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问题下的课堂优越性探究

2022-07-13王剑超

民族文汇 2022年42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导向思维

王剑超

摘 要: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抓住课堂本质,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展思维力。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有利于教师明确课堂主线,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现代教育模式的新突破。

关键词:核心问题  导向  思维

数学课下经常有学生这么问:“数学学了有什么用?我们以后长大了也不会用解方程来买菜。”其实数学教育的基本作用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当前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仅仅是学生机械记忆、被动吸收、强化储存、反复练习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提出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着眼于學生未来发展,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思想变革。

一、核心问题引领下,课堂主线愈加清晰

一节课仅有40分钟,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准主线,以零散的问题充斥课堂,什么都想要,最终将课堂演变成满堂灌导。与之相反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教师课前就明确了核心问题设置的目的,不管是为了探究数学规律,还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还是推导公式,又或者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教师课前就已经胸有成竹。以《搭配》这一课为例,在授课时往往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2两个数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2)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两位数不重复)

(3)是不是任意三个数都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

(4)1、3、4、5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5)1、2、3、4、5五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三位数?

(6)三人拍照可以有几种站法?

(7)你有什么发现呢?

以上问题都是这节课需要研究的,但如果就此一个一个地研究,不但课堂40分钟无法全部解决,而且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和思维疲劳。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会出现重复、不完整、无序地处理这一类问题。本节课最重要的是:如何排列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基于核心问题的理念下,我们确定“如何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为本课的核心问题。在实际教学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序,全面思考的好处。从而自然而然的提炼出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交换法。以及引导学生发现固定的十位和个位也是不能重复和遗漏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课堂主线变得很清晰,简单明了,也减轻了外在认知负荷。

二、核心问题引领下,学生学习有了方向

传统课堂问题多而琐碎,有些问题通常缺乏内在联系。教师设置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知识的讲解和巩固。有时学生不用思考凭第一反应就能回答,这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会导致学生思维的随意性。甚至学生有时还会揣摩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回答,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聚焦于学习任务本身。以三年级《周长》一课为例

教学片断一:

师:看着这个课题,你觉得周长是什么意思?

(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多数学生只能从字面上感觉出这应该是跟长度有关,日常生活中虽然有些与周长有关的问题,但都不会使用周长这样的字眼。)

师:周长确实表示一种长度。这节课咱们就来看看周长表示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跟长度有关的知识?

(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几个常用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

师动态演示一根线段分别围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五角星等不同形状图形的过程。

师:线段变身后,再找找它的起点和终点。用手比划一下每个图形中的这条线。

师:像这样从起点出发描一周又回到起点的线围成的图形,就叫做封闭图形。

师出示图组织学生分辨哪些不是封闭图形。

这个教学片断老师问了很多问题,学生有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周长是什么意思?”靠直接觉判断就可以了,第二次回答“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跟长度有关的知识?”靠的是以往的知识经验,是为了方便教师知识的讲解作的复习。这些问题没有思维的含量,而且琐碎的问题问了很多,最终老师是要引出什么是封闭图形,教材中对周长概念的表述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而这里教师将知识拆分成片断来教学。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这也是我们经常会在概念课上看到的,由于知识点多,老师出现“满堂问”的现象,最后老师问了很多,学生也解释了很多,可是结果还是没有弄清概念的本质。

教学片断二:

课程伊始教师借用课件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师小结:刚刚课件上沿着那些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周长。

师: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什么是是周长?(这样核心问题一“什么是周长”自然的就被提出。)

师: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课本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后交流汇报,初步理解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圈的长度。

汇报时让学生在课本上指一指它的周长,说一说什么是周长。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辨一辨等系列活动,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深刻认识“封闭”和“一周长度”从而对概念上升到理性认识.

核心问题二:有什么办法知道图形的周长?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工具,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进行汇报交流,提出疑问,解释疑问。

教学片断二以两个核心问题引领课堂。第一个核心问题旨在通过自学、观察、体验中认识什么是周长。第二个核心问题目的在周长概念深刻认识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对周长概念数学化的深化。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要求,指引着学生动手的方向,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进行探究,学习就有了方向。

三、核心问题引领下,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近些年由于《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有了改变,都知道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識。但是在课堂实施时,由于受课堂时长、课堂设计、课堂任务多等诸多因素制约,大部分探究活动仅仅是流于形式的探究。像上面提到的传统教学中(教学片断一的延续),《周长》一课教师在让学生辨别完封闭图形后,组织学生描出围成封闭图形那条线。然后组织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测量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等规则图形的周长。紧接着教师给出小结:像围在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这几幅卡片一周的那条线,可以用尺来量。下一部分教师制造冲突出示:树叶、钟表一周的那条线段,用尺子还能量出来吗?学生又开始四人小组的探究、汇报、教师小结:化曲为直的方法。整节课有两次小组合作探。看似学生多次经历了探究活动,实则是教师没有放手,不相信学生能找到测量不规则图形的方法。虽然看上去这样的设计看起来层层递进,设计的很用心。实则还是教师不敢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且一节课堂仅仅40分钟,学生要经历两次探究,中间还要被打断进行汇报,教师小结。再加上前前后后师生的对话交流,最后真正有多少时间能留给学生?这样的探究思考犹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毫无含金量。

反之《周长》的教学片断二,抓住两个核心问题,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 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特别是在第二个核心问题处,没有过多的设计,直接抛出问题你能量出以下图形(一些不规则图形和,规则图形)的周长吗?剩下的是只需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工具,让课堂留出充足的时间、空间,充分让学生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里带着目的地探究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基于以上的几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仅简单转变教学理念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在异彩纷呈的问题中,抓准课堂“核心问题”。从实际出发,以紧扣“核心问题”为主,博采众家之所长,让课堂以学生为主,基于“核心问题”导向型开展教学,真真正正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实现现代教育模式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华忠.确定数学“核心问题”的实践策略.教育科学论坛.(11):25-27.2015-6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导向思维
坚持服务导向 凝聚侨心侨力
浅析诱导公式的导向功能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犬只导向炮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