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击赛制下短兵运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研究
2022-07-12温龙华
温龙华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039-02
摘 要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训练经验和教学实践,研究短兵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五个方面素质展开论述。通过对当前连击赛制下短兵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运动员所需的各项身体素质,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期为连击赛制下短兵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短兵 身體素质 训练
短兵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民族色彩,是融中华武术中刀、剑、鞭杆、苗刀等短兵器的各种实用技法于一身的实战对抗性运动,具有鲜明的技击性,是一项一对一的激烈的对抗性运动,比赛中要求对阵双方反应迅速,注意力高度集中。良好的技战术水平固然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因素,但良好的体能训练却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短兵比赛过程中双方距离近、速度快、动作变化多样、持续时间较长,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连击赛制下,攻防转换节奏明显加快,对比赛双方各种技术动作的衔接和持续作战能力提出了更大考验。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除练习必要的技法外,还要有针对性对加强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才能为比赛增添胜利的砝码[1]。总体而言,短兵属于速耐型运动项目,身体素质的主要训练方式是高强间歇,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为主要训练内容。
一、力量是基础
力量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基对抗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掌握和发挥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对其他运动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短兵运动中,运动员要依据对手的情况,灵活、快速、频繁地挥动手中兵器,且要在发尽量减小动作幅度的同时,加快挥动的速度,以增强动作的隐蔽性和突然性,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就决定了短兵运动员的力量必须具备强大的爆发力和耐力,才能适应比赛的要求。在力量练习中,运动员的上、下肢和核心力量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一)上肢力量训练
上肢力量是短兵运动最直接的力量来源,对能否快速准确完成技术动作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以增强臂力、腕力、握力为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达成训练效果。第一,快速推杠铃,通过在颈前快速推举杠铃的方法,增强手臂力量及爆发力,以加快挥动兵器的速度。第二,单端哑铃,通过前后左右挑腕练习,强化手腕力量,以准确掌握兵器挥动的方向。第三,抓握力器或垂直吊杠,通过练习增强握力,加强对兵器的掌握和防止在激励对抗中兵器掉落。
(二)下肢力量训练
下肢力量对完成各种动作起着支撑和辅助作用,主要以强化膝关节、踝关节、大腿和小腿力量为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达成训练效果。第一,跳绳双摇,通过练习增强蹬地力量,加强踝关节稳定性,同时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第二,深蹲跳或弓步蹲跳,通过练习强化膝关节稳定性和大腿股四头肌力量,增强腿部爆发力。第三,提踵,通过练习加强小腿后部肌群力量,加快蹬地上步的速度。
(三)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是上下肢力量联动的桥梁,为人体各种肢体动作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附着点,直接影响着人体各种技能性身体动作的质量[2]。可采取俄罗斯转体、仰卧雨刮器、俯姿平撑提腿等方式进行练习,通过提高核心力量来使短兵的技术动作更加省力、高效。
二、速度是灵魂
速度是指人体的快速运动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2]。速度是短兵运动的最重要的素质,在比赛中的表现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打慢”是短兵运动的一个客观规律,因此,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在短兵比赛实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在日常的训练中就必须加强速度素质的训练。
(一)反应速度训练
短兵是一项“开式”运动技能项目,反应速度的练习方法宜采用复杂反应速度练习法。练习时可用击打速度球的方式进行,在距离速度球1米以内的位置上,通过来回击打速度球来锻炼身体的反应速度;也可通过贴人游戏之类的游戏法进行训练,既能丰富训练形式,调动训练积极性,也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反应速度训练应采用重复训练法,避免在疲劳或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状态下进行,否则将严重影响训练效率。
(二)动作速度训练
动作速度体现在具体动作之中,与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紧密相关。对短兵而言,动作速度训练的重点是提高挥动兵器与移动身体的速度。训练时可进行持兵向前一步打靶,而后迅速退回原地的训练,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上步进攻和撤步防守的速度。另外,还可进行连续性快速变向训练,并融入上肢的攻防动作模式,让运动员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保持甚至加快启动、变向和冲刺的速度,保持动作的连贯性,灵活控制手中短兵。
(三)位移速度训练
位移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位移的能力,它不仅和动作技术水平相关,也与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短兵运动中,位移速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进攻和防守的效果,必须加强训练。训练中,除进行必要的力量练习外,还可采用踝关节小步跑、台阶跑、弓箭步纵跳、上坡跑等方式进行,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踝关节、髋关节的动作速度,提高启动爆发力和上步步幅。
三、耐力是保证
耐力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连击赛制下的短兵运动,双方在比赛中得以喘息的机会少之又少,对运动员的耐力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考验。在4分钟的比赛中,其高强度的对抗决定了短兵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一定是以无氧耐力为主,有氧耐力为辅。短兵比赛层次越高,对战双方水平越接近,对运动员耐力的要求就越高。而耐力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因此,短兵训练要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穿插安排好耐力素质训练,才能保证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短兵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一般有氧耐力训练
由于有氧耐力素质在短兵运动中不占主导地位,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适当降低训练频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不练。通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有匀速持续跑、变速跑、间歇跑和法特莱克速度游戏等方法进行训练,训练中要注意持续时间应尽可能延长,至少半小时以上;心率的控制也要根据所采取的方法不同而有所区别。另外,有条件的还可采用高原训练法来发展有氧耐力。
(二)专项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是短兵运动最需要,也是要求最高的耐力形式,不同于一般有氧耐力,短兵的无氧耐力主要以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为主,它能使运动员即使在疲劳状态下仍然可以稳定控制手中兵器、快速完成身体移动和技术动作。在运动员有了良好的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基础后,再进行训练,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就短兵而言,最适宜采用空击或打靶的方法,结合步伐的快速变换,以高强间歇的形式,按照技法的动作要领反复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既提高专项无氧耐力水平,又提高技术动作水平。
四、柔韧是保障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2]。柔韧素质对各项运动素质的掌握和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大动作幅度,利于力量和速度的发挥,也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加动作的协调准确性,还可以伤病的发生,延长运动寿命。谈到柔韧素质的训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拉伸,主要包括动力拉伸、静力拉伸、和“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拉伸3种,训练前后的拉伸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柔韧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在训练中持之以恒。短兵运动对下肢和持兵臂的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柔韧训练的重点部位。短兵的专项柔韧训练可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用坐拉脚掌、扶柱屈髋等方式拉伸小腿;用长凳坐压腿、仰卧拉引等方式拉伸大腿后部;用弓箭步拉伸、分腿坐体侧屈等方式拉伸大腿内侧;用坐压脚、扶墙上拉脚等方式拉伸大腿前侧;用弓箭步、仰卧转压腿等方式拉伸髋部;用握棍直臂绕肩、助力转肩等方式拉伸肩部。
五、协调是关键
协调素质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短兵作为一项技击性运动,在比赛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动作,需要手臂、躯干及腿脚的协调配合,如步法与手上动作的多种组合、身体重心变化与四肢伸缩的配合等,这些多变的组合动作是短兵技术的进阶。因此,运动员协调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技术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影响到战术的执行。只有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才能正确掌握技术,有效执行战术,真正提高技战术水平[3]。发展短兵专项协调素质的方法主要有跳绳、跑跳步振臂、侧并步转体等。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体能素质是衡量运动员训练水平及竞技能力高低的客观依据,是实战技击的重要基础。短兵技术动作需要快速准确地完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技术动作。在施训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技术特征和身体素质,合理、灵活地安排训练方法和时间,丰富训练内容方式和手段,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潜能,努力提高短兵专项身体素质。同时,还要不断进行训练经验总结,积极探索更好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二)建议
1.教练员要加强对短兵技术的动作模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体能训练手段。
2.在短兵体能训练中,教练员要针对实战场景进行模拟训练,让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更加专项化,更好地服务于短兵技法的施展。
3.在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时,不仅要与技术相结合,还要注意与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融合,重视培养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在比赛中保持沉着冷静,为体能和技术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有效提高训练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国琴.浅谈短兵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183.
[2]刘峰.击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訓练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7):260-261.
[3]张英波.现代体能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