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不同氮杂螺酮类抗焦虑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的效果

2022-07-12孙红亮宋建伟

转化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螺酮坦度丁螺环

孙红亮,石 晶,宋建伟

睡眠是正常生理活动,能够使人体疲劳的状态恢复至正常,使机体的体力和精神得到改善[1-2]。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睡眠不足可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3]。大部分患者白天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且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况。有研究发现,失眠患者中约有50%患者伴有严重焦虑[4]。焦虑的情绪会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还会加重失眠症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且容易出现耐药性和依赖性[5]。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均属于氮杂螺酮类的一种,前者能够激活5-羟色胺受体发挥抗焦虑的作用,而后者则是选择性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发挥抗焦虑的效果,两种药物效果均较好,但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性[6]。因此本研究选取宜昌市优抚医院收治的114例失眠伴焦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氮杂螺酮类抗焦虑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宜昌市优抚医院2018年12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114 例失眠伴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n=40)、B组(n=38)和C 组(n=36),3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失眠防治指南》[7]中失眠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符合《焦虑障碍防治指南》[8]中焦虑诊断标准;③患者对试验药物不存在禁忌症;排除标准:①患者对精神活性药物存在滥用史;②患者合并严重肝功能不全;③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④患者合并恶性肿瘤。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C 组患者接受帕罗西丁(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32,规格20 mg/片),餐后半小时服用。A 组患者在C 组患者基础上给予丁螺环酮治疗,丁螺环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24,规格5 mg),口服,5 mg/次,2~3 次/日。B 组患者在C 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坦度螺酮治疗,坦度螺酮(四川科瑞德凯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27,规格10 mg),口服,3次/日。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PSQI 评分[9]: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PSQI 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总共7 个维度,18 项目,每个项目以3 等级积分,总分为21分,得分较高患者睡眠情况也相对较差。

(2)HAMA 评分[10]: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A 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量表总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以0~4分的五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 分,轻症为1 分,中等为2 分,重度为3 分,极重度为4 分,总分>29 为严重焦虑,≥14分则存在焦虑,≥7分则可能存在焦虑,<7分为正常。

(3)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进行检测,采用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SOMNOscreen plus PSG型多导睡眠监测仪。

(4)不良反应:由相关医护人员详细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便秘)/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年龄、PSQI 评分、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3组或3组以上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组内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记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PSQI 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组和B 组患者PSQI 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0,P=0.301);治疗后,3组患者PSQI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组和B 组患者PSQI 评分显著低于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组VSC组=8.306,tB组VSC组=8.391,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s,分)

与C组比较,#P<0.05

组别A组(n=40)B组(n=38)C组(n=36)F P PSQI治疗前18.65±1.25 18.81±1.15 18.78±1.26 0.190 0.827治疗后7.35±1.32#7.65±1.22#9.65±1.11 38.040<0.001 t 46.928 50.255 34.952- -P<0.001<0.001<0.001- -

2.2 HAMA 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3 组患者HAMA 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组和B 组患者HAMA 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641,P=0.523);治疗后,3 组患者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组和B 组患者HAMA 评分显著低于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组VSC组=10.960,tB组VSC组=26.049,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对比(±s,分)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对比(±s,分)

与C组比较,#P<0.05

组别A组(n=40)B组(n=38)C组(n=36)F P HAMA治疗前24.69±1.59 25.05±1.65 25.23±1.42 1.190 0.307治疗后11.35±1.49#11.13±1.54#15.26±1.62 83.070<0.001 t 46.219 46.563 27.768- -P<0.001<0.001<0.001- -

2.3 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3 组患者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觉醒次数=0.949、t觉醒时间=0.008,P觉醒次数=0.345、P觉醒时间=0.993);治 疗后,3 组患者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组和B 组患者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显著低于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组VSC组觉醒次数=18.118、tB组VS C组觉醒次数=18.261、tA组VSC组觉醒时间=13.217,tB组VSC组觉醒时间=13.962)。见表4。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比较(±s,min)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比较(±s,min)

与C组比较,#P<0.05

组别A组(n=40)B组(n=38)C组(n=36)F P觉醒次数治疗前8.13±1.03 8.26±1.15 8.19±1.26 0.130 0.882治疗后3.15±0.54#3.26±0.48#5.16±0.41 203.470<0.001 t 32.329 30.292 13.725- -P<0.001<0.001<0.001- -觉醒时间治疗前80.66±5.69 81.15±5.72 82.01±5.42 0.560 0.574治疗后27.66±5.01#27.65±5.44#43.96±5.16 120.91<0.001 t 52.780 51.168 30.507- -P<0.001<0.001<0.001- -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6%(38/2)显著低于A 组22.50%(9/40)和C 组25.00%(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A组VSB组=4.779、χ2C组VSB组=5.609,P<0.05);A 组患者和C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睡眠障碍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精神症状,可以独立的疾病形式存在或伴随着其他的疾病,该病病程长且顽固,给患者的生活水平造成严重的干扰[11]。由于长时间的失眠,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情绪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是互相积累的,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但常用药物会对患者的神经造成一定的抑制效果,患者可能会出现依赖和戒断反应[12-13]。近些年,氮杂螺酮类抗抑郁药物已逐渐运用于失眠伴焦虑的治疗中,并发现运用效果较高,因此本研究为此展开讨论,以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

丁螺环酮是一种抗焦虑药物,能够激动5 色羟胺受体,降低体内5 色羟胺受体的敏感性,从而发挥抗焦虑的效果。在脑中侧缝隙中与5 色羟胺受体相结合,发挥镇静、催眠的效果[14]。坦度螺酮也是氮杂螺酮类的一种,能够激动分布于大脑边缘系统的受体,进而对神经系统的活动进行抑制从而起到抗焦虑的效果[15]。本研究结果显示,A 组和B 组患者PSQI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C 组患者。可见,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对于失眠伴焦虑患者的睡眠改善均较高。丁螺环酮主要对于5-羟色胺受体含有选择性的亲和力,能够突触后该受体部分激活的效果[16]。有研究认为,突触后5-羟色胺受体对于焦虑的治疗是较为重要的,其水平的不足可能是焦虑的主要原因[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和B 组患者HAMA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C组患者。说明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对于失眠伴焦虑患者均具有较高的疗效,这是因为,丁螺环酮选择性结合5-羟色胺受体,控制血清素运输,进而起到抗焦虑的效果;坦度螺酮主要作用在情感中枢的海马和杏仁核大脑边缘系统和投射5-羟色胺能神经内的中缝核,发挥抗焦虑的作用[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 组患者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对于失眠伴焦虑患者,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均能够发挥较高的效果,这与既往文献研究结果一致[1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A 组和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B 组显著更低。这与以往文献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我们认为这与本次研究病例收集较少有关[20]。本次研究发现,坦度螺酮和丁螺环酮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效果均较高,但坦度螺酮安全性高于丁螺环酮。

综上所述,对于失眠伴焦虑患者,坦度螺酮和丁螺环酮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焦虑情况,但坦度螺酮安全性高于丁螺环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猜你喜欢

螺酮坦度丁螺环
焦虑症应用安定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脑电生物反馈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对照研究
坦度螺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枸橼酸坦度螺酮对血管性痴呆伴发焦虑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丁螺环酮在精神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度洛西汀合并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含屈螺酮复合口服避孕药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