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挥洒韵味 捷思闪烁光泽
——记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覃华德

2022-07-12甘丽云

西江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藤县小楷笔法

甘丽云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一砚浓墨,几尺素纸,覃华德临池泼墨,熠熠生辉。2019年,覃华德的书法作品《幼学琼林选抄》入展“第五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笔法精细工整,笔墨劲秀,技法纯熟,功力深厚,作品整体骨力劲健,如铁画银钩。小楷跃然纸上,达到形神兼备的意境。

从2014年起,覃华德创作的作品在省市及全国书法大赛中入展、获奖达40余次。

覃华德,别名阿德,艺名梦回三国,号藤北布衣,供职于藤县太平镇第三中学。他是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梧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藤县太平镇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覃华德的书法软硬皆精,尤善楷书,取法于欧阳询、文征明以及《董美人墓志》。他写的小楷劲健峻爽,严谨精致,书风尖利,笔笔有来龙去脉。

覃华德的父亲是一个热爱书法的人,村中有大小事情,都会邀请其父亲去写对联。父亲现场挥毫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覃华德的脑海里,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与书法结了缘,5岁就开始跟随父亲习字。

书法光靠苦练是不够的,最重要是得到名师指点。1995年,覃华德在藤县中学读高中,学校在国庆期间举办了一个“国庆校园书法展”。覃华德看到学长们写的书法作品非常漂亮,对书法的痴爱更深。经多方打听得知他们师从黄孔新老师,覃华德便想拜师学艺。于是某一个周末,覃华德拜访了黄孔新老师。黄孔新老师发现覃华德书法功底不错,对字有悟性,便给覃华德开了小灶,每天晚上叫他提前半小时来练习书法,还让他当书法班的班长。到贺州读师范的时候,覃华德又师从陆达仁先生,他更加勤奋,加倍努力学习。师范毕业之时,覃华德跟随黄孔新和陆达仁两位老师学书法已有7年之久。后来在师兄苏恩华的介绍之下加入了藤县书法家协会,步入了书法创作的道路。

覃华德初学欧体楷书,涉猎颜体楷书。到了2012年,覃华德依然还在学习欧颜的道路上奔跑,每天盲目地书写,不懂怎么找到突破口,并没有多大的突破。这时,他得到藤县书法家协会主席陈炎权多次点拨,便转变思想,由学中楷转为学小楷,专攻于文征明、《董美人墓志》二家法帖。

《毛泽东诗五首》

覃华德在工作之余不忘临摹古人流传下来的碑帖墨迹,他撷其精华,又自创新意,开拓自己的创作路子。苦练小楷两年,他的作品“点法起笔、尖锋入纸”,保持“逆入平出、提按顿挫”。这时,覃华德的书风以具有独特的锋利艺术魅力见长,能给人以一种雄强、劲迈、爽利、沉峭的美感。

2013年覃华德开始参赛,投了十多次作品均名落孙山,从未入展。看到同行的作品频频入展,覃华德的心情非常郁闷。他不停地问自己:问题出在哪?后来他收集丁文你、梁富振的作品,但凡网上有的也搜索来临摹。欧阳修在《跋茶录》说:“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以小楷为难。”小楷之难,既在于字小和用笔的精细,更在于严谨的法度和所需的功力。为了熟练地掌握笔法,每一个帖,他都吃了个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求笔势自生,气脉贯注,信手拈来。

覃华德领悟了创作技巧,看准方向,找到了方法。以字不变形式变入手,不拘随意取势,笔法趋向精劲,流露锋利。他渐渐形成笔刚劲之力,其用笔挺拔、峻利、结实、丰厚,锋芒外露,骨气雄强,给人以一种沉雄泼辣、痛快淋漓的艺术感受。2014年,他的作品《四十二章经》入展了“乐平古戏台”全国书法大赛。他信心倍添,从此便努力创作,迈开了入展之路:2015年入展第三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法作品展;2016年入展龙乡墨韵·第五届全国(重庆·铜梁)教师书法作品展……

“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覃华德持一管毛笔,独标气骨,挥洒自如,布局别具一格,风格遒劲刚毅,棱角分明,字字如斧砍刀削,毫锋如凿刃,墨帖如碑刻,行云流水的字中涌动出桀骜不逊的刚强。他对小楷的驾驭使捺画挺劲,藏锋出锋皆有。

中国书画重笔法,线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写照,能超越具体的外形。所有的艺术形态都是通过线来表达的,是抽象的、写意的。书法艺术具有共性美,如势、力、气韵、神采、意趣、形质等。爱写字之人,对身边的人、眼前的事是深情的,精神天地也是广阔的。

覃华德的字,你只需用心,就会被这独特锋利的笔法深深吸引。他以扎实的笔墨功夫以及文学修养,传承中国的文化,演绎了汉字的三美:线条美、视觉美、气韵美,让中国文字这张光泽灵动的名片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藤县小楷笔法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藤县库区网箱高效养殖加州鲈鱼技术初探
品读
论笔法势的作用
文化反哺视角下藤县非遗狮舞技艺传承现状调查
藤县今年赛龙舟
浅谈藤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小小书法家
张建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