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2022-07-12文育锋陈哲平王金峰章秋辞
余 亮,文育锋,陈哲平,王金峰,陈 筠,章秋辞,孔 燕
(1.皖南医学院 a.人文与管理学院;b.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麻醉科,山东 济南 250014;3.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计免科,安徽 铜陵 244002;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安全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体验[1],根据马斯洛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摆脱恐惧和焦虑,重获信心和自我肯定,并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满足现在和将来需要的一种感觉[2]。国内对安全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高佳敏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且在性别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3],这与孙群等的研究结果一致[4]。社会支持早在1976年由Cassel提出,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各种主观和客观的支持[5],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在减轻个体压力、缓解焦虑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罗贵明的研究显示,较好的社会支持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6],杨萍等的研究也显示,较高得分的社会支持有积极的影响[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没有真正成熟的发育阶段,连续的校园暴力和伤害大学生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大学生压力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可能,因此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研究至关重要。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往往获得较强的心理安全感,社会支持度较低的个体则拥有较低的心理安全感[8],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影响因素及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芜湖三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并回收问卷5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48份(有效率97.86%)。
1.2 研究工具
1.2.1 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 由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安莉娟(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于2003年编制,共分为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其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47和0.720,全量表为0.796[9]。
1.2.2 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 由叶悦妹、戴晓阳等于2008年编制,该量表以肖水源的社会支持理论模型作为基础。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其大学生样本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45、0.814和0.874,全量表为0.906[9]。
1.3 质量控制 本次现场调查为无记名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所有被调查者分开入座,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相互干扰。回收调查表时,调查员对完成问卷的完整性进行审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F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不同特征下心理安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和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均高于二、三年级大学生(P<0.05),母亲职业为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或其他心理安全总分、人际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高于母亲职业为科技/金融/财务/医务人员者(P<0.05),长期与父母分开家庭类型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和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均高于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类型(P<0.05),生源地为城镇大学生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低于农村大学生(P<0.05),无熬夜现象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和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高于有熬夜者(P<0.05),无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和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高于有咨询者(P<0.05)。见表1。
表1 大学生不同特征下心理安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
类别分组心理安全总分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城镇(n=211)51.81±13.2026.21±6.7725.60±6.76t1.9122.1421.557P0.0560.0330.120家庭子女数1(n=285)52.75±13.3326.70±6.8926.06±6.792(n=211)53.89±11.2327.45±5.8826.44±5.893(n=52)51.85±13.8626.46±7.2125.38±7.02F0.7730.9570.605P0.4620.3850.547家庭年收入/万元<3(n=231)53.18±12.3926.94±6.4826.24±6.343~6(n=148)52.03±12.5726.63±6.5525.40±6.43>6(n=169)53.95±12.9427.30±6.6726.65±6.67F0.9210.4121.528P0.3990.6620.218熬夜是(n=358)52.32±12.7826.62±6.6525.71±6.54否(n=190)54.57±12.1927.62±6.3226.96±6.28t1.9931.7012.160P0.0470.0890.031阅读心理方面书籍是(n=266)53.30±12.2727.02±6.8226.28±6.82否(n=282)52.91±11.9826.91±6.3026.01±6.14t0.3610.2050.496P0.7180.8380.620心理咨询是(n=242)51.82±13.2226.35±6.8325.47±6.78否(n=306)54.12±12.0327.45±6.2926.57±6.18t2.1301.9512.173P0.0340.0520.030
2.2 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及各因子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得分低(P<0.05),无熬夜、无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得分高(P<0.05);高年级大学生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低(P<0.05);无熬夜、无心理咨询大学生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高(P<0.05)。见表2。
2.3 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及各因子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人际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因子得分存在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及各因子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感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有学者发现安全感低容易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如焦虑、抑郁等[10],在国内,也有对安全感各个影响因素的研究[11-14]。
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和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均高于二、三年级大学生,这与孟海英和张军辉等研究结果一致[15-17]。可能原因是进入大学的新生,刚刚脱离高考的紧张气氛,心情愉悦,得分较高;而二、三年级的大学生,临近毕业,面临着就业或者考研的压力,同时还有考级考证的压力,因此安全感得分较低。长期与父母分开家庭类型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和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均高于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类型。可能原因是长期与父母分开的大学生离开父母,在父母积极的社会支持下更早适应社会和学校生活,更好地融入了社会,增强了处理事情的能力,减少了疏离感。生源地为城镇大学生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低于农村大学生,这与张军辉的结果一致[16],而与孙群的结果相反[4]。可能的原因是近年来,农村进行改革,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需要更多的人才,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相比,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面临就业的压力小,就业期望值低。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熬夜、无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安全、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高。熬夜、负性的心理因素会对大学生产生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焦虑,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其安全感就越低。大学生心理安全总分、人际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因子得分呈正相关,这与高佳敏的结论一致[3]。良好的社会支持,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使得心理安全感较强。
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怀,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方面,父母应进行必要的关怀和心理疏导,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在一定阶段让孩子更早地融入社会。作为大学生自己,应避免多次熬夜,进行自我疏导,处理好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更早独立生活,获得积极的社会支持,同时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避免过高就业压力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