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堡茶韵满人间

2022-07-12颜桂海

西江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梧州市乡亲们茶园

颜桂海

2021年初秋的南方,群山依然满眼翠。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高枧村,脱贫户李杰春在茶园里,弯腰采摘几片新茶芽,放入嘴里咀嚼着秋茶那甘香清甜的味道;妻子在一边采着茶,欢快地唱起六堡山歌:“正月里来风雨多,二月爬山背茶箩,三月撑船唱山歌……”

李杰春直起腰,听着妻子动听的歌声,感觉这茶与歌声一样甜。他望着这片苦心耕种起来的青翠欲滴的茶园,露出开心的笑容。他的记忆闸门一下子回到2015年。

广西苍梧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六堡茶的原产地。六堡镇地处大山深处,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早在清朝时期,当地人就有种植茶叶的习惯,但由于缺乏产业发展意识和发展资金,一直以来,六堡茶产业发展缓慢。就连李杰春居住的高枧村,也从未有人种植过茶树。

高枧村人口只有1600多人,有87户贫困户,他们或因病致贫,或因灾致贫,更多的是由于缺乏产业发展的带动而致贫,祖祖辈辈守着大山过着贫穷的日子。

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茶园风光。颜桂海 摄

李杰春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因病致贫,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他的穷相,看他的厨房就知道了:他的厨房火灶只是用两块泥砖叠起来,在上面放一只大镬头。一次,因为火灶离柴火垛太近,引发了火灾,更令他家雪上加霜。

发财梦,李杰春想过很多次,但种什么好,养什么好,自己心中无底啊!

2015年冬,李杰春听到邻居帮别人入山砍伐薪柴,每天能赚100多元,他就心动了。于是他加入砍伐薪柴的队伍,但那是个粗重活,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洗漱,带上午餐进山砍柴,晚上9点多才回到家。他瘦弱的身体熬不了多久,只好自愿退出。

他也打过山上八角树的主意。那段时间,山东滕州市市场上的八角十分畅销,梧州市平均每天都有100多吨的八角运往山东销售,八角干果每公斤能卖到40多元。这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他决心把老父亲种下的八角林护理好。

由于土壤墒情和气候的影响,高枧村的八角树开花多,结果少,坐果率低,且采摘十分困难。有时候,李杰春扛着梯子去采摘八角生果,忙活一天,也摘不满一箩筐。长痛不如短痛,怒气之下,他用大刀把几十棵高大的八角树砍伐下来再摘果,以解气。

究竟种植什么好呢?他整天愁眉苦脸。

2016年初春时节,李杰春到隔壁村的舅父家探亲。酒过三巡,双方话题谈到了这几年六堡茶旺销的情况,李杰春忽然脑洞大开:对!不如种点六堡茶,应该也能发点小财。

当家家户户还沉浸在新春欢乐之中,李杰春却悄悄地忙开了。

没钱买茶籽茶苗,怎么办?人穷计不穷!他驮起背篓,到隔壁村的茶山上捡别人家茶树上掉下来的茶果,再背回来。

就这样,他和妻子、儿女“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扛锄上山,在自家的责任山上斩除杂草杂树,炼山开垦茶园,播下茶籽,撒下脱贫的希冀。

这时候,高枧村还没有人种植六堡茶呢!

但新播种的茶籽,出芽率却极低。他的努力,几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满怀希望的心一下子又沉下去。他眉头紧皱,心里揪紧着。

开局不利。李杰春骑摩托车去找隔壁村的几户种茶大户倾诉苦水,誓要实地取经。原来,李杰春播种茶籽的方法虽然对路,但关键的技术却不过关。

为此,李杰春向六堡镇山坪、塘平、大宁、不倚等行政村的茶农请教六堡茶科学种植技术。他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边仍旧采取茶籽播种,但改进方法,用稻草覆盖刚播下的茶籽直至出苗;一边利用隔壁村运回来的茶树枝条,插枝到地里培育茶苗。两年内,他就种下20多亩六堡茶。

为了使种出来的茶叶保持原生态,他以施农家肥为主。他在茶园里搭建养鸡棚,养殖放养山地三黄鸡,让它们满山满岭跑。这做法可谓一箭双雕,一是鸡把茶园的害虫吃干净,二是可用鸡粪再配以草木灰、花生麸等农家肥,对茶树进行施肥,种植出来的六堡茶有“红浓陈醇”的特点。此外,养鸡也有了一笔收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杰春成了村里第一个种植六堡茶的贫困户,他的言行影响着乡亲们。后来,其他86户贫困户均陆续种植了六堡茶。

茶树种下了不少,李杰春考虑最多的是茶叶的销路问题。因为自己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很少出过大山。为此,他决定让女儿李永娇接力,目的就是为了让种出来的茶叶能够卖出去,且能卖得好价钱。在报考大学时,天遂人愿,李永娇顺利考取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李永娇大学毕业后,在南宁市租了一间小店,专营李杰春和乡亲们种植出来的六堡茶,解决了六堡茶销售的后顾之忧,助脱贫一臂之力。

这时候,为了带动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结合国家、自治区的扶贫政策,梧州市、苍梧县政府出台扶贫产业的配套政策,实行“以奖代补”,对贫困户种植六堡茶一亩以上的均实行奖励制度。同时,政府部门投入资金铺通了六堡镇各村所有的水泥硬化道路,陆续完善基础设施,助推六堡茶产业发展。在高枧村,全村400多户,家家户户都开垦了茶园,全村六堡茶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

在政府扶持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陆续开展规模种植六堡茶,六堡茶正扮演着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角色。2018年,仅是茶叶这一项,李杰春就收入近10万元,当年年底顺利实现脱贫。

红土、黑茶,茶叶财!不仅高枧村如此,六堡镇、苍梧县、梧州市亦然。因为拥有茶,高枧村在2020年年底全部实现了脱贫。

全村实现脱贫摘帽后,李杰春意识到只有持续发展六堡茶种植,才能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他充分利用“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政策措施,继续加强管护六堡茶并扩大种植面积。

2021年清明节前后,正是六堡茶春茶采摘的黄金季节,李杰春一家人一次采摘回来的生茶叶,就有2000多公斤。为了加工这些茶叶,李杰春一家人几乎是夜以继日工作,白天采茶,晚上炒茶、揉茶,忙得不可开交。但幸福的烦恼也随之而来,用什么方法能及时加工这些茶叶呢?

这时候,当地农业部门雪中送炭,出台了购置农机可享受政府补贴的配套政策。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覃晓文及时动员李杰春要充分利用好这政策,可以省一些钱。不久,李杰春向农信社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再加上卖茶叶积攒下来的钱,购置了茶叶揉捻机、茶叶烘干机等设备,手工和机械一起上,改变加工不及时导致茶叶变色变异的状况,使茶叶的制作品质越来越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脱贫致富,不算真正脱贫致富,李杰春还要引领村里的脱贫户和群众持续增收增效致富。乡亲们因缺少加工设备而只能贱价卖掉生茶,李杰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于是,李杰春利用自家的炒茶机、揉捻机等机械,代村民加工茶叶,他只收取低廉的加工费,有效解决了乡亲们加工茶叶的难题。加工茶叶的速度快多了,从采摘回来的生茶到烘干成品,从以前的需要三四天缩短到现在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大大提高了效率,解放了更多人手。此举不仅方便了乡亲们,而且拉长了茶产业链,提高了茶产品附加值,赢得了父老乡亲广泛赞誉。

连续几年种植的六堡茶生长茂盛,陆续进入采摘期,原有的设备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加工茶叶的需要,为此,李杰春正在着手扩大加工场地,购置新的设备,谋划开辟六堡茶的窖藏空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初秋,在李杰春的茶园,在六堡镇的茶园,在苍梧县的茶园,在梧州市的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依然青翠欲滴,生机盎然。一片片长在绿水青山中的叶子,带动乡亲们走上了致富之路。在那里,六堡茶既是脱贫产业,又是富民产业,更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初秋时节,秋雨滋润,茶韵缭绕。这片充满希望的山野,迎来了采摘秋茶的新一轮高潮,李杰春和乡亲们一起,走进青翠的茶园,迈开了以美丽生态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梧州市乡亲们茶园
梧州市第八中学 勤奋创新 润心立德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 三好学园 平安乐园 美丽花园
墨韵书香
《猎人海力布》五问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茶园观色
理发
理发
老张回家记
首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申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