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构建“阅读与探究”并重的高效课堂
2022-07-13黄丽赵玉亮
黄丽 赵玉亮
摘要:介绍了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阅读引领课堂、阅读与探究融合课堂、拓展阅读与探究延伸课堂的课例研究。利用阅读与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初中生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能力;科学探究;科学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7-0060-04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7.015
信息技术是目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高技术之一,人们的工作生活早已离不开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曾经提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化学教育中的恰当应用有助于优化化学教学过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并努力践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化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再教授给学生阅读技巧,使其能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最后开展拓展阅读综合训练,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我校作为一所市属公办初级中学,建校之初便顺应时代潮流,紧紧围绕学校教学活动,努力提供构建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力求让信息化教学发挥其应有作用。笔者以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一课进行实践尝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的高效融合,将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融合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达到“阅读与探究”并重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真正提高。
一、阅读引领课堂
个性化教学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尊重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是其主要特点。信息技术辅助个性化教学是教育教学方式的又一次飞跃,在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表现优异。学生借助平板电脑终端接收教师实时发布的任务,主动学习完成课前预习活动。授课前,教师在ForClass智慧云的课程设计栏目中给学生推送预习导学案,布置阅读任务;同时推送布朗运动的视频材料,供学生观看阅读。学生对视频和阅读资料的完成情况,教师能够实时进行关注和监督(见图1),便于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给出有针对性的个性评价,保证学生完成有效课前预习。
附“运动的水分子”预习导学案:
(1)观看平板推送的“布朗运动”视频
(2)阅读“布朗运动资料卡片”
①概念: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②举例:在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藤黄粉、花粉微粒,或在无风情形观察空气中的烟粒、尘埃时都会看到这种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它是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发现的。
③原理:人们长期都不得其解,50年后,德耳索提出这些微小颗粒是受到周围分子不平衡碰撞而导致的运动,进一步得到爱因斯坦的研究证明。布朗运动也就成为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发展的基础。
(3)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花粉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反映、证明了水分子的运动。资料显示,水分子的运动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供课前预习网络资源并把关学生学习预习效果,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则借助移动终端完成自主学习,充分满足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需要。前置阅读任务,相当于将教学情境前置,既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也能使课堂导入变得更加自然。由于本节课探究的内容属于微观层面,即“分子”这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对学生而言较为抽象。推送的阅读导学案可以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课堂上打开学生高阶思维大门奠定基础。信息技术融入课前预习中,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的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生也可在课前再次从平板中调出重点内容浏览回顾,极大地方便了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
二、阅读与探究融合课堂
1.以学定教
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通过平板进行了问卷調查,就阅读情况进行调研。如图2所示,97.6%的学生已对分子的一些特征做出了猜想: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教材首先描述水分子在水的三态变化时基本特征的改变,引入分子概念,再探究并总结分子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可帮助教师快速收集问卷结果并带来启发:既然学生已经猜想水分子具有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的基本特征,不妨在授课顺序上做出改变:在课堂一开始就承接课前的问卷结果,展开对分子基本特征的综合科学探究。这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热情被迅速激发,立刻在问题引领下开启思维大门,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后教”基于学生的“先学”,以学定教,以探究促学[3]。
2.阅读促探究,探究验阅读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习惯在实验前讲述实验原理、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甚至为了保证学生实验一次成功和避免意外发生而一遍遍重复强调,学生却因好奇心和急于实验而往往不能将教师强调的内容“内化于心”,重复的强调此时变得徒劳,而学生真正开始实验探究时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导致教师又要不断插话补充,实验教学效果甚微,更谈不上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如表1所示,本节课学生的实验探究任务、注意事项和组内分工要求,全部以文字或表格任务单的形式推送到学生平板,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自主阅读,然后按照任务单的明确要求进行小组合作科学探究。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现象由学生拍照并上传至平台进行展示,一目了然,比教师重复强调解释实验的效果更佳(见图3)。探究中出现问题的同学,立刻由组内同学纠正并改进实验;探究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成员需要重新阅读实验任务单,找到阅读过程中的偏差疏漏,讨论、理解、再次更新认知后着手实验。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协助者,而不是引领者。学生既能通过阅读任务单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又能真正以独立思考者的身份投入到有趣的化学探究中。依托信息平台推送辅助信息,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成员协作实验探究再次让实验课堂回归本源。以阅读促进实验探究能力,以实验探究检验阅读水平。提升科学素养,阅读与探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高度融合,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3.阅读—感悟—提升,走进高阶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即“知道、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其中“知道、理解”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新”为高阶思维,而“应用”则常常能够分属两者[4]。低阶思维是指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主要用于学习事实性知识和完成简单任务,低阶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机械的;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高阶学习通常是主动的、有意图的、建构的、真实的和合作的[5]。高阶思维是思维的更高层次,高阶学习是让学生突破自我、发自内心的深度学习。重视高阶思维和高阶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是信息化教学追求的核心目标。
本节课根据探究活动任务单完成基本的操作与现象观察,多数学生还停留在低阶思维阶段。接下来的“阅读—感悟—提升”阶段,首要任务便是引导学生打开高阶思维的大门。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学生通过思考与组内讨论,进一步开拓思维,进入高阶学习阶段(见表2)。
通过阅读任务单,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自我纠错,相互补充。整个过程中,学生热烈讨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规范。从组内发言来看,学生说出了很多超出教师课堂预设的内容;从讨论结果可以看出,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智慧,深化了对于微观世界、微观粒子的再认识,锻炼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真正达到了高阶学习的目的。
4.阅读式习题反馈,总结归纳
学生已经完成了对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思考、探究、再思考、再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学情的最好方式。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串珠成链,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学生在阅读习题材料后,尝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学生的组内交流发言,教师引领学生将分子的基本特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即用分子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分子相互作用的顺序去进行解释,思路会更加清晰。
当堂检测环节中,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精准点评辅导,增强教师指导的针对性。此时可通过分层教学,使答题情况较好的同学有充足时间再次回顾本节课内容,整理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三、拓展阅读与探究延伸课堂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也应延伸至课外。本节课的课堂内容虽然结束了,但学生阅读与科学探究的脚步不能停歇。
课后,学生又通过平板接收并阅读了约1000字的拓展材料——“再谈分子”,进一步了解分子的特征、性质,并完成家庭小实验——将糖块放入水中,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面位置的变化。学生可将实验过程拍照提交,随时与教师沟通实验方面的思考。此活动将阅读与实验探究在课下继续融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四、总结
本节课通过课前阅读引领课堂、阅读与探究融合课堂、拓展阅读延伸课堂三个环节,将阅读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常态课中。预习导学案推送,便于教师掌握学情,调整授课内容;微课的推送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任务驱动下的合作学习模式,彰显生本课堂理念;当堂检测,大数据支持下的自适应训练与精准点评,实现了因材施教;课后的进一步拓展,延伸了课堂,提升了综合科学素养。
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的“阅读与探究”并重的高效课堂模式,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营造書香校园的氛围,又能够以阅读助力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助力教师扎实、高效地推进各个教学环节。学习资料、学习过程得到永久保留,学生可不断查阅资料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相信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不断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的融合定能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 魏宏.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问题与对策[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新萍.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7):95-96.
[3] 甘毓岚.“课前先学”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6):59-61.
[4] 杨季冬,王后雄,童文昭.凸显高阶思维的化学教学:内涵、必要性和实践策略[J]. 化学教学,2018(6):37-40.
[5] 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