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童谣融入幼儿园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7-12严文清
严文清
(闽清县实验幼儿园,福建福州 350800)
1 方言童谣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学习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中提到,幼儿应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我们的家乡是个千年文明古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因为独特的自然环境、曲折的历史变迁,造就了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方言。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出了挖掘“文化三宝”活动,旨在振兴当地传统文化,弘扬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我园毗邻文庙,文脉深厚,幼儿园有着多年的国学经典诵读的基础,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县委宣传部指定的传统文化传承班,我们选择以方言童谣为载体,对该园幼儿进行了方言教学的尝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孩子们普通话说得好,但会说方言的少而又少,我们的老师自身也对方言教学存在畏难情绪,不知从何下手[1]。
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一是家乡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曾经产生断层或被遗失,不能流传到现在,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知之甚少; 二是当今兴起的电子产品已占领了孩子的兴趣空间,传统的文化不能引发他们的关注;三是受到经验感知的影响,师生对方言童谣的内涵不了解。怎样将方言童谣融入幼儿园教学中,既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又能使本土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幼儿全面发展? 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2 方言童谣融入幼儿园教学的策略
2.1 强特色、巧设计,重视幼儿生活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幼儿园要将富有家乡传统特色文化的元素融入环境创设中,让环境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我们漫步其中,能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文化习俗;在家庭中,注重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家长要有一定的时间、空间给孩子,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环境的育人作用,感受家乡传统文化,为幼儿学习方言童谣创造适宜的环境。 如,为了让幼儿知道家乡三宝,在学习童谣《茶口粉干》教学中,幼儿园可布置(1)“粉干哪里来? ”——粉干的生产地茶口粉干加工厂,让幼儿知道市场上卖的“茶口粉干”都出自茶口;(2)粉干的由来——以动漫图片的形式张贴在墙壁上;(3)“粉干是怎么做出来的? ”——角色区中进行粉干的制作、加工、成型。 茶口粉干都有哪些烹饪手法呢?——煮、拌、炒等。在教师巧妙的设计下,使幼儿在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能处处、时时感受到教师、家长不断的鼓励,同伴的积极回应等因素,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交流中,在自由、宽松氛围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方言童谣。
2.2 重感知、常运用,重视方言童谣内涵的理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应给予一定的经验支持,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幼儿学习方言应注重感知方言童谣内容相关经验,活学活用,理解其内涵,在课堂上产生共鸣,渐渐熟悉掌握家乡的方言。纵观方言童谣教学,我们发现经验的感知对幼儿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知经验少的班级,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就比较被动,感知经验多的班级,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反应积极,思维活跃,与教师互动频频。如,童谣《砻砻粟》:“砻砻粟,粟砻砻,糠养猪,米养人,粟头养鸭母,鸭母生蛋还主人。 ”首先要让幼儿感知旧时粮食加工程序繁杂,先把干谷倒入煽风的“风朴先”,扬去瘪谷,再倒入土砻,砻去皮,然后再用“米筛” 筛去砻糠让孩子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 幼儿园可利用表演区、角色区、美工区等各区域为幼儿积累砻粟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兴趣。同时在家中通过亲子游戏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在“你推我拉”中体验模仿干谷砻粟到糠、米的过程。在表演区中可以融合节奏,通过给童谣编曲、合唱、二声部轮唱等形式让孩子在表演中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在趣味性活动的不断演绎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表现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理解方言童谣内涵的同时获得思想启迪和精神升华[2]。
2.3 重传承、力创新,重视选择富有特色的方言童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千百年来,在民间发生发展变化的各种风气习俗,深深烙印着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痕迹。幼儿园在整理收集、选择方言童谣素材的过程中,围绕方言童谣的价值取向、内容进行筛选,选择篇幅短小、富有地方特色、气息清新的方言童谣。 本着传承、创新的原则,使其既有当地的传统特色,取其精华进行继承,又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创新,突显方言童谣文化价值,使得幼儿在学习方言童谣中习得知识、陶冶情操。 如,《茶口粉干》可以让幼儿知晓家乡的美食三宝,学完粉干可以模仿创编《橄榄》和《糟菜》;《砻砻粟》可以让幼儿学会珍惜粮食、热爱农民;《麻笋》可以让幼儿认识麻笋,知道其传统加工方法;《真鸟囝》《车车圆》 让幼儿懂得自己要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
2.4 树理念、搭平台,促进师幼共成长
幼儿园要让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结合《指南》精神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将方言童谣教学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践行传统文化精神中,师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幼儿园要组织、鼓励教师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以教师之所长的课堂教学,以幼儿兴趣、喜欢的教材为切入点,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等方式给教师学习的平台。如,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发现,设计的图谱逐一出示,与童谣朗诵的节奏相吻合,能够让孩子迅速地掌握童谣的韵律。 教师们在教学中反思、 研讨中比较,逐渐掌握童谣教学的有效方法,对难点给予突破,层层推进,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使自身专业素质得以成长。
同时,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搭建各种展现自我的平台,如诵家乡童谣、说家乡故事、游家乡风景,开展家乡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亲子活动、我们的节日等,让幼儿在探索中不断感知,在表达中积淀家乡的文化,在展现风采中促进全面发展。如我园开展的艺术节活动,各年段涌现出了许多风格迥异的童谣节目,有祖孙三代同台表演童谣,将粉干的传说制作融在节目中呈现给大家(如图1 所示)。 也有说、唱、跳结合,在对家乡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家长、幼儿一起成长[3-5]。
图1 情景剧:《茶口粉干》
2.5 家园合作,共同开展好方言童谣教学活动
幼儿园方言童谣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家长密切的支持与配合。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大背景,以家园协作共育为手段,一起开展好方言童谣教学活动。
2.5.1 多途径搜集经典方言童谣
在现有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动员、引导运用多方资源,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多途径收集本土经典方言童谣,建立园本的知识库,供家长和孩子们探索。
2.5.2 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的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自身素质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他们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利用家访、班级群等方式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的育儿观念,提高育儿水平,为开展方言童谣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5.3 普及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
我们的家乡历史悠久,我们要以“礼乐”先祖陈旸、陈祥道为切入点,动员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说家乡故事、唱家乡童谣、游家乡风景活动中来,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做到人人心中有家乡传统文化,人人爱家乡传统文化。
经过方言童谣的教学,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从不会说方言,到开始慢慢地敢说、喜欢说方言,教师对方言童谣的教学,已经从手足无措到游刃有余。在方言童谣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幼儿、教师及家长,每一个人在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自身能力得到了发展,还由衷地喜欢上了家乡文化,充满了爱家乡的情感。 可见,在幼儿园开展方言童谣的教学,是学习家乡方言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6]。
附方言童谣:
《粉干》
茶口出粉干,
人人都知晓。
一碗炒粉干,
出名通天下。
《茶口好粉干》
美食在闽清,
茶口好粉干。
煮炒焖缸拌,
透底吓不惊。
释义:“茶口” 为闽清盛产粉干的一个乡村名;“通天下”为“闻名天下”的意思。
《砻砻粟》
砻砻粟,粟砻砻,
糠养猪,米养人,
粟头养鸭母,
鸭母生蛋还主人。
释义:“砻砻”为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像磨,多以木料做成;“糠”为大米的壳;“栗”为稻谷。
《麻笋》
麻笋到厝派对片,
故做笋补共笋咸,
肥肥猪肉炒一鼎,
干你涎流一面前。
释义:“麻笋”又称“笋王”,因明代“麻衣道长”发现并传播于后世而得名,该竹笋个头大、肉质厚、味甘鲜脆、营养丰富,堪称笋中之极品,故有“笋王”之美誉;“厝”为老房子;“派对片”为“对半开”的意思;“笋补”为晒笋干;“笋咸”为加了咸味的笋干;“鼎”为大锅;“涎”为“口水”的意思。
《真鸟囝》
真鸟囝,啄波波,
三岁孩儿会唱歌,
伓是罢奶教侬唱,
是侬自家腹罗通笼高(是自己想出来的)。
释义:“罢奶”为“父母”;“侬”为小孩对自己的称呼;“腹罗”为“肚子”的意思;“通笼”为“聪明”的意思。
《车车圆》
蜘蛛结网车车圆,
蚕囝牵丝真值钱,
着学蜜蜂去劳动,
伓通学菩蝇泊碗墘(不要学苍蝇趴碗边)。
释义:“碗墘”为“碗边缘”。
3 结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传统文化是课程改革的宝库,是建立文化自信的源泉。在当今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毗邻县文庙、县二陈纪念馆的闽清县实验幼儿园结合2018年由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课题“本土文化背景下,构建‘礼乐’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开始了本土化幼儿园课程探索之路。探索、建构以“为民族护根”为使命,回归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本土礼乐文化资源,整合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将生活、儿童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礼乐特色课程。
方言童谣是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是特殊的教育资源。根据当前国家及地方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我们选择以喜闻乐见的童谣为载体,对该园幼儿进行了方言童谣教学的尝试,在探索运用的过程中有一些小感悟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