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2022-07-12王杨李晨光

关键词:大监督风险控制困境

王杨 李晨光

【摘  要】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是深化党的领导、完善机制体制、构筑坚强廉洁防线的必然要求。然而,现行监督体系正面临着跨部门监督、职責全效性和风控合规机制等新需求的挑战。风控融入“大监督”能够通过跨部门业务融合、专业人才、风险地图机制,有效促进监督执纪,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保障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基于此,论文探讨了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的价值,分析了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困境,提出了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对策,以供参考。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big supervision" system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deepen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and system, and building a strong and honest defense line. However,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system is being challenged by new requirements such as cross-departmental supervision, accountability and compliance mechanisms for risk control. Integrating risk control into "big supervis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supervision and discipline enforcement through cross-departmental business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risk mapping mechanism, so as to create a good political ecology and ensure high-qual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enterprise "big supervis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control, analyzes the difficulty of enterprise "big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enterprise "big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control, for reference.

【关键词】风险控制;大监督;困境;对策

【Keywords】risk control; big supervision;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4-0159-03

1 引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依纪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的重要性。这项工作的常态化、全覆盖、长效性等新特性,对“大监督”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是重要的创新主体,是市场活力的主要推动力[1]。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对于企业深化党的领导、强化资源协同、规范治理机制、优化人才队伍和提升监督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然而,现行企业监督体系建设中常常面临着部门单一、队伍不齐、事后追责、不受重视和反复发生等问题。亟需探索适合企业现阶段状况,能够推动企业多部门协同联动,易于识别不合规事件要点,常态化监控的可行性高的“大监督”体系建设方案。基于此,本文从风险控制(以下简称“风控”)视角,剖析企业“大监督”体系的价值和建设的困境,提出相应实施对策,有助于企业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优化管理机制,以“大监督”落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 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的价值

风控视角下的企业“大监督”体系,旨在通过搭建跨部门的企业“大监督”联席会机制,为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打通监督信息渠道、整合党内监督与职能监督的深度融合打通平台。这类体系能够尽可能前置控制从而完善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和评估机制,有效发挥审计与纪检等后监督部门追责机制,促进企业稳健运营,为业务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风控视角下的企业“大监督”体系,在以往执纪审查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前置了监督审查的监控锚点,并在各项企业业务监督环节设置风险监控点,以风险控制加强风险提示,尽可能在源头避免违纪违法事件发生。风控视角下的企业“大监督”体系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保障企业规范管理和科学决策

风控视角下的企业“大监督”体系有利于整合党内监督与职能监督,通过全业务链风险常态化监测和重点环节监控,更好地贯彻党的领导深入企业治理,有助于保障企业的决策主体依法、合规、有效行使各项职责。特别是,风险监控点的设置和提示能够确保企业运营规范、纠偏及时和决策科学。通过识别风险、提示风险、评估风险、缓释风险等过程,企业能够逐步提升有效防范风险的能力,推进企业稳定运营和高质量发展。此外,监测前移预防问题发生的理念还能够帮助企业梳理历史问题,挖掘监督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从上下联动、跨部门融合机制中,探寻解决办法,形成有效的预防机制,规范企业各项业务的常态化运营。

2.2 形成闭环机制确保监督有力

风控视角下的企业“大监督”体系通过对风控合规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审计和改进,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改进机制,及时反馈风控合规管理过程和结果信息提示,在“计划监督—执行监控—检查纠偏—处理反馈”机制基础上形成动态的企业运营的闭环管理。计划监督机制要求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尽可能结合历史数据梳理的违规违纪要点,自查和互纠,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执行监控依靠跨部门业务融合和利用风控机制动态监控企业业务风险。检查纠偏机制促进企业明确巡查、监察流程和违纪违规事件的权责,建立监督问题审查和应急预案,实施全业务链的风控管理,完善企业“大监督”过程控制。处理反馈机制通过备案追根、共性诊断和思源推演等具体过程,推动企业做好线索跟踪和有效处理。此外,该体系有助于企业通过上下联动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管问责机制的效能协同,进一步保证“大监督”机制建设有底线、有延伸、有激励、有制约。

2.3 构建贯穿企业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风控视角下的企业“大监督”体系在信息共享、规则协定、合办协查基础上建立一套贯穿纪检、内审、法律、财务、人力、商采等全业务链的风控合规体系。该体系有利于企业各部门针对合规运营、事前控制和风险防控达成共识,最大限度保障监督执纪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为企业健康运行构建和谐环境。同时,该体系还能利于依靠跨部门融合对多头复杂线索进行梳理,厘清问题源头,界定问题本质,联合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问题查处。特别是,各部门监督人员之间能够统一思想和协调配合,推进“大监督”体系真正实施落地和防患未然。此外,从跨部门协同方面,该体系有利于企业在党纪国法与规章制度的引领下,事先发挥风险识别、控制和管理作用,发挥对企业各项运营业务的支持和保障作用。该体系还能够通过后续进一步理顺全面风控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发挥多部门协同指导、管理、监督、教育作用,防患于未然。

3 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困境

当前,大多企业已经建立的监督体系偏向于独立业务监督和问题后监督[3]。随着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捷性要求的提升,一些部门常常独立行事来追求业务盈利,忽视了多部门、层级化监督机制。或是,高管眼中前台市场运营部门的“经济地位”高于后台纪检监督部门,无形中将企业部门“分级排序”,导致同级监督困难。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现行监督体系中的后监督机制,固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但是在风险预防中也仅有震慑与惩戒作用,而无法全然避免风险的发生。换言之,在问题发生后追究相关责任只解决了违法违纪的责任承担,未能体现出提前预警与风险预防的价值。此外,履行“大监督”的专职人才和先进技术(设施)的缺乏,也制约了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建设实施。

3.1 跨部门监督合力尚未形成

首先,跨部门无缝对接较难。企业监督工作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在履行所在专业条线的监督职责时,因关注重点不同,其产生的监督结果各有侧重,沟通要点往往南辕北辙。在制定项目或监督核查时,各部门趋利避害行为,又引起责任外排、线索不清和互通不畅,从而导致单个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无法发现的风险。其次,共享联动机制不健全。企业中各监督部门在监督结果的传递上,尚缺乏及时共享内部信息资源的平台机制,导致企业内从风控到监督的通道尚未有效固化,各部门监督作用的发挥尚未形成持续、高效、同向的合力。最后,问题移送和整改反馈机制尚不健全。OA转签迟滞、部门间意见相左和领导对问题认知不同等原因,都会导致问题线索的跨部门移送受到阻碍,最终影响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

3.2 监督职责全效性难以发挥

公司治理过程中监督职责往往集中在纪检、法务和党办部门,这类部门秉持着政治可靠和工作纪律严明的作风,守护企业监督防线[4]。然而,专职人员力量配备不足,尤其在基层企业法律、审计与纪检部门表现缺乏尤为突出,主要是因为纪检监察人才难得。专职纪检监察的人才往往需要具有若干年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熟悉执纪监察的流程和要点。这类人才的晋升渠道比较固定,职业特性也难以被企业高层重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于这类人才的招聘、考核和培养尚缺乏足够的认知。很多从业人员多是其他岗位调任或兼任最终导致人才缺口较大。此外,多业务链联动的风控监督实施难度大。各部门负有监督职责岗位的人员配备不齐、专业经验不足等,往往很难做到岗位分离、专责专干。实践中纪检、审计、法律风控工作部门往往与企业综合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党群工作部门或董监事会管理部门合署办公,同一部门既负责业务又负责监督,或既负责财务又负责审计,头绪繁多,影响风控监督主责主业的履行。

3.3 风控合规监督机制难落实

以全業务风控,推动企业合规管理,有效防控合规风险,提升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水平,保障法治企业健康运营是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但是,现阶段企业监督机制的运行不够系统化,监督工作尚未全面展开,还没能建立动态化识别、侦测、监控、应急、反馈的全流程风控合规监督机制。各部门往往立足于本部门业务视角,在履行监督职责方面,对“大监督”体系的内涵和规律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常常反映出,风控和合规监督治理框架缺失,未能明确监督管理权责和管辖范围,出事才推诿至纪检监督相关部门;企业一体化、具体化、常态化的方法尚在探索实践中;通过监督检查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工作主动性尚有欠缺,监督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充分;日常业务风险控制和合规监督不受重视,传统“做法”和既得利益思想严重影响风控合规监督机制的落实等诸多问题。

4 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对策

4.1 设立联席会推动监督融合

第一,要明确“大监督”联席会的组织形式。风控视角下的企业“大监督”联席会的设立,不是仅以纪检监察部门为主体和权责归属的治理形式,而是纪检监察、职代会、监事会、工会、法律监审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大监督”联合治理

形式。

第二,要明确“大监督”联席会设立原则。联席会的设立原则是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保证问责处理实现“一把尺子、一个标准、一套程序”。通过推动党内监督与业务监督贯通融合,不断完善机制,健全制度体系,统筹发挥“大监督”体系的优势。

第三,要建立全链条工作机制。企业必须强化三道风险防线建设,通过“大监督”联席会,常态化例会机制,明确所有相关部门权责,促进信息及时共享、线索及时移交、风险管理相互通气、整改措施盯紧落实、管理举措步调一致、专业优势互为补充。企业还应该进一步依托“大监督”联席会,推动跨部门沟通交流,鼓励共同研判“大监督”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讨论设定各项业务的风险监督流程,协调“大监督”工作,落实联席会的各项决议。

4.2 健全队伍机制保障监督落实

第一,完善“大监督”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企业“大监督”人才应尽可能避免工作交叉,以便监督过程需要专职人员执行不同环节的特定任务。风控视角下人才引进时应尽可能面向专业人员,对于监督人员的政治能力和廉洁自律应重点予以审查,决不能带病上岗。“大监督”人才的培养和晋升机制也应该符合企业实际,并依据人才能力和职业规划开展,规范“大监督”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各部门监督责任人和具体执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结合自主学习提升监督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第二,强化“大监督”队伍工作意识。企业“大监督”队伍需要从思想上明确风控监测预防问题发生的理念,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从跨业务融合增强监督能力。结合联席会的全链条工作机制,重视跨部门沟通,在监督执纪过程中不断践行闭环管理原则,优化风控监测点。“大监督”工作队伍还需要灵活掌握监督工具,把“两微一端+信息化”融入监督工作。

第三,围绕“大监督”成果运用完善整改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推进纪检队伍和监督员队伍建设,为保障“大监督”格局的有效落地提供组织保障。要求企业“大监督”队伍全员重视业务流程监督和风控监测结合探寻工作切入点,发现、分析和规避企业风险。

4.3 绘制风险地图实现监督前移

第一,科学构建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风险地图。企业“大监督”风险地图的目的是避免问题线索过度依赖,保障在监督对象和问题领域情况不明条件下的工作实施。企业“大监督”工作应尽可能在业务运营过程中,鼓励各部门排查风险报形成文字汇编,进一步梳理违规违纪风险点,逐步凝聚监督要点。在风险地图中,准确标明各部门业务中常态、易发风险,构建发生情景,结合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第二,利用风险地图辅助监督执纪的风险预估。为企业“大监督”风险地图构建风险预估机制,建立历史数据库记录问题发生具体情况,统计风险发生概率和严重性,质性分析风险因果关系,精准把控风险预估,在各项业务运营过程中预估问题发生苗头,锁定风险环节,实施应急处理。

第三,以风险地图实施“大监督”前移。基于“大监督”平台上各监督主体披露的信息与揭示的风险,遴选高风险点以及表现形式,披露以往监督执纪案例,形成警示教育。进一步利用企业“大监督”风险地图紧盯企业管理难点、员工热议焦点,引导党委关注的风险管理的重点,从而实现“大监督”体系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5 结语

风控视角下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突出强调风控融于企业全业务链,藉此能够有效针对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薄弱方面,高位谋划、统筹推进,逐步完善监督体系,以高质量的监督,纠正偏差,堵塞漏洞,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同时,该体系也能够充分提升企业风险预警能力,通过跨部门业务融合、专业人才、风险地图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监督执纪,切实监督到实处和要害,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障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李晨光,赵继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随机交互连通性研究——角色和地域多网络视角[J].管理评论,2019,31(08):110-122.

【2】王晓川.浅谈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建设与实施[J].当代电力文化,2022(01):62-63.

【3】贾小兵.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外企业文化,2021(09):55-56.

【4】章文婷.聚焦关键环节  深化大监督效能[J].中国石化,2022(02):76-77.

猜你喜欢

大监督风险控制困境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发挥“大监督”体系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