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2-07-13赵艳妮

学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词汇记忆英语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赵艳妮

摘 要: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大量的词汇及十分复杂的词形,使学生学习时存在较大难度,从而无法顺利背诵相关词汇知识。思维导图作为记忆法,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符合教学需求。故此,文章将分析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问题,通过研究教育部对小学教学所提出的需求,探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原则,旨在促进我国英语词汇教学创新发展,提升学生词汇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词汇教学;词汇记忆;词汇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2-011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2.038

小学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包含多个方面,如词汇朗读、词汇记忆、词汇应用等,教学内容与高层次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紧密相接[1]。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学时间被严重压缩,主要集中于课堂词汇朗读,而词汇记忆环节则要求学生在家完成,词汇应用被迁移到阅读教学中,学生在仅有的课堂词汇教学中很难深层次掌握相关教学内容。面对英语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提升课堂时间利用效率,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进行高效教学,解决学生英语词汇学习问题。

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问题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TonyBuzan提出来的一种思维模式。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在不断地上升和发展,教育也随之进行改革和创新。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能力不能相互结合,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使用思维导图,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第一,思维导图关键在于“导”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导”掌握思维发散能力,由此学习一种新型知识记忆方法,并将“导”的成果以“图”的形式进行展示[2]。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结果,忽视学生思维发散过程,导致学生的知识整合性差,英语单词思维也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在学习后学习效果较差,只是多了几种词汇结构图,并没有真正掌握词汇学习方法。

第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就无法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记忆方法,而是要让其具备教学属性,能够实现教学价值[3]。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但只是照搬其知识记忆法,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完成知识构成图,并没有将其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更深层次开发,弱化了思维导图向教育领域迁移后的实际教学价值。

二、我国小学英语思维导图需求分析

(一)效率需求

词汇教学属于基础教学内容,但对于英语教学却十分重要。英语课堂教学时间不足,词汇教学能够分配的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实现高效英语词汇教学一直是教学难点。教师如果讲得过快,学生很难掌握相应词汇,但讲得过慢课堂教学进度又受影响。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升学生在词汇理解与记忆上的能力,寻求一种高效词汇教学方法,满足效率教学需求。

(二)学习需求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差异与母语负迁移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过程中有着天然的困难。学生背得慢、学得慢、记忆慢,但忘得却很快。有些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先理解后学习,而是将其作为符号进行记忆,导致词汇学习非常困难。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教师应该正视学生快速记忆、快速理解、快速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降低英语词汇学习难度,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

(三)语言要求

词汇是语言中的词汇,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思维、英语语法,而是应该融入英语整体语言环境中。因此从语言角度考虑,在开展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英语思维教学,让学生具备语言思维,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知识。但从整体来看,我国英语词汇教学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并没有对学生的英语词汇思维进行开发,学生学习的词汇知识缺乏完整性。

三、我国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原则确立

思维导图作为记忆法,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还需要作出一定的转变才能够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因此英语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正视思维导图教学价值与不足,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重新明确英语教学原则,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确定思维导图教学方向。

(一)联合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记忆方法,早期主要应用于记忆学习中,因此在转移至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无法单一承担教学任务。教师在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时要联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其他方法教学价值,实现思维导图记忆作用、思维引导作用。由于思维导图以核心词进行思维发散,注重个体的思维发散效果,因此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联想教学等,提升思维导图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新型教学课堂。

(二)以生为本

思维导图“导”的是学生思维,学生是开展思维导图教学的核心对象,因此构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仍然要以学生为主,坚持以生为本原则。这就需要教师在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处处观察学生,注意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学习变化,并对学生的词汇发散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合理构建导图,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

(三)思维锻炼

单个英语词汇意义不多,学生在记忆过程中通过零散片段式进行记忆,只能够记住其简单意义,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语言思维进行开发,让学生不断锤炼思维,具备词汇联想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

四、我国小学英语思维导图策略制定

(一)联想教学,词汇学习

词汇是事与物的语言对应体,事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同样能够赋予语言。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内在关系,让学生通过事物联想掌握更多英语词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联想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围绕着同一核心词进行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在“1+1”学习过程中掌握“>2”的知识。具体方法如下:中心词联想: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中心词进行联想,建立以中心词为主的思维关系图。熟知事物联想:在引导学生联想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套用已经掌握的关系,降低学生联想难度。

例如:在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humorous”“silent”“helpful”“from time to time”“score”等词汇,教师可以开展I used to be afraid of...讨论教学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害怕的事物一一带入讨论主题中,利用学生的“害怕”情感串联词汇内容,实现联想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让学生在纸上以“I used to be afraid of...”为中心词,并画出各个分支,每个分支写上对应害怕事物,并解释害怕原因,让学生在联想中构建特殊的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知识的学习印象。

(二)情境教学,导图构建

我国英语词汇教学内容编写主要依据文章提炼重点词汇,这也就导致部分单元词汇之间联系性不强,如果仅从词汇表面意义上进行分析,学生很难构建思维导图。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开展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构建思维导图,解决学生构建词汇导图中所遇到的难题。教师需要注意以下情境构建内容:(1)主题明确: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直接凝练英语词汇知识;(2)价值较高:包含词汇教学内容以及应用拓展内容,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词汇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思维导图。

例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housework”“Internet”“program”“twice”“at least”等英语词汇,词汇之间词义离散性强,导致学生记忆单词效率不高。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借助情境对话,将所有单词串连起来。学生在明确的主题中能够将词汇集中起来,并掌握相应运用方法。后续教师在开展相关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激活情境记忆,运用情境中的单词提升学生词汇知识学习效果。

(三)导图引导,词汇构建

英语词汇表达能力强并具有组合性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词汇在词形上存在规律,将其组合、改变后能够形成新的词汇。因此英语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导图的思维连接性,让学生从词汇中发现相关规律,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学习窍门,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例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比较级与最高级英语词汇,文章涉及的大部分词汇学生都有印象。因此教师在开展本课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掌握最高级词汇特征,并且能够与比较级词汇进行对比。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堂词汇引导教学,以“比较级与最高级”为核心词语,让学生从两方面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观察两大分支词汇的后缀特征,帮助学生迅速扩大词汇量,掌握英语词汇的构建特征。

(四)导图整理,知识复习

英语词汇量大,需要在反复巩固、复习中才能够真正内化,形成自己语言词库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定期帮助学生整理、复习词汇,解决学生“忘得快”的英语学习问题。教师需要注意在词汇知识复习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行开展导图整理活動,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思维导图知识整理词汇体系与思维体系,让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更加高效、合理。

例如,教师在一学期后进行词汇知识整合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思维导图学习小组,让学生分析每单元单词之间的联系,并寻找中心思维发散词,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各单元单词,从词汇思维上入手,提升学生词汇学习效果。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快速进入原有词汇思维路径,提升词汇复习效果。

(五)区分相近词汇

英语单词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形近词,还会遇到一些同义词。在相近词汇学习中,要利用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相近词,以实现对相近词汇的正确记忆。利用思维导图区分相近词汇时,要准确抓住词汇间的“变化”,且要利用好各个分支对相近词汇进行解释说明,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这种记忆方法能避免学生在单词学习中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更善于运用英语词汇进行表达。

(六)融合新旧单词

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工具。课上教师要利用好思维导图融合新旧知识,以形象化方式将新旧知识表现出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记忆链接,准确把握知识脉络。

(七)对拓展性实例检测进行完成

在小学阶段所开展的词汇教学中,会涉及大量的知识点,导致学生的学习会存在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复习,会大幅降低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在介绍教学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进而奠定学生的词汇学习基础。

(八)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单词预习

虽然在开展词汇教学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教学中的单词进行提前预习,但是学生一般只是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进行预习,根本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导致预习十分枯燥乏味,甚至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为确保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教授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预习单词。思维导图的方式使英语词汇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构架,从而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

五、结语

英语词汇教学虽是基础教学内容,但却是英语学习的根基,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摆脱英语后进学习状态。教师需要发挥教学智慧,创新英语词汇教学形式,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记忆方式,教师将其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能够突破学生原有知识记忆方式,利用其思维连接性提升英语词汇学习能力。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原则,联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够真正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提升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永辉.关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7):30.

[2] 毛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8(21):70.

[3] 阮志明.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A5):119.

猜你喜欢

词汇记忆英语词汇教学思维导图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马尔扎诺六步词汇过程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词块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原则探究
组块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翻转课堂在大班型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