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资源禀赋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2022-07-12赵静
赵 静
(兰州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引言
创业意愿是潜在的创业个体是否愿意开展某项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1],是个体有意识地设立新企业并计划在未来某个时点付诸实施的自我信念,创业意愿是影响个体创业行为的动机因素,是衡量个体愿意尝试创业并付出努力的程度[2]。自2015年9月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的国家创新创业战略以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发布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创业的制度环境。那么,创业政策环境的改善是否提升了大众的创业意愿?如何识别出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并进而提升大众更为强烈的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前关于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向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从外生性变量入手考察政策支持和制度环境对创业意愿的提升作用,二是从内生性变量入手探讨民众自身的特质和资源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从制度环境来考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基本假设是创业意愿外化于政府提供或创造的有利于创业活动发生的政策和创业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的减少会增强公众对创业可行性的感知,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业意愿。从个体角度入手来解释创业意愿生成的基本假设是创业意愿作为个体指向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或意图,其内化于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与创业有关的心理属性和变量,任何外在的制度环境或政策设计只有被个体感知并转化为可供利用的资源或信念才有可能成为创业行动的推动力量。在个体因素中,公众所拥有资源的异质性和稀缺性被认为是驱动创业行为和创业认知的关键要素。
基于以上回顾和思考,根据“制度环境——资源禀赋——创业意愿生成”的分析框架,本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探讨制度环境、资源禀赋在创业意愿生成中的作用以及针对不同样本群体的差异性影响效应,以丰富和完善创业意愿生成机制的理论解释,为提升大众创业意愿和创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模型建构与假设提出
(一)制度环境与创业意愿
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3],由法律、法规、政府政策促进和限制行为的制度构成[4],创业制度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创业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有机整体[5]。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作为外部强制力存在的规制型制度环境对于创业活动具有更加明显而直接的影响[6],这些制度环境包括促进或限制个体创业意愿或创业行为的政府政策、法律、规章及其执行。已有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对创业意愿具有积极影响[7],政府政策扶持或激励力度越大,个体的创业意愿越会被激发[8]。目前学术界对制度环境的测量并未达成共识,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聚焦于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政府官员依法行政水平、企业经营的法制环境以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环境等,本研究借鉴王小鲁等人[9]有关企业经营政治法律环境的相关指标以及卢现祥等人[10]有关制度环境指标体系中的相关内容,从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供给两个方面来衡量制度环境。
1.政务环境与创业意愿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创业制度环境的改革举措,各级政府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加强“放管服”改革,不断加强监管改革创新,创造更加便利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政务环境作为制度环境体系和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从开办、运营到结束的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运用公共权力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11]。完善的政务环境能确保创业企业及时获取市场服务、财政税收补贴、融资贷款支持和产业配套支持等多方面保障,给企业提供适合生存的外部环境[12]。政府能不能运用自身的公共权力为创业活动提供公平公正和开放透明的制度环境,会极大地影响居民的创业选择和创业认知,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创业意愿。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政务环境越好,创业意愿越强。
2.公共服务供给与创业意愿
公共服务供给是指公共服务主体输入资源将其转化为具体公共服务绩效(输出)的过程[13],这些公共资源包括教育、住房、医疗、文体、科技、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既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满足公民需要提升公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14]。公共服务不仅能够在宏观层面显著提升城市的整体就业质量[15],产生高的城市创业活跃度[16],也能够在微观层面影响普通民众的就业和创业行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率[17],高质量的城市公共服务意识也能够提升居民的创业意愿[18]。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高,居民的创业意愿越强。
(二)资源禀赋与创业意愿
创业者个体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是指与创业活动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其自身所固有的各类有形或无形资产的总和[19],绝大多数研究认为资源禀赋主要由人力资本、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构成[20-21],但也有研究将创业者的风险应对能力[19]、内在动机与风险偏好[22]等内在的心理特质作为资源禀赋的重要内容加以考量。本研究认为,创业者的风险应对能力、内在动机以及风险偏好等内在的心理特质都属于个体心理资本和心理禀赋的内容,可以和其他资源禀赋一起作为考察女性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将从人力资本禀赋、经济资本禀赋、社会资本禀赋和心理资本禀赋四个方面入手对女性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加以考察。
1.人力资本禀赋与创业意愿
人力资本是人们所拥有的教育水平、技能知识、职业训练等的综合。任何创业活动都需要创业者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育,因此,学术界有关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创业者的教育水平,并将教育水平或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力资本的代表性变量加以分析。可以说,教育水平是个体最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内在力量,它既有助于个体积累显性知识为创业者提供通用的商业技能和科学知识,帮助其建立基本的商业职能并避免常识性的错误,也赋予个体战略性思考、交流、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各类隐性知识[23]。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个体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4-25],但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却不一致[26-27]。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研究支持人力资本正向预测创业意愿的结论。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创业成功的基本要素,较高的人力资本能够使创业者对创业活动有更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应对和承担创业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较强,因此也能提升普通民众的创业意愿,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居民的人力资本越高,创业意愿越强。
2.经济资本禀赋与创业意愿
在创业活动中,经济资本是指创业者或潜在创业者能够运用于创业实施中的直接转化为货币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创业者可支配收入、各种借贷资本以及土地等生产资料。经济资本是创业开始和创业成功的保障,充足的经济资本有利于创业者跨越创业资金门槛,摆脱资金不足的约束,同时能显著改善创业者风险偏好,增强其风险承受能力[20]。有关农民工的大量研究发现,无论是个人经济资本还是家庭经济资本,均对农民工的创业行为或创业概率有显著的影响[22]。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居民的经济资本越高,创业意愿越强。
3.社会资本禀赋与创业意愿
以关系导向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和关系网络对人们的行为决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有关社会资本和创业意愿关系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有助于获取创业资源、发现创业机会及降低创业的各项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进而提升创业意愿[28],有关农民工的研究发现,朋友圈范围和从政或从商亲戚数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29],社会资本中所蕴含资源的关系质量是影响个体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30]。已有关于社会资本的探讨都是基于家庭关系网络或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的,但事实上,关系网络仅仅是社会资本的要素之一,如帕特南指出[31],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希望从社会信任入手来考察社会资本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居民的社会资本越高,创业意愿越强。
4.心理资本禀赋与创业意愿
心理资本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有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创业行为倾向正向影响极其显著[32],心理资本中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33],而希望、心理弹性、乐观均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无显著正向影响[34]。由此来看,一方面,心理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结构与创业整体意向有关[35],另一方面,心理资本的不同维度与创业意愿却呈现出了不同的关系趋势,这反映了心理资本概念本身更大的弹性和其结构成分更大的不确定性。在本文中,我们尝试将受访者人格特质中的冒险精神和创新倾向作为心理资本的重要内容加以考察。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6:居民的心理资本越高,创业意愿越强。
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提出以下概念模型(图1)。
图1 本文的概念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调查数据,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制度环境、资源禀赋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因此需删除在以上各类变量上有缺失值的样本,最后保留有效样本数据1615份。总样本数据结构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样本结构
(二)变量测定
1.被解释变量
本研究中的被解释变量是创业意愿,CGSS问卷调查中对该变量的测量是通过“如果有机会和资源你是否会去创业”(C10)这一题项来进行的,选项设置分别为“非常不可能”“很不可能”“不太可能”“说不清可能不可能”“有可能”“很可能”“非常可能”,赋值为1——7分,得分越高,表示受访者的创业意愿越强。
2.解释变量
制度环境。主要从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供给两个指标来衡量。CGSS调查了受访者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主观评定,其中涉及到与政务环境有关的测量,即“您对政府在以下工作方面的表现是否满意——政府部门秉公办事”。对公共服务供给主要从公共服务资源的充足程度、分布均衡程度、便利程度和普惠性程度这四个方面来考察,首先对这四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抽取出一个因子,方差解释率达82.57%,Alpha=0.929,由此可见,以该组题项来测量公共服务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根据四个题项的平均分构建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标来衡量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得分越高,表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高。
资源禀赋。主要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四个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采用受访者的教育程度来衡量,经济资本使用受访者的主观经济地位指标来衡量,社会资本主要通过社会信任来衡量,采用大多数国际权威社会调查最常采用的两道题项来测量:“总的来说,您同不同意在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信任的”“总的来说,您同不同意在这个社会上,您一不小心,别人就会想办法占您的便宜”,两道题项平均分作为社会资本指标。心理资本是通过将受访者人格特质中的冒险精神作为心理资本禀赋的代表性指标加以考察,如“与平凡与稳定的生活相比,我更喜欢充满风险与机遇的生活”等,得分越高,表示心理资本禀赋越高。各变量的英文名称、测量题项及赋值方法见表2。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结果显示,创业意愿与除了经济资本之外的其他所有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初步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供给均能正向预测公众的创业意愿,而经济资本对创业意愿未呈现显著的影响。
(二)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的总体效应
表4显示了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影响创业意愿的总体效应,第(1)列是基础模型,仅考察各控制变量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第(2)和第(3)列分别在控制变量基础上加入了制度环境变量和资本禀赋变量,以考察两者的独立影响效应,第(4)列是全模型,将制度环境和资本禀赋同时加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中所有解释变量的VIF在1-2之间,表明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对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但资本禀赋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大于制度环境的影响效应,在控制变量基础上加入资本禀赋效应后的回归解释力由基础模型的27.7%增加到32%,而在控制变量基础上加入制度环境后的回归解释力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由此可以说明,就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而言,资本禀赋比制度环境有更强的解释力。
表2 变量名称、测量及赋值
表3 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4 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影响创业意愿的总效应
研究还发现,人口学变量中的性别、年龄、户籍和婚姻状况对创业意愿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城乡、地域和政治面貌无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与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强的创业意愿;年轻者较年长者有更强的创业意愿;农业户籍居民比非农业户籍有更强的创业意愿;与未婚者相比,已婚者的创业意愿更强。
(三)创业意愿的制度环境效应
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制度环境变量中的公共服务供给对民众的创业意愿无显著影响,而政务环境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假设1得到验证,假设2未得到验证。具体而言,民众对政府部门更为秉公办事的政务环境满意度越高,越有可能选择创业。而公共服务供给之所以对创业意愿无显著影响,一方面可能与公共服务属性和个体创业属性之间本身有较低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可能与所选的公共服务供给指标有关系,所选指标为公共服务资源的充足程度、分布均衡程度、便利程度和普惠性程度,这是从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来测量的,而不涉及公共服务的不同领域,特别是与就业创业有关的公共服务领域,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远了公共服务供给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由此来看,制度环境具有一定的提升创业意愿的效应,但这种效应是否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四)创业意愿的资源禀赋效应
从资源禀赋来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对创业意愿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效应,具体而言:(1)人力资本正向预测创业意愿,受访者的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去创业,这一结果与大多数研究一致。假设3得以验证。(2)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信任对创业意愿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受访者越相信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就越有可能有创业意愿。假设5得以验证。(3)心理资本显著预测创业意愿,受访者越是持有冒险的观念,就越有可能愿意参与具有挑战性的创业行为。假设6得以验证。(4)经济资本对创业意愿无显著影响。假设4未得到验证。
从各资源禀赋影响效应的比较来看,心理资本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最大,这一结果也在已有研究中得到了证实,Hmieleski等人(2008)发现[36],在创业组织研究中,相对于财务、人力等资本,创业者心理资本能够更有效地解释创业绩效变化的原因。这表明,无论是已有研究使用自我效能感、希望等心理资本的最基本要素来预测创业意愿,还是本研究使用冒险精神这一心理资本的拓展性要素来预测创业意愿,结果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创业意愿的心理资本禀赋效应得到有效验证。
(五)创业意愿的群体异质性
从模型4中发现,当同时加入制度环境变量和资本禀赋变量后,性别、年龄、户籍等人口学变量对创业意愿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创业意愿的制度环境效应和资本禀赋效应可能存在跨群体的异质性,因此,我们对不同性别、不同户籍和不同年龄段受访者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效应进行了检验(婚姻状况中已婚与未婚相比结果也是显著的,但由于未婚者人数比例太少,对其群体异质性检验的意义并不大,所以未做检验)。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影响创业意愿的群体异质性检验
1.性别异质性
研究发现,创业意愿的资本禀赋效应和制度环境效应具有性别异质性,就制度环境效应而言,仅有政务环境对男性的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无论是政务环境还是公共服务供给对女性的创业意愿均无显著影响。就资源禀赋效应而言,心理资本对男性和女性的创业意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社会资本仅对男性的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仅对女性的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
2.户籍异质性
研究发现,创业意愿的资本禀赋效应和制度环境效应具有户籍异质性,就资源禀赋效应而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对农业户籍受访者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而仅有心理资本对非农业户籍受访者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就制度环境效应而言,政务环境对非农业户籍受访者的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无论是政务环境还是公共服务供给对农业户籍受访者的创业意愿均无显著影响。
3.年龄异质性
研究发现,创业意愿的资本禀赋效应和制度环境效应具有年龄异质性,就资源禀赋效应而言,心理资本对25岁及以下受访者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26-45岁受访者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46岁及以上受访者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资源禀赋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显。就制度环境效应而言,公共服务供给对25岁及以下受访者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政务环境对46岁及以上的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无论是政务环境还是公共服务供给对26-45岁受访者的创业意愿均无显著影响。
(六)稳健性检验
本研究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对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影响创业意愿的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将创业意愿的测量选项重新进行编码,将“非常不可能”“很不可能”“不太可能”“说不清可能不可能”编码为“无创业意愿”,“有可能”“很可能”“非常可能”编码为“有创业意愿”,由此构成二分类变量,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考察与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表6),制度环境变量中的政务环境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而公共服务供给无显著影响,资源禀赋变量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而经济资本无显著的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资本禀赋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大于制度环境的影响效应,心理资本对创业意愿的解释力在所有资本禀赋变量中是最高的。同样,我们对创业意愿的群体异质性效应也进行了logistic检验(基于篇幅本文未列出),统计结果与OLS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由此来看,本研究的结果在使用其他回归分析方法后仍然稳健。
表6 稳健性检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
五、启示和对策
首先,优化有利于提升创业意愿的政务环境。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健康的营商环境,政务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对于提升大众的创业意愿具有重要且稳定的作用,政府应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生根发芽的营商氛围,并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确保广大公众能够感知到这种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此才有可能提升公众创新创业的意愿,并进而开展实际的创业行为。
其次,重视民众资本禀赋积累,特别是加强心理资本的建设和培训。要不断提升民众的教育水平,加强对高教育水平群体创业意识和意愿的引导;帮助和引导民众拓宽社会网络和人际互惠水平,提升民众在当前社会中的普遍信任和社会资本存量。由于心理资本在民众创业意愿中具有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影响力,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民众心理资本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创业风险承担能力和抗压能力,鼓励民众的冒险精神,培养民众的主动性人格,增强社会对创新精神更具宽容度的氛围。
最后,强化对不同群体就业意愿的分类培育。一是提高女性创业的积极性。需要通过提高教育水平、知识、技能等赋能女性,增强女性的人力资本禀赋,提升女性创业意愿。二是提升农业户籍居民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强创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学历水平和文化程度,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和非制度化的方式引导民众走出传统的熟人信任网络进而建立对陌生人的信任,完善商业信用体系,提升农业户籍人口参与创业的积极性。三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潜在创业者创造差异化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对于年轻人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愿意冒险的特质,同时也要提供更为充足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水平,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年龄较大者,考虑到他们的创业意愿会受更多资源禀赋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他们更多的知识、经验、责任和关系网络,引导他们理性创业,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大力推进“放管服”实质性改革,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营商政务环境和创业氛围,降低大众创业过程中政府政策和外部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升创业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