式错误等现象,造成学生解题答案的错误,这些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时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数学错题,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解题思路进行积极、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错题中总结出相关知识点的含义与基本概念,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和认知度,通过小学数学错题的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以大单元视域为教学基础,将数学问题进行“环环相扣”、紧密相接,提高数学知识的联系度,让数学知识点更加容易被学生吸收和运用,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利用小学数学错题的必要性

(一)巩固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错题的产生,往往是学生在课程知识点学习过程中,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导致的结果,学生对知识点的“一知半解”,会“滞后”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自己的答案和解题过程产生质疑,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效的利用学生的数学错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认知不全、理解不透,启发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同时,也能够让教师从错题中了解到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盲点和难点,促使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查缺补漏”,以此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解题方式

以大单元为教育基本视域,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对小学数学错题进行有效的利用,能够让学生在数学错题中更加清晰的明白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课程中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对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式进行重新的梳理,促使学生在错题中找到自己解题方式的不合理,并予以改善和加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解题方式。同时,学生的数学错题也能够直观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能够让教师清晰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吸收和联系上的“缺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教师进行知识整合,提高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大单元为教学基础,将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导学生吸收知识和巩固知识,促进小学数学课程质量,也能够让学生在错题分析、思路梳理、针对性知识巩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

三、如何进行小学数学错题的有效利用

(一)以单元为基础建立错题库

学生的“错误”是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教师一定要理智对待,巧妙利用,演绎精彩课堂[1]。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年龄发展的高速阶段,也处于年龄阶段的尴尬期和敏感期,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遇到挫折或者错题太多,会使学生感到烦躁,对数学知识失去学习欲望和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排斥和厌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对学生在作业、考试和课程学习中的错题要持着“包容”的想法和做法,鼓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重温和梳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以单元为基础建立自己的错题库,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每个人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不同,解题思路也不尽相同,错题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以单元为基础进行错题分类,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上下联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课程内容的错题进行整合,并启发学生从中发现课程与课程间知识点的相似之处,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能够在单元错题库的建立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解题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组织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

教师与学生应当正确对待错题,不仅仅要订正和讲解错题,还要归纳错题的类型,学会举一反三[2]。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出现错题是不可避免的,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和“领头羊”,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指导学生对错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错题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所建立的错题库拿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帮助解答疑问。同时,教师在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观察和联系,以单元为知识板块,在错题中找出每个课程所对应的知识点,并进行标注和记录。例如,学生在对《简易方程》的课程错题进行讨论时,要指导学生在进行错题思路梳理和知识点分析的同时,对课文所对应的知识点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掌握知识点的基础概念和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掌握更加通透和全面,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翻转课堂授课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变化,小学数学课程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要摆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课堂的“授课权”进行翻转,让学生结合错题进行课程教学。例如,教師可以让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并进行题目基础训练,结合自己的错题和解题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解决课程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解题方式进行分享。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要以大单元为教学视角,结合前后课程知识,将知识点进行整合,提高知识点的利用率和有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记忆,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程中找到更加合适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喜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效的利用错题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加强,启发学生在错题中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在数学错题中完善解题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梁洁媚. 巧用错题,演绎精彩课堂 ——小学数学作业错题的有效利用[J].  2020.

[2]杨生智. 错题整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 学周刊, 2020(25):2.

猜你喜欢

有效利用错题小学数学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渭南市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调查与有效利用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