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兼及刍议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
2022-07-11司新华
司新华
适应性原则应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应与学生的思维、品德、情感等心理发展特征及发展需要相适应,与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相适应,与语文能力生长的主要途径相适应。
一、教材编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
宋儒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称:“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说:“因人而进。”清朝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别类分门,因材施教。”可见,因材施教早已成为日常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需要,是因材施教原则的根本性要求。因此,因应学生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是教材构建的基础理论以及建构语文学习内容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要积极观照并适应学生的思维、品德、情感等心理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努力培育其认知能力,并促使他们在认知与学习过程中发展这些特征。
(一)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构建教材内容
与学生思维发展特征相适应,是培育学生心理品质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应该注意的最基础的方面。
“15-17 岁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趋于初步定型或成熟的时期。”[1]这个阶段,抽象逻辑思维不仅占优势,而且处于主导地位。并且,高中生“能够将高级推理过程和逻辑思维过程运用到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上,开始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包括政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哲学问题以及伦理道德问题等。这些问题中涉及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民主、友谊、公平、忠诚等”[2],“并逐步地了解特殊和一般、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等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3]。可见,就思维发展特征来讲,高中生思维内容的现实性很强,趋向全面和深入。思维方式特征以抽象思维为主,其形式逻辑思维和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处于抽象逻辑思维成熟、思维整体结构形成的重要阶段。另一方面,随着表象内容的深刻和丰富,高中生的认知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想象的创造性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了显著发展。
可见,高中生的思维发展侧重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也在发展。由于思维方式的完善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其思维的宽度与深度显著增强,思维的创造性急剧增强。简而言之,高中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扩大,思维方式越来越复杂,思维现实性与创造性大幅提升。
为了适应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征,高中语文教材设计必须考虑在学生15-17 岁这个阶段,让其学习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这些抽象思维知识,培养抽象思维的基本结构。并且,在侧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兼顾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在学习内涵方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尤其是现实问题的深入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品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深入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设置一方面应以重于抽象思维方式的议论类文本学习、议论类写作实践为主,另一方面要以重于形象思维的记叙抒情类文本学习与写作为辅,并让两类文本阅读学习和写作实践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还应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与挖掘,与现实认知关联起来。
笔者以为,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抽象思维培育方面重视还不够。从目前教材的编写来看,注重抽象性思维培育的单元和栏目主要有以下部分:必修上册在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安排了古今中外6 篇议论性文章及高一年级第一个议论文写作学习小版块“议论要有针对性”;在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个任务群,设置了一个古代记叙文单元及高一年级第二个议论文写作学习小版块“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五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后设计了写作学习小版块“写演讲稿”,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安排了文言文议论文以及写作学习小版块“如何论证”;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有先秦诸子散文及写作学习小版块“审题与立意”,第四单元“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有以形式逻辑思维知识为主的学习和写作小版块“尝试写驳论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册第一单元“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设置了当代议论文篇目以及写作学习小版块“深化理性思考”。
也即是说,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全套书5册,共计28 个任务群单元,侧重于抽象思维学习的只有4 个阅读单元和附加在任务群后的7个侧重抽象思维学习的写作学习小版块,并且这些内容没有抽象思维中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含批判思维)的学习内容,写作学习小版块里抽象思维的学习较简略。虽然各类篇目的学习任务设置从单元学习任务或研习任务的问题及活动里,注意了对作品的深度学习,但那更多的是学科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还算不上是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特征的系统、全面、深入的思维品质培育。
(二)基于学生品德发展特征构建教材内容
品德是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文章内涵价值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适应和发展学生的品德特征,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对学生进行品德培育的重要途径。
就一般特征来看,“15-16 岁(初中三年级第二学期至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品德的初步成熟期”[4]。所以,创构适应高中生品德特征的高中语文学习内容,要高度重视高一阶段学生品德的培养。
就部编版高中语文五册教材的宏观布局来讲,在学生品德培育方面,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的要求,已有一些具体设计。比如按教材编写者在教学参考书上的概括,必修上下册着力安排了理想抱负、劳动品质、良知与悲悯、抱负与使命、责任与担当的学习;选择性必修教材上中两册着力安排了革命志士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人格的学习,下册注意了对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求真求实等的认知。可见,部编版语文教材很大程度上重视了适应和发展学生的品德特征。
朱熹在《朱子语类》卷六中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伦理学史》中说,“仁”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仁”是一切品德产生的基础和核心,所以“良知与悲悯”这个人文主题安排在高一年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但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品德培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方。在教材体系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得不够完备,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具体内容体现得还不够。
(三)基于学生情感发展特征构建教材内容
情感是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人文素养和人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学生写作的动力和文章生动性、感染力的重要源泉。语文教学内容的编写应该适应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特征。
高中生的心理比初中生有更强的社会性、政治性,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严肃性,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同时,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情感动荡不稳的多变时期。随着“成人”意识、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加之理想化程度比较高,高中生对未来充满憧憬,有勇敢追求未来、道义的热情和勇气。他们思想单纯,重感情,敢想敢说、敢作敢为,好斗好胜,但由于认知能力的缺乏,思维往往片面,情感容易浮躁、偏激、摇摆,有极大的波动性。
因此,构建语文教材要适应学生的情感发展特征。具体而言,在设置人文内容时,不仅要注重认知学习内容,还应该关注价值观、世界观和理想、责任感的学习。在关注历史文化、中外文化的同时,还需注重认知现实和未来世界,增强学习内容的社会性、复杂性,侧重加强对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规范性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说,教材内容的安排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应当重视丰富、完善和培育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强化学生追求个人事业、社会发展以及维护坚守真理、社会规范的热情、勇气与意志,培育学生勇敢追求未来、道义的热情和勇气。只有这样,教材内容的编写才能兼顾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需要,在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同时,给学生注入沉稳、深厚、个性化的情感内涵,为学生写作提供积极的认知驱动与丰厚的情感内容,更为学生的长远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情感内涵丰富而复杂。部编版教材中选用的古今中外名篇极多,涉及了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材在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方面很重视,对于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文化、外部世界等有很大的帮助,也培育了学生的爱国情、文化自信和对于事业的追求等情感。但教材在情感的深沉与厚重、对理性的培育上还有欠缺,情感培育的路径也可以进一步细致。
比如,依据教材编写者在统一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上的概括和表述,高一年级各任务群的人文主题设计为:必修上册,青春激扬、劳动光荣、生命的诗意、我们的家园、乡土的中国、学习之道、自然情怀;必修下册,中华文明之光、良知与悲悯、探索与发现、抱负与使命、观察与批判、不朽的红楼、责任与担当。笔者以为,这些专题顺序调理为中华文明之光、良知与悲悯、劳动光荣、学习之道、自然情怀、我们的家园、乡土的中国、责任与担当、抱负与使命、观察与批判、探索与发现、青春激扬、生命的诗意、不朽的红楼,可能更为合适。其蕴含思维路径是:在粗略体悟中华文明的基础上,研习“仁”,如前述,“仁”是一切美德产生的基础和
核心,让“仁”成为一粒品德生长的种子。在此基础上,再认知、培育劳动品质:学习之道(学生基本的劳动方法),融入自然、家园、国家情怀这一宏大的社会背景(“自然情怀”“我们的家园”“乡土的中国”);继而深入探讨劳动者的内在品德:“责任与担当”“抱负与使命”“观察与批判”“探索与发现”。在这些认知与品德基础之上,再激发学生的激情与抱负(“青春激扬”),让这种情感成为有本之木,助力学生生命诗意的形成,再读综合性的深厚、宏阔的读物《红楼梦》。这个路径可能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沉稳、深厚、澎湃的感情状态,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感情特征。
二、教材编写与思维发展的基本途径相适应
以认知能力培育为核心,适应学生的思维、品德、情感发展特征,与思维发展的基本途径相一致,让这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全面、深入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养和思维品质发展,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语文教材编写者应该予以充分考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思维发展都要经过从最初的直观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抽象思维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类。形式逻辑思维是走向辩证逻辑思维的必由之路,辩证逻辑思维是人类最高级的思维形式。[5]
前文已述及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体现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特征的情况。在此主要以写作学习内容的设置与思维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情况分析为例。部编版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对形式逻辑略有涉猎,但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5 本教材里,较少涉猎辩证思维知识。从教材的设计来看,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写作“议论要有针对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写作“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写作“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第五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写作“写演讲稿”,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写作“如何论证”,这些关于议论类写作的栏目,并不能明确、具体地指向辩证性思维方式的培养。简而言之,从一般思维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思维方式培育这个角度上,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体现得不够明朗。
三、教材编写与语文能力生长的主要途径相适应
毋庸置疑,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教材编写必须遵循与语文能力生长的主要途径相适应的原则。
(一)基于能力生长主体途径的自生性特征构建教材
自生性即自我生长的特性,是语文能力生长的核心特性和途径。据大量一线教学观察与实验,一听或一看学习结论就懂、一实践就差的现象十分普遍。也就是说,在教师及资料告知结论的情况下,学生大多能理解所学内容,可是理解了,语文能力并不一定就形成了。语文能力的形成及有效、高效地生长,必须经过自主的自我实践运用这一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自觉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一定情境下,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一定目标的引领下主动进行理解、研究和探索,获得能力和新的知识。这对于语文学习尤其有启发和实践意义。
语文学习是一项特殊活动,其知识的获得与建构、能力形成与提升,以及语文整体素养形成与提升,具有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习得与生长、自我实现与呈现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自我习得为主要途径,以自我实现为根本追求。语文教材内容建构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特征。忽视了这一点,就不能契合语文能力产生和发展的本质。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生成上着力很多,每个单元之后“单元学习任务”或“单元研习任务”里,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学习性写作任务以及系列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生成能力的重视。但美中不足的是,每篇课文后的“学习提示”关于文本内容的理解,都是知识性的结论,容易让学生停留在这个结论的理解层面。
(二)基于能力生长主体途径的层级性特征构建教材
教材内容编写注重能力生长的层级性是学科学习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体现。这个能力生长的层级特征,主要指学习的能力层级性过程,即“学习——实践——创新”三级途径。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在《教育研究》2016年第9 期发表的《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一文里所阐述的:学科的认识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和经验的输入——学习理解活动;二是知识和经验的输出——应用实践活动;三是知识和经验的高级输出——迁移创新活动。语文能力生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如此。语文教材的编写自然应该契合语文学习的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这三个层级。这里的理解主要是指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对知识运用的宽度与深度的结论性理解,理解是自主应用实践的基础,在实践运用中创新是语文学习能力体现的高级阶段。
值得肯定的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或“单元研习任务”里,在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方面着力很多,体现了很强的科学性、合理性。
注释:
[1][2][3][4]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40 页,第151 页,第11 页,第11 页。
[5]司新华:《高中写作教学内容构建的两个基本原则》,《语文建设》,2018年第6 期,第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