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2022-07-12刘斌

交通世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挖方边沟填料

刘斌

(秦皇岛市卢龙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河北秦皇岛 066400)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位于我国某农村地区,公路设计等级为4级,设计长度12.5km,路基设计宽度为8m,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跨越山区、农田、湿地保护区等多个地形环境复杂的区域,施工条件复杂。该公路路基整体分为挖方和填方两部分,由于地形条件因素,大型机械无法入场使用,只能采用轻型机械作业,为保证该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对农村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2 农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2.1 路基挖方施工

2.1.1 场地准备

路基开挖施工是将原地面土层开挖至设计标高,因此,开挖前施工单位要将本工程开挖场地的地形条件、地下管线、现有构筑物等基本情况调查清楚,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处置措施,避免在开挖作业时遭到破坏。然后在路基范围内规划开挖土方的堆放位置,并在开挖前将路基场地清理干净,实现场地内的道路畅通,同时开挖前根据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保证场地内排水畅通[1]。

2.1.2 测量放样

场地准备完成后,在场地上方开展挖方的测量放样作业,测量时先测量路基中线及水准点,然后测量路基横断面,测量过程中可适当增加水准点的数量。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结果开展放样作业,放样前复测路基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如发现存在出入,需立即开展复核,针对存在出入的位置重新测量,核对无误后根据图纸设计位置开展放样并设置控制桩,实现对开挖作业的指导。

2.1.3 开挖作业

(1)根据测量放样的位置开始路基挖方施工,由于农村公路地形复杂,大型施工机械难以入场,因此,本工程路基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开挖时依据从上向下的顺序依次开挖,开挖得到的土方统一堆放至路基两侧,距离路基基坑2m 以上,开挖方式采取放坡开挖,放坡的坡率控制在1∶1.25~1∶1.20之间[2]。

(2)路基开挖至实际标高顶面30cm 以上时,停止机械施工,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人工开挖使用的工具为铁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将路基表面整平并清理干净,然后利用小型碾压机械,对路基表面开展碾压施工,经碾压后路基顶面以下30cm 的土层其压实度宜≥95%,且路基的平整度、高度、宽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2.1.4 注意事项

(1)本工程路基挖方施工中,开挖时的土方全部堆放至路基两侧,然后利用运输车将路基两侧的土方全部运输至指定的土方存储位置,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土方的运输需密封处理,避免产生扬尘,车辆进出路基施工现场前,车轮要清洗干净,且运输路线应定期清理并采取洒水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

(2)路基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如经检测发现路基顶面土层存在软弱层,其土质性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此时不能将其作为路基的持力层,可将软弱层的材料全部挖出,并利用合格的土料换填处理,换填的土料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标高,换填处理后检测其承载力,满足要求后可作为路基持力层[3]。

(3)路基开挖过程中要注意雨季作业,本工程位于农村地区,雨季的来临可能会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路基开挖前施工单位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了解施工期的天气变化情况,雨季来临时做好土方的保护工作,可利用塑料膜遮盖,同时在土质较差的挖方位置,严禁雨季施工,避免产生自然灾害。

2.2 路基填方施工

2.2.1 填料选择

填方路基是将路基原地面填筑至设计标高。本工程位于农村地区,交通环境较差,填筑材料的运输成本较高且运输效率低下。因此,路基的填筑材料优先采取路基周围的土料,包括路基挖方施工得到的土料,路基的填筑材料其最大粒径宜不大于31.5mm,填料的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填料内部保持干燥、洁净,路基范围内的沼泽土、腐蚀土、过盐土、淤泥土等不良土质不得用于填筑施工,若路基范围内的填料数量不能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则可采购符合要求的砂土进行补充。

2.2.2 基底处理

填方路基施工前要对原基地开展检测工作,工程位于农村且跨越农田、山区、湿地等多个地形复杂的区域,不可避免会存在软基问题。针对路基的软基问题,其软基深度不大于3m 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均采取换填法处理,软基深度不小于3m 且范围较大的区域根据其土质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经软基处理后,路基原基地的承载力宜不小于110KPa,待路基基地承载力全部合格后对路基表面的垃圾、杂物、坑穴、树根等开展清理作业,保持路基范围的平整、干净,并在路基填筑前结合排水系统的要求设置排水设施[4]。

2.2.3 测量放样

基底处理完成后,开展路基填方的测量放样作业,填方路基的测量与挖方一致,先测量路基的中线及水准点,测量精度需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测量过程中可适量增加水准点的数量,待测量结束后开展放样施工,填方路基的放样采取桩位的方式,放样前复测测量点位,复测合格后设置桩位,控制桩直线段每间隔20m设置一处,曲线段间隔为15m,控制桩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路基填筑高度、宽度等,设置完成后开展路基填筑施工。

2.2.4 填料摊铺

(1)路基填筑施工前利用白灰将填筑区划分成若干个方格,每个方格的规格为3m×3m,填料填筑时均采用自卸式运输车将检测合格的土料堆放至方格中,然后根据测量放样中明确的填筑高度、宽度将填料摊铺开来,路基的填筑施工采用小型推土机与人工摊铺的方式结合进行,路基填筑共分为2层,路基两侧的填筑宽度宜比设计宽度多出30cm,以避免路基碾压时导致两侧位置无法有效碾压,摊铺后的路基厚度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2)每层填料摊铺后开展填料整平工作,整平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路基的平整,填料中粒径明显过大的填料可直接挖除,并采用合格粒径的填料补填处理,路基填料整平由人工作业的方式,整平完成的路基表面宜保持平整,不存在坑槽、凸出位置,整平后安排人员检测填料的含水率,其检测结果宜控制在最佳含水率±1%的范围内,如填料含水率过大,则可采取翻晒措施,如填料含水率过小,则可采取洒水的方法[5]。

2.2.5 填料压实

路基填筑整平后方可开展路基碾压作业,本工程路基碾压采用小型碾压机械完成,碾压时遵循先快后慢、先轻后重的碾压原则,直线段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向中间碾压,曲线段碾压时由路基内侧向外侧碾压,路基每层填筑完成后均需碾压检测,碾压速度控制在4km/h,碾压前2 遍为静压,碾压3~7 遍为振压,振压结束后再静压1~2 遍收面,碾压完成后检测路基的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即可收工。

2.2.6 注意事项

(1)本工程填方路基施工中要注意填料质量的控制,填料的质量直接决定路基的整体性能,填料填筑前需在实验室开展实验分析,检测路基填料的CBR 指标,经检测合格的填料,要对其粒径开展筛选工作,粒径为31.5mm 以上的填料要求全部筛选出来,不得用于施工,合格的填料使用前,要做好存储工作,避免遭受雨淋。

(2)路基填筑过程中要注意对填筑过程的控制,如发现路基填筑时某一路段的填料含水量明显增加,此时应及时调查路基范围内的排水系统,明确地下水位,查明增加原因,针对含水量增加的位置采取翻晒处理的措施,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干燥剂,以减少其含水率至规定范围内,避免路基出现翻浆问题。

(3)路基填筑完成后要注意做好填筑质量的检查工作,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填料质量、填筑的高度、宽度等参数、路基的平整度、压实度等性能,其中填料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即可,路基的填筑高度、宽度与放样要求相一致,路基表面保持平整,其下方0~0.3m 的填料压实度宜不低于95%,路基下方0.3~1.5cm 的填料压实度宜不低于93%,路基1.5cm 以下的填料压实度宜不低于90%,检测合格的路基方可组织验收[6]。

2.3 路基排水施工

(1)水分会直接对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路基出现水损害、翻浆等病害问题,本工程位于农村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且周围环境中水对路基的影响较大。因此,路基施工重要合理设置农村路基的排水系统,其主要分为地面排水与地下排水两部分,地面排水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地下排水包括暗沟、渗沟等。

(2)排水边沟位于工程路基的两侧,主要采用梯形和三角形,边沟的施工材料根据不同位置分为土质边沟与石质边沟,其中梯形边沟施工时其坡度控制在1∶1.5~1∶1,三角形边沟施工时其坡度控制在1∶3~1∶2,边沟的宽度为0.5m,高度为0.8m,边沟底部整齐平顺,坡面平整坚实,可以有效地将路基地面的雨水汇集并排出。

(3)路基截水沟主要位于路堑顶部位置,主要作用是拦截路堑上方汇集来的积水,截水沟施工时采用梯形断面,修筑材料为浆砌片石,每段截水沟的施工长度宜不大于500m,如修筑长度需不小于500m 时,则应在截水沟中设置出水口,出水口的另一侧连接路基的排水沟,可直接将截水沟中的积水排出路基范围[7];排水沟的设置形式为直线型,断面形式为梯形,与截水沟一样采用浆砌片石施工,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将路基边沟、截水沟中的积水汇集并排出路基范围,其施工深度为0.5m,宽度为0.5m,底部设置有0.5%的纵向坡度,可直接将积水排出路基范围。

(4)路基地下水的排放采用的排水设施为暗沟和渗沟,其中暗沟位于路基下方,主要作用是避免地下水向上侵扰路基,主要材料为排水碎石,内部设置有透水管;渗沟的主要作用为降低地下水位,本次施工采用管式渗沟,其施工长度在50~300m 不等,渗沟长度不小于100m的位置,其末端设置有横向泄水管,可辅助渗沟的排水速度,渗沟同时设置有排水管。反滤层、封闭层等,可提升其排水速度,保证地下水位的安全。

2.4 路基防护施工

(1)路基施工通常设置路基边坡,农村地区路基边坡如未能做好防护极易发生边坡坍塌、滑坡等问题,从而影响公路的安全使用。因此,本工程路基施工中要对边坡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的防护措施大体分为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支挡防护等三部分。

(2)植物防护是利用种植植物、草被等增加边坡土体的稳定性,选用的植物宜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且可以适应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此防护方法主要针对土质边坡,且边坡坡度缓于1∶1.5,针对较缓的位置可种植乔木、灌木等树木,较陡的坡面可利用机械种植草皮等植被,同时可利用土工格栅增加植被的稳定性[8]。

(3)工程防护主要是实现农村公路山区石质边坡、坡面坡度陡与1∶1.5 的坡面防护工作,工程防护的主要形式为铺设土工格栅、锚杆加固等,通过外在的辅助增加边坡的稳定性,满足其安全使用的要求;支挡防护主要是在路基边坡下端位置设置挡土墙,实现对边坡下滑土体的承载,本次施工采用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其施工高度为2m。

3 结语

路基的施工质量与公路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尤其对农村公路而言,路基施工中很多时候无法使用大型机械作业,其施工质量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自身水平以及施工中的有效管理控制。因此,为保证农村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提高其管理水平,从而保障我国农村公路的使用安全。

猜你喜欢

挖方边沟填料
调节阀阀杆密封泄漏分析及处理
污水处理中新型无机除磷填料的研究进展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设计研究
浅谈灌木、花卉与草坪切边沟在绿化景观中的应用
SBR处理生活污水工艺中填料性能研究
吸扫式边沟清扫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刍议公路工程水泥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路面边沟形式的合理选择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挖方和土方转运
浅谈公路边沟排水设计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