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2022-07-13刘斌

长江技术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数据城镇化

摘 要: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宏观统计数据建立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索了金融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模式依然较为粗放,主要靠扩大金融规模来发挥作用,金融效率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观念转变、重点领域、金融体制创新、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实现金融支持“集约式、精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规模;金融效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数据

中图法分类号:F812.2;F832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作为西部地区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成渝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对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以及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从2003年“成渝经济区”概念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出现、2007年“成渝经济区”地理范围划定、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通过,到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成渝城市群的概念也不断深化。2020年1月,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标志着成渝地区的城市群发展进入了新的篇章。

当前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关于金融要素对该城市群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匮乏。因此,本文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级市(区、县)2010—2019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索金融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城镇化的本质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为什么人口要从农村向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均有经典描述,而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随后,人口迁移理论不断发展,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根据研究视角这些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从宏观视角解释劳动力迁移的原因和过程,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1]、费景汉-拉尼斯模型[2]、预期收入模型[3]、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4];另一类从微观视角出发,探索个人或家庭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原因及影响机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贝克尔等的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5]、新人口迁移理论[6]等。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具有适度的金融规模和较高的金融效率,那么其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往往会更迅速也更可持续。现有研究一般认为,金融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机制至少有3个方面:第一,金融发展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支持作用;第二,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第三,金融发展可以助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7]。熊湘辉等[8]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测度了中国各省市金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认为金融支持是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李新光等[9]发现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效应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会根据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土地财政发展差异而不同;马正兵等[10]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文先明等[11]选取湖南省各市州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了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综上所述,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要作用有了丰富的研究,然而,当前研究对于城市群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关注还不够,尤其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并探索以金融要素优化促进成渝地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3  实证分析方法与数据选取

3.1  实证模型设定

结合现有研究的模型设定及本文的数据特点,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urbit= +jrgmit+jrxlit+gdpit++ui+(1)

式(1)中:urbit为城镇化率;jrgmit为金融规模;jrxlit为金融效率;gdpit为人均GDP的对数值;γt为时间固定效应,在本文的面板数据模型中,采用年度虚拟变量来进行控制; 为常数项,ui为个体固定效应,为随机误差项,为人均GDP对数的系数估计值。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城镇化率影响的系数估计值  和  ,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3.2  数据选取说明

3.2.1  数据样本的选取说明

本文选取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城镇化率、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数据样本涵盖了重庆市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梁平区、丰都县、垫江县、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四川省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资阳市等15个地级市。所使用的重庆地区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重庆统计年鉴,所使用的四川地区的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四川统计年鉴及相应年份的统计公报。

3.2.2  变量选取说明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城镇化率变量urbit,以各年各区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表示,核心解释变量为2个表示金融发展的变量:金融规模变量jrgmit,以各区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金融效率变量jrxlit,以各区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同时,本文还选取了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等为控制变量,各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实证分析

为考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本文采用成渝地区各地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为主要解释变量并控制人均GDP对数等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为选择更恰当的模型形式,本文采用Hausman检验以确定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2最后一列所示。可以看出,Hausman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作为基准模型,并同时给出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以进行稳健性检验。

从表2模型(1)和模型(3)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金融规模变量的系数估计值显著异于0,并且为正值,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的金融规模越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就越明显;金融效率变量的系数估计值不显著;控制变量人均GDP对数系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均收入水平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表现出明显的正向相关。为验证上述结果的稳健性,同时给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2模型(2)和模型(4)所示,可以看出,不论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金融规模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而金融效率的系数估计值均不显著。可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金融规模的扩大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是金融效率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显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主要靠扩大金融规模来发挥作用,金融效率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模式还较为“粗放”。

5  結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个城市(区、县)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索了金融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金融规模的扩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金融效率提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背景下,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该重点从观念转变、重点领域、金融体制创新、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入手,实现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精细化的发展模式转变。

5.1  转变观念,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方式还比较粗放,实际上体现了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城镇化建设的理解依然存在盲目追求城镇化规模和速度,大搞土地城镇化而忽略人口城镇化等问题。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认识,深入学习和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涵。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转变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唯城镇化率”的观念,实现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的城镇化,重点关注城镇化过程中新市民及其他城市弱势群体的现实需要,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来。

5.2  抓住重点,精准投资新型城镇化核心建设领域

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城镇化发展规划与地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忽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支撑能力,极易引起产业的趋同化和大量资源浪费,同时导致城市贫富分化、房价快速上涨、城市拥堵严重等多个方面的“城市病”。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投资建设中树立成本意识,抓住重点,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手段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重点为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数字经济等具有明显的社会正外部性,但商业性金融机构前期资金支持不足的领域提供支持,以实现金融支持的集约式、精细化发展。

5.3  推进金融体制创新,释放新型城镇化发展红利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以政府资金和银行信贷为主,无法充分满足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其金融效率也有待提高。随着成渝地区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面对区域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急需的大量资金需求,各城市需要加强合作、创新思路,通过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缓解政府财政负担,以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且高效的资金支持。第一,创新金融体制机制,构建财政、银行、信托、债券、民营资本等多元化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体系。第二,明确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边界,提高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效率。第三,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推动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市场化。

5.4  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融资模式,吸引大量民间资本进入,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和活力。第一,采用多种创新融资方式盘活社会资本,鼓励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等提供信贷支持,丰富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来源。第二,规范地方债券发行机制和二级市场,构建规范透明的信贷二级流动市场,加快资产证券化改革,为融资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生存生态。第三,加强各地方政府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与保险机制的协同性,有效形成政策合力,降低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Lewis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J].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139-191.

[2]Ranis G,Fei J H.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4):533-565.

[3]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148.

[4]Piore M J. 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 [M]// Beer S H,Barringer R E. The State and the Poor. Cambridge:Winthrop,1970.

[5]Mincer J A. Schooling,Experience,and Earnings [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

[6]Stark O,Taylor J E. 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J]. 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408):1163-1178.

[7]陈雨露.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2013,48(2):10-12.

[8]熊湘辉,徐璋勇.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6):73-89.

[9]李新光,胡日东,张彧泽.我国土地财政、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支持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5(4):132-141.

[10]马正兵,刘玉丽.地区经济发展中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普惠化关系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1(5):9-17.

[11]文先明,王策,熊鹰,等.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耦合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19(7):96-105.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Urbanization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Liu Bin1,2

(1. Postdoctor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station,Bank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0010,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Economy of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was explored by establishing a fixed effect model using the macroscopic statistical data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The demonst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ncial support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expansion of financial scale,the supporting role of financial efficiency has not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and its financial support model is still relatively extensive at pres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concept transformation,key areas,financial system innovation and financing mode innovation.

Keywords:financial scale;financial efficiency;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urbanization;fixed effects model;panel data

收稿日期:2022-02-23

基金項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项目(2021MD703930)。

作者简介:刘斌,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E-mail:binl@vip.163.com

猜你喜欢

固定效应模型面板数据城镇化
城镇化是所有人的张灯结彩——《电影小镇》创作谈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创造与替代:对外投资与本地就业关系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