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病毒DNA载量与免疫指标及白细胞计数和血沉水平相关性分析

2022-07-12韩冬梅

陕西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载量计数病情

韩冬梅,乐 原

(1.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辽宁 锦州121004;2.朝阳市第二医院儿科,辽宁 朝阳122099)

临床多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异常增生类疾病,是常见病毒感染疾病,对年龄较小患者而言,多为IM隐性感染。IM潜伏期通常在5周左右,儿童更短[1]。患有IM时典型特征有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炎、头痛、畏寒等,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等伴随症状。从临床数据来看,近年来IM非典型特征病例有增长趋势,且这一变化在年龄较小患病群体表现更为明显,这无疑给临床IM患者诊断与后续治疗带来一定压力[2-3]。因此,探索全新的IM患儿诊断或病情评估手段对提高患儿治疗效率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早有学者对IM患儿机体内EB病毒DNA(Epstein-Barr virus DNA,EBV-DNA)载量进行研究分析,虽在其对病情评估价值方面观点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外周血病毒含量与机体免疫情况有一定联系[4]。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是区分感染类型的主要手段,在多类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估中WBC均展示出较高价值。CD3+、CD4+、CD8+是反应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既可参与调控免疫应答,又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还可预示机体免疫损伤情况。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变化可辅助观察患者病情,ESR可在急性炎症期出现显著升高[5]。从目前的研究分析,尚未有学者将EBV-DNA与免疫指标、WBC及ESR进行综合分析。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将120例IM患儿纳入研究,探讨IM患儿EBV-DNA载量与免疫指标、WBC、ESR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将120例IM患儿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儿入院检测EBV-DNA载量进行分组,EBV-DNA<40×103copies/ml为低载量组(46例),处于40~60×103copies/ml为中载量组(27例),≥60 ×103copies/ml为高载量组(47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2例作为对照组。120例中低载量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7岁,平均(5.30±1.05)岁。中载量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3~7岁,平均(5.30±1.08)岁。高载量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3~7岁,平均(5.40±1.01)岁。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7岁,平均(5.25±1.02)岁。四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内容。以《儿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为导向拟定IM诊断标准:①符合下述6项指标中任意三项: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症、肝功能异常、眼睑水肿、脾大;②抗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衣壳抗原(Virus capsid antibody,VC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EBV-VC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阳性,同时,抗EBV-核抗原(Nuclear antigen,NA)-IgG阴性;③抗EBV-VCA-IgM阴性同时抗EBV-VCA-IgG阳性;④血清检测抗EBV-VCA-IgG抗体滴度升高至4倍以上;⑤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升高>50%,异性淋巴细胞>10%;⑥嗜异型凝集试验结果呈阳性[6]。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入院确诊为IM;②年龄范围处于3~10岁;③IM患儿入院EBV-DNA检测阳性;④属初次发病且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治疗;⑤对照组健康者无过敏性疾病史、感染史;⑥患儿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及利弊,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内有免疫调节剂使用史;②生长发育异常,肝肾功能不全、先天畸形;③合并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④合并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血液系统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⑥检查结果不清晰,临床资料缺失。

1.2 检测方法 测定IM患儿与体检健康者EBV-DNA载量、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25+)、WBC、ESR水平。①免疫指标:于清晨空腹状态时静脉采血2 ml,将标本置于EDTA抗凝管中,选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型号:FACSCanto Ⅱ)测定CD3+、CD4+、CD8+水平;②EBV-DNA载量:于清晨空腹状态时静脉采血4 ml,8000 r/min离心5 s将离心样本加入灭菌离心管,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法测EBV-DNA载量;③WBC计数:采集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2 ml,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型号:C16000)测机体WBC计数;④ESR:采集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1 ml,选用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北京普利生仪器公司,型号LBY-XC40)检测ESR。

2 结 果

2.1 四组EBV-DNA载量比较 四组EBV-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载量组EBV-DNA显著高于中载量组、低载量组、对照组;中载量组EBV-DNA显著高于低载量组、对照组;低载量组EBV-DN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四组EBV-DNA载量比较(×103copies/ml)

2.2 四组免疫指标比较 四组CD3+、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载量组CD3+、CD8+显著高于中载量组、低载量组、对照组, CD4+显著低于中载量组、低载量组、对照组;中载量组CD3+、CD8+显著高于低载量组、对照组,CD4+显著低于低载量组、对照组;低载量组CD3+、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4+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四组免疫指标比较(%)

2.3 四组WBC、ESR水平比较 四组WBC、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载量组WBC、ESR显著高于中载量组、低载量组、对照组;中载量组WBC、ESR显著高于低载量组、对照组;低载量组WBC、ES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四组WBC、ESR水平比较

2.4 IM患儿EBV-DNA载量与免疫指标、WBC、ESR水平相关性分析 IM患儿EBV-DNA载量与CD3+、CD8+、WBC、ESR呈正相关性,与CD4+呈负相关性(均P<0.05),见表4。

表4 IM患儿EBV-DNA载量与免疫指标、WBC、ESR水平相关性分析

2.5 免疫指标、WBC、ESR水平预测高载量EBV-DNA ROC曲线分析 建立 CD3+、CD4+、CD8+、WBC、ES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8+、WBC、ESR预测高载量EBV-DNA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988、0.794、0.943、0.720、0.758。见图1(表5)。

图1 免疫指标、WBC、ESR水平预测高载量EBV-DNA ROC曲线

表5 免疫指标、WBC、ESR水平预测高载量EBV-DNA ROC曲线下面积分析

3 讨 论

IM发病主要由EBV感染引起,当EBV与口咽部上皮细胞接触是,病毒快速复制且释放至分泌物中,从而感染淋巴组织中B细胞,B细胞受到感染时可将感染扩散至整个淋巴网状系统[7]。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M好发于儿童群体,全球约有95%成人感染过EBV,我国3~5岁儿童机体内EBV抗体阳性率可达90%以上[8-9]。且儿童IM病情发展与预后情况可因个体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目前实验室诊断EBV多以血常规与异常淋巴细胞计数为主,同时辅助肝肾功能检查、EB病毒抗体检测等[10]。事实上,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查可能出现一定假阳性、阴性概率,即便是选择灵敏度、特异性较高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也难以对免疫力低下或有免疫抑制剂使用史的患儿进行病情评估与诊断[11-12]。EBV-DNA作为IM病原体诊断项目,有较好诊断效能,且EBV-DNA可反应宿主免疫清除能力与病毒复制速率之间的平衡情况,对评估IM患者病情或有一定帮助,但截至目前,关于EBV-DNA评估病情价值仍存在一定争议[13-14]。在本研究中IM患儿EBV-DNA载量显著高于健康儿童,这说明EBV-DNA检测对IM疾病诊断有较好灵敏度,可作为早期IM患儿的诊断方式。

李海霞等[15]在研究IM患儿调节T细胞与EBV-DNA浓度时发现,IM患儿急性期EBV-DNA浓度显著高于恢复期,且与健康儿童比较,EBV-DNA阳性率明显更高,且其浓度与调节T细胞亚群存在密切关系。这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在本研究中,CD3+、CD8+与EBV-DNA呈正相关性,CD4+与其呈负相关性。这主要因为CD3+、CD8+、CD4+是参与免疫调节的主要指标,在IM发病时,免疫细胞有明显异常。因人体感染后B细胞中有EBV受体,因为导致血液中EBV首先感染B细胞,进而连带感染T细胞、NK细胞。这一过程导致了CD3+、CD8+快速增殖[16]。当机体感染EBV时,CD4+可促进多类免疫细胞增殖达到清除EBV目的。由此可见,在整个EBV感染过程中,免疫起关键性作用,免疫指标可作为IM患儿早期诊断指标。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WBC作为IM患儿血常规检测指标,可在IM患儿发病1~2周后出现明显增高。黄琳淋等[17]在对反应性淋巴细胞、WBC分类及 EB 病毒与儿童IM的关系研究中发现,IIM患儿WBC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上升,对WBC分类进行研究后更容易区分IM疾病与普通细菌感染性疾病。

ESR通常被用于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结合其他生化指标可对病情评估提供辅助作用[18]。ESR在急性炎症患儿机体内有明显异常表达情况。冷晓雪等[19]研究EBV病毒所致IM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时发现,外周血EBV载量高,机体炎症情况越严重,组织损害越强,ESR水平更高。在本研究中,IM患儿WBC计数与ESR水平均较健康儿童有异常升高,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一致,说明WBC计数与ESR水平在IM诊断与病情评估中有一定价值。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免疫指标、WBC计数与ESR水平均与EBV-DNA载量有显著相关性,且免疫指标、WBC计数与ESR水平在预测EBV-DNA载量方面有较好精准度。这说明EBV-DNA载量不仅可以反应机体免疫功能,还可体现炎症情况与组织损害情况,可进一步挖掘其对IM病情的诊断与评估作用[20]。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在于纳入样本量较少,中载量组仅有27例患者,某种程度上所得数据分析结果缺乏稳定性,且研究未对EBV-DNA载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载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IM患儿体内EBV-DNA载量、免疫指标及WBC、ESR水平出现异常表达,且其EBV-DNA与CD3+、CD4+、CD8+、WBC、ESR有显著相关性。

猜你喜欢

载量计数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免疫学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古人计数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