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胡洁:在全球市场浪潮中锤炼创新发展能力

2022-07-12何曼

在线学习 2022年6期
关键词:非学历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

何曼

终身教育学院以“创新”作为关键词,集聚各方优势“海纳百川,提供面向全球的创新方案”,在探索“名校办名继续教育”之路上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平台生态型学院,为国家和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 终身教育 非学历教育 创新范式 金课

胡洁,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自2003年到上海交通大学任职,一直从事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设计科研工作。2017年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2019年受教育部委派挂职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创建了敦煌设计形态学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说,近二十年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即“无问西东,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2021年,胡洁再次受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委托,创建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开启了“海纳百川,提供面向全球的创新方案”的终身教育发展新征程。与本刊对话时,胡洁表示,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战略要求,终身教育学院正在整合交大的非学历教育资源,创建国内非学历教育新模式,打造中国特色全球创新范式,为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平台生态型学院而努力。

两院融合 开启终身教育发展新征程

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决定,将从事综合性非学历教育的原继续教育学院和原海外教育学院合并,成立终身教育学院,整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资源,建设具有上海交通大学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极具挑战的历史性、创新性任务,落在了胡洁肩上。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系列文件,促进终身教育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胡洁认为,高校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主力军,理应主动担当作为,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经过探索改革,合并后的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明晰了其发展格局与目标。胡洁说,学院将从三个方面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未来、面向行业、面向国际,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积极探索。

一是承担起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学院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二是秉承终身学习的培养理念。学院将致力于培养个人的终身学习习惯,促进其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终身热爱学习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坚持创新发展的办学目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学院将植根于上海交通大学来发展高端非学历教育,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以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并反哺学校的学科建设。

“在全新的发展战略下,为实现‘积聚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设计创新等,打造全球创新课程体系,创建国内非学历教育新模式’的总体目标,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为抓手,积极促进两院融合,系统梳理两院原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学院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胡洁如是说。

他还表示,非学历教育是高度市场化的领域,原来的两个学院均在该领域具有长期的办学积累,这次通过强强联合,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优势学科,将更好地整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构建起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终身学习体系,在市场浪潮中,锤炼高校的创新发展能力。

实现非学历教育1.0到4.0的跃迁

“从非学历教育1.0到4.0,正是市场对我们的启发。”胡洁说,2021年,他曾为某煤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讲授人工智能课程,该企业负责人课后提问:煤矿企业如何实施人工智能?胡洁给他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促成了双方的进一步合作。胡洁认为,这反映出,企业负责人对终身教育的实质需求是更希望获得本行业的全球解决方案。

与学员的交流,让胡洁深刻意识到学院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打造非学历教育4.0版。“学院成立后,依托拥有继续教育领域国家级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的独特优势,我们提出要改变传统的非学历教育只做培训的1.0版,首次提出非学历教育4.0版,即以培训作为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接口,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总结推广形成行业智库,最终提供全球解决方案。”胡洁说。

根据这一路径,结合当前社会各界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信息的迫切需求,学院迅速启动了双碳领域的院长工程项目,推出“碳中和愿景下的企业发展战略”研修课程,涵盖零碳园区、绿色制造、零碳金融、绿色碳汇、元宇宙等领域的前沿知识教学和政策方向解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跨界联动交流,指导方案落地,帮助企业抓住元宇宙和碳中和“双螺旋”驱动下的产业创新机会,获得客户肯定。

胡洁称,上述非学历教育4.0在双碳领域的应用只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在刚刚开启的新征程中,终身教育学院在非学历教育发展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创新探索与实践。

从顶层设计上,根据创建交大非学历教育全球范式的发展目标,学院率先成立了全球创新研究院,致力于集聚学校乃至全球优质的教育服务资源,围绕创新前沿,对标国际名校,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设计创新等,打造全球创新课程体系,创建中国特色非学历教育全球创新范式。

在业务推进上,全球创新研究院下设17个创新中心,在各有侧重发展本中心专业方向的同时,还将凝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来共同推进服务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服务于国家治理与企业管理、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然,要实现这些创新思想和发展框架,还需要一定的现实办学基础来支撑。”胡洁强调,学院必须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社会,积极对接国家和行业需求,主动作为。同时,还要坚持依托上海交大,充分发挥交大多学科的综合性优势,才能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成果转化为行业发展、企业进步的动力。

事实上,为实现“非学历教育的创新发展”目标,2022年,学院正在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如按需设岗,全力保障业务主责;业务中心逐渐划清赛道,推动学院整体目标的实现;制订并出台奖惩分明的分配体系以激励全院员工开拓市场等。

以金课体系铸就非学历教育新模式

胡洁说,做好非学历教育不是满市场跑,而是要研发最新的课程,一旦有无数的金课,就不怕没有市场。按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建设标准,对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2000多门金课,终身教育学院正在着力构建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课体系,现已推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研究计划”“碳中和与产业创新”公开课等高端项目,学习方式包括“线上+面授”“对标学习+课题研究”等,涵盖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设计创新等。

据胡洁介绍,学院首批启动500门金课,并于2021年12月9日举行了“院长第一课”。由他讲授的“人工智能时代的融合创新”,从面向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翻转成面向企事业单位中高层、尊重市场规律、符合企事业单位客户需求的市场化课程进行输出,获得了极大肯定。“校友们普遍反映,相较于他们之前所接触过的非学历教育课程,这堂课的内容更为深入,启发性更为直接,与企业乃至产业的发展关联更为密切。”胡洁称,由此体现出,受到社会认可的课程才是真正的金课,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课”是否可以批量录制?胡洁给出了回答:“实际上我们说的‘金课’是与时俱进的。录制的课程过了若干年后可能需要更新,因此‘金课’需要不断地迭代,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以金课为核心的全球解决方案才是未来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胡洁表示,将举全学院之力,用若干年的时间,参考MIT的模式,打造5000门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课。在经过市场打磨与认可后,将会产生更多的金课,来反哺学校的本硕博教育,帮助交大的学科建设再进化、再升级。“这将是一个经过完善设计、可推广却难以复制、独具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特色的非学历教育模式,它将成为学院的立院之本。”胡洁如是说。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非学历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国家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模式探讨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思考
The Beauty of Painting in English Writing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