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贯彻新职教法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07-12余娟

在线学习 2022年6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余娟

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必将为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 职业教育 职教高考 技能型社会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做好新职业教育法普法工作,全面准确解读新职业教育法,持续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近日举办了“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宣讲大会”。来自全国31个省份,16000余个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科研机构、教育科技公司和培训机构的800余万人次参与了线上学习。

修法:恰逢其时、来之不易、影响深远

本次修订,是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实施26年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用“恰逢其时、来之不易、影响深远”来概括此次修法。

“总的来看,职业教育法修改自列入人大立法规划以来,先后历时十四载,汇集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心血,如今终于瓜熟蒂落,完成全面修订,实属不易。”完整参与了本次职业教育法修订过程的杜玉波如此感慨。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到来等一系列变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此次职业教育法修订着力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这一定位,着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杜玉波强调,新职业教育法的操作性、针对性很强,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机遇期和改革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该如何认识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时代意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在这个双期叠加的新阶段,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不但关照了各方利益的诉求,充分发挥了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职教战线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意愿,而且充分反映了职业教育特色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塑造社会共识,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夯实了法治基础。”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社会普遍存在“重普轻职”的观念。对此,新职业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一表述从法律的角度高度肯定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陈子季认为,“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必将有力地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与偏见,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融通,推进建设‘一体两翼’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法律依据。”

深入学习法律新规定、新制度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915万人,专任教师129万人,已经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吸引力不足、社会认同感不强、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均衡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次大会中,围绕新职业教育法的具体条文,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作了全面详细的解读。他指出,修订工作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聚焦职业改革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需要从法律制度上破解的难点问题的工作思路,“寻求破解问题的办法,贯穿了法律修订的全过程”。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的积极实践成果和整个战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大多已被吸收到职业教育法之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周建松对此表示欣喜。如中国特色学徒制、产教融合型企业、职业教育本科及其专科层次高职举办本科专业,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切实维护师生权益和促进师生发展等议题,都已经被充分地吸收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之中。

“突出职业教育是类型而非层次,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是整部法律的核心理念。”王大泉强调,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具灵活性、多样化,直接将生产劳动所需的技术技能转化为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目的性更为鲜明,面向市场、促进就业。

企业是举办职业教育的社会力量之一,法律为了鼓励企业特别是有技术技能培养能力的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专门单独规定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方式。另外,据王大泉介绍,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了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条件和特征是能深度参与、能提升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并明确了支持和优惠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成长为产教融合型企业”。

针对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新职业教育法规定中高职贯通培养成为法定制度,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可以采取与高等教育法规定不同的方式,“为职教高考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破格录取提供了法律依据”。王大泉说道。

践行新职业教育法抓落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陈子季提出,我们要提高政治的站位,用学习的自觉、研判的习惯、法治的精神来抓好新法的贯彻落实。“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归根结底还是学习不够。”在学习新职业教育法的过程中,既要抓住学习的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的领域,既要向理论学习,也要结合实际学习,陈子季强调,“要学用结合,把所学所思与推进工作结合起来,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实践当中的现实问题。”

他表示,践行法治精神抓落实,一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健全中職、专科、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等;二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要求,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探索先进学徒制等;三要加强职业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此外,要调整完善以下三个方面的政策举措。一是“普职分流”政策要从强制分流转向引导分流。二是中职教育的定位要从就业导向转向就业加升学。三是职业学校的办学要从依赖政府指导转向面向市场办学,下一步将依法扩大开放水平,丰富办学形态,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善学提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心在高职”“创新看高职”。从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作用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职普横向融通的“双通”三方面的规定来判断,他认为,“新职业教育法使职业学校教育体系重心向高职转移的趋势更为明显。”此外,高等职业学校占据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重心,代表着职业教育的中国水平、中国标准,承担着探索中国职业教育模式的重任,具体表现在推进教育结构优化、办学体制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

孙善学建议,落实新职业教育法,首先要认真贯彻教育部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次,要找好推进落实的切入点,比如落实“十四五”规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及“双高计划”,做好职业学校现有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等。

“新职业教育法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新阶段,宣告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基于新职业教育法,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和震提出了对我国技能型社会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展望。“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他解释道,一方面,职业教育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技能型社会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建设技能型社会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从更广阔的背景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通过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技能支撑。”杜玉波表示。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