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建设重要类型
——以红色美丽村庄为例
2022-07-12冷俊
冷俊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美丽村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各项示范建设工作开展非常顺利,逐渐展现出了秩序化的特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美丽村庄建设发展途径呈现多元化特点,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不过在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过程中,我国仍然需要克服诸多困难,这是我国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取得成功的关键。
1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目标分析
1.1 创造美好居住环境
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着重体现在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在精神层面,要求理顺村庄发展的整体脉络,注重对村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进行保护,深入对村庄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加大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力度,深刻展现红色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将红色美丽村庄的美丽展现出来,以便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从物质层面来看,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要求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村庄的道路、给排水、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建设,加强旱厕改造、垃圾设施等的建设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充分优化村庄整体风貌,以提高我国乡村地区的环境质量,积极为广大村民创造优质、和谐的居住环境。
1.2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二者的和谐共处,是我国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关键环节。我国在对红色美丽村庄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构建一个多样且稳定的农村生态体系。比如景观生态的建设,通过在农村地区建设生态廊道的方式,可以将农村地区过去比较零散的生态板块整合在一体,通过这种手段进一步强化不同生态板块之间的联系,将之建设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此提高乡村生态体系的整体功能[1]。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思考,可以使乡村地区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助于促进乡村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为动植物积极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这对于维护我国生态环境有很好的帮助,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目标。
2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内涵阐述
村庄是人们生存环境的基本单位,经过了一直以来的发展,已经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在村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到的适宜性和安全性,所以在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村庄所处的生态系统进行安全性和适宜性的评估,遵循绿色环保理念来建立一个绿色安全的生态格局。与此同时,也对村庄现有彩页以及红色资源区位条件进行调查,以该地区的生态优势为基础,来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特色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村庄发展中村民是其中的主体,所以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以村民生活需求为主,遵循适用性原则,无论是景观设计还是村容村貌都应该和村民的生活建立紧密联系,让红色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村貌当中,避免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度设计。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乡村文化,其所呈现出的价值观和聚落形态组成了这一地区人们的文化记忆,那么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规划当中,应该结合自然环境,并对传统空间机理给予足够的尊重,对其中的红色资源进行挖掘。除此之外,要修缮那些具备较高红色文化价值的建筑,对红色文化元素进行保留,例如一些革命旧址等等。结合该地区的建筑功能来塑造出具备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实现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对于村民来说,村庄是他们生活的区域,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规划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人员还是设计师都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参与者,而村民才是真正的长期参与者,所以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和村庄发展选择,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来培植当地人民的爱国情怀,逐步形成村民自治的体系和具备地域性的空间格局,建立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之间的纽带。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对村庄中所特有的生态、文化和景观进行资源转化,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
3 乡村振兴战略与红色美丽村庄的关系
美丽乡村战略性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行动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是我国为实现美丽中国这一宏伟蓝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也充分说明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红色美丽村庄二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中央综合考虑我国基本国情以后从农村改革的角度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改革目标和措施相对具体,其囊括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农村地区的各个方面。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更倾向于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建立另一种重要抓手和路径,涉及建设内容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作出改变。相比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战略性布局,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一种自下而上、协同共建的实践,二者均属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中央落实行政手段的一种方法,通过制度落实、行政干预等手段,实现各级政府在战略实施中的宏观调控,以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力量的方式解决农村改革中无法解决的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良性发展[2]。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是一项以“人民”为核心的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具有较强创新意义的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乡村发展而提出一些创新性意见,通过落实逐级审批的方式最终获得全社会的认可,有助于实现全社会的共识,并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政策,通过政策落实的方式进一步促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4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面临的问题
4.1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多还沿用的传统生产模式,农业产业机械化程度整体偏低,这将对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造成制约。其次,我国农村地区的相关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农药、化肥等重要农用物资的使用合理性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农村地区质量下降,农产品产量长期得不到提高,同时农村地区还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全面,生产设施建设速度、力度远远超过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面临的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比如农村污水、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排放处理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将难以得到改善。总的来说,我国在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过程中还缺少足够的资源投入,现有资源投入不够全面,没有充分兼顾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使得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成效比较低下。
4.2 村民参与度较低
我国在进行红色美丽村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的决策深刻影响着村庄的未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容易忽视村民在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的地位,缺少与村民之间的沟通,这严重打击了村民参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积极性[3]。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加强对革命遗产保护力度的过程中,缺少对村民相关知识、技能的指导,最终导致许多村民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认识度不足,这是导致村民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参与度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4.3 乡村特色消失
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不同村庄的独特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过程中,许多村庄的规划建设思路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村庄之间缺乏较强的辨识度,这一问题在红色旅游型村庄中尤为明显。我国每一个村庄都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也决定了各个村庄有着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针对不同村庄的规划建设,需要从村庄的内部入手,深入研究不同村庄的文化、经济、社会特征,在村民参与度偏低的情况下,将难以掌握村庄的整体信息,最终会对红色美丽村庄的规划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5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路径探析
5.1 明确目标定位
红色美丽村庄以红色文化特色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划分乡村类型,合理确定村庄的产业、文化、生态、组织及人才振兴目标。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和人口发展引导,以前瞻性发展为引领,研究确定村庄发展目标战略和愿景定位,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和用地规模,科学确定村庄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塑造以乡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党建引领、红色传承塑造村民主体的自治能力和精神,树立多样性、示范性乡村振兴发展类型。
5.2 涵养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在建设红色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注重历史文化的渗透,让广大村民在长期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提高广大村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开展各种红色主题活动的方式,深耕红色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名片。加大对乡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推动生态游、民俗游与红色旅游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以村庄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培育村庄文化,推动村庄文化展馆建设,让红色文化进家庭、进校园。同时,还应当加大对村庄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注重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保养与维修,有序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遗产进行整理和保护,将文化保护与传承充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为构建红色美丽村庄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5]。
5.3 引导产业多元化发展
充分对我国各地村庄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注重农业多样性的开发,逐步转变各地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生产模式,从革命战争场景中挖掘更加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在我国村庄未来产业发展中,应当注重对发展结构进行优化,注重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力度发展红色乡村旅游这一辅助产业,为唤醒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便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5.4 注重村庄空间环境整治
我国在对村庄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充分考虑村庄的民俗风情以及村民的生活习惯,以便合理对村庄内部的公共空间进行合理划分[4]。比如,在村庄红色文化资源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将村庄的公共空间划分为日常交流与节庆纪念两个部分。节庆纪念空间以建设战役纪念广场为主,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对空间的改造力度,让该空间具有强大纪念意义,以满足村民的体验与纪念需求为主,让身处于该空间的村民都能够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空间内部还可以建设一个供村民举办活动的公共场所,也可以建设一个面向外来游客的旅游场所,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实现村庄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日常交流空间的建设,需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周边闲散空地的利益,逐步引导村民对自家房屋周边的闲散空地进行整理,加强绿化种植力度,通过财政投入、村集体出资建设的方式,合理规划更多可供居民进行交流的空间。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村庄内部闲散土地的利用,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做好地面硬化、杂物清理等工作,最大限度对村庄内部可利用的空间进行整治和优化。
5.5 加强乡村治理与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
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形成以村民为主体、集体化乡村建设为路径的乡村治理体系。
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加强与村民的交流,定期指派专业人员下乡开展调研工作,明确不同村庄以及不同村民的建设需求。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夯实群众基础,通过调动广大村民参与度的方式,保障建设目标早日实现。地方政府通过落实宣传,进一步规范广大村民的行为,逐步改变村民过去随意焚烧垃圾、随意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优化村庄生态环境,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够成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参与者与监督者,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为改善村庄环境作出更多贡献[5]。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当将村民培养成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者与好传承者,让广大村民认识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为尽快实现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6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俨然成为一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当前必须深入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这些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争取早日实现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