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价值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2-07-13戴淑琳
摘 要: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是开化地区农耕文明时代的历史遗存,为当地创造了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价值,已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文从山泉流水养鱼的应用价值出发,对养殖技术革新与系统优化、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保护、农业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等提出發展建议,以期提升山泉流水养鱼的综合效益,有效传承农业文化遗产。
关键词:山泉流水养鱼;生态农业;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11-0072-03
The Valu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Mountain Spring Water Fish Farming System in Kaihua of Zhejiang
DAI Shulin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Kaihua mountain spring water fish farming system is a historical relic from th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era in this area. It has created important economic, technologic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values for the local area and has been listed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ountain spring water fish farm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n bree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gricultural brand building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running water fish farming and effectively inheriting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Fish farming in mountain spring wate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
山泉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山区丰富的溪流水资源建造鱼塘,通过山区地势落差增加鱼塘中的溶氧量,从而促进养殖鱼的新陈代谢和生长速度,实现产品高质量高产量养殖目的的养殖模式。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主要分布在何田、长虹、中村、齐溪、苏庄、马金等6个乡镇,区域面积约884.9km2。
1 价值分析
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农业生态、山林生态的和谐发展。这一农业生态系统已被选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显示出其本身蕴含着重要的农业经济价值、技术创新价值、农耕文化传承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
1.1 农业经济价值 就鱼养殖的产值和收入而言,2013年开化县山泉流水养鱼的年产量为1700t,产值为5100多万元,利润2400余万元。而到了2018年,仅仅4年时间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的产量就达到了2000t,总产值增至2.1亿元,当地农民利用农忙的闲余时间养鱼就能为自家每年带来近6000元的额外收入。相较于草鱼来说,清水鱼的市场价格在2020年达到200元/kg,仍然供不应求,可见清水鱼产业蕴含了不小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开化山泉流水养鱼利用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古法养殖,在发展清水鱼产业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市场经营体系。以2019年为例,开化县清水鱼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所获得的经济总值达2亿多人民币,山泉流水养鱼的发展不但充实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同时也成为了开化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1.2 技术创新价值 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包含几个技术要点:流水坑塘建筑、鱼种放养、饲养管理以及鱼病防治。(1)鱼塘建筑:利用山区地形优势就近在溪泉流经出开挖鱼塘,鱼塘四壁底部以光滑的卵石或砖石铺成,表面光滑平整,鱼塘上方需搭建遮阳棚架。(2)鱼种放养:以草鱼为主,少量搭配鲤鱼等作为鱼塘的“清道夫”,鱼苗放养的时间一般为每年的立冬至春节,容量为8~12尾/m2最为合适。(3)饲养管理:投喂的鱼食以青饲料为主,频次为每日定时的2次,期间还需要增加巡察次数,及时了解鱼苗情况。(4)鱼病防治: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最大优势即是水质和鱼的生长环境优良,因而清水鱼养殖需要防治的鱼病只有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等主要的几种,分别可以通过菖蒲、紫苏、五倍子等中草药按量按法治疗和预防。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在高品质成鱼的培育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价值。
1.3 农耕文化传承价值 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在开化各地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鱼文化,养鱼、抓鱼、吃鱼的各色传统已经成为开化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意趣。特别是每年的中秋节,开化各地乡村都有十分隆重的备鱼过节的习俗。中秋节的备鱼过程十分有讲究,分为捉鱼、烧鱼、吃鱼3步,每一步都有特别的寓意。比如,在下塘捉到鱼之后须用稻草拧成的绳子捆鱼,寓意“五谷有余”。中秋节是开化“鱼文化”最浓厚的时候,也是外地游客来到开化赏景品鱼感受民俗文化的最佳时刻,因此不少乡村会开展主题农家乐、鱼文化节,让游客更好地融入这种传统农耕文化中。此外,开化县政府通过挖掘各乡村特色,整理出一套清水鱼文化体系,在各乡村规划具有特色的农业旅游文化活动,从多个方面提升了山泉流水养鱼的附加值。作为开化地区农耕文明的历史遗存,山泉流水养鱼系统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古法养殖技术,还发展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习俗,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1.4 生态服务价值 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出产的成鱼味美、肉鲜、营养丰富,先后通过了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在养殖、交通、保鲜技术发达的当下,开化清水鱼已经成为了丰富当地人民物质生活、热销外地的特色农产品,体现了清水鱼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开化山泉流水养鱼需要依賴于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所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开化人民深谙这个道理,因而在鱼养殖过程中恪守规律、按时禁渔。山泉流水养鱼整个生态系统包含了多种动植物、微生物和自然山林流水在内的各种要素,这一生态系统的运行不仅丰富了开化山区农业生物的多样性,而且造就了独特的坑塘流水生态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2 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随着现代科技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山泉流水养鱼系统亟须在传承中融入新的发展要素。就目前来看,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尚存在的养殖户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大、鱼病防治不及时、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不足、生产标准不统一、一二三产业联系不强等问题,成为该养殖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因此,若能打破这些瓶颈,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必然能为开化县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
2.1 促进技术革新与系统优化 在养鱼技术的传承和革新方面,养殖户需要兼顾现代与传统的养殖理论、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政府部门要给予阶段性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提供人员和经费保障。首先,开化县可以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养殖户为参与养殖的农民提供鱼塘选址和建造、鱼苗选种、饵料选类、鱼病防治等各方面、全过程的咨询和指导,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给予面对面的直接指导。针对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县农业部门应成立技术小组有效预判和及时攻克,保证养殖户收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其次,有条件的乡村可以成立养殖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养鱼前辈授课,通过培训教学提高养殖户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再次,市县农产品销售部门需要为广大养殖户打通成鱼销售渠道、提供产品价格信息,以保证参与养殖的农民每年确有增收,促使更多开化农民参与到山泉流水养鱼行业。
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在养殖容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无法实现集约化生产,也不容易造成极端的鱼死亡和生态破坏事件。但是在传统的养殖过程中,仅仅依靠人工观察水质变化,凭借经验进行放种、喂食,判断成鱼生长、鱼病发生总是会发生信息滞后的情况,从而可能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而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融入养殖系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精确监测和预判养殖过程,使鱼养殖智能化、现代化,以智慧农业助推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的发展。此外,依托信息技术体系,还可以将成鱼的生产、运输、加工、销售透明化,消费者可以通过成鱼的产品标签溯源商品电子信息,这样购买和食用时就会更加安心。
2.2 加强文化遗产与生态保护 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同时包含了物质遗产和精神文化上的重要价值。开化县在有悠久养殖历史的村落地区开展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文化资源普查,发掘各地的“百年坑塘”、历史典故、养殖技术、民俗鱼文化等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各类遗产资源进行归类建档。在调查过程中,对一些有价值、有发展潜力的文化遗产予以大力支持,促进当地特色农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生态保护方面,开化山区本身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开化县在利用自然的时候,需要坚持保护为主、适当开发,持续加强对山林河谷的整治。在运用流水养殖的情况下,开化县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标准,保证山泉溪流水质优良。此外,开化山区生活着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基于生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必要对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划定区块、分类保护,保障珍稀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山泉流水养鱼本身就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地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扩大生产的要求下难免存在渔业污染。因此,开化县需要出台相关养殖规范,建立农业污染检测和监察部门,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2.3 加强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 开化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山泉流水养鱼作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一张金字招牌。依托这些优势,开化县可以在何田、长虹、中村、齐溪等养鱼历史悠久且生态环境优越的乡镇村落,通过整合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生产过程、农业景观,传统民俗,围绕鱼文化,设计各类适合游客体验的鱼养殖活动和民俗节庆项目,建设农业文化体验地,形成自己的特色“鱼文化”品牌。同时,当地政府要不断完善成鱼商品的生产监督、统一收购和市场营销政策,加强与本地、外地企业的合作,拓宽清水鱼的销路和市场,共同创建高品质的开化清水鱼品牌。从生态经济的视角出发推动开化县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县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现有基础上优化鱼养殖产业布局,加强养殖区域的生态建设和自然景观建设,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挖掘开化清水鱼文化特色,大力扶持开设渔业农家乐的农户,联合养殖户和企业推出清水鱼相关的特色农产品,重点开发一系列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3 结语
开化自1997年提出“生态立县”战略以来,长期致力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区域内产业发展重视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效益的综合提升。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作为一项地方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发展至今,为开化县和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在被列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开化县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真正做到了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兼顾自然生态效益,符合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要求。
参考文献
[1]开化县志编纂委员会.开化县志(第1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思明,李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4]张灿强,龙文军.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传承路径[J].中国农史,2020,39(04):115-122.
[5]诸葛毅,张俊平.开化山区坑塘流水养鱼技术的传承与推广[J].渔业经济研究,2009(04):43-47.
[6]聂昌松.自然流水养鱼高产技术[J].河北渔业,2007(11):43-47.
[7]诸葛毅,张俊平.坑塘流水养鱼的水生态环境维护及鱼病的预防[J].江苏农业科学,2012(04):228-229,233.
[8]韩凝玉,张哲,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融合路径研究[J].东南文化,2019(06):6-10.
基金项目:2021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苏农村百年农业基础设施变迁(项目编号:SKZD2021006)。
作者简介:戴淑琳(1997—),女,浙江杭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收稿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