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探究:为何吟唱?怎样吟唱?——《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2022-07-11邱桂秀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艾青意象土地

邱桂秀

一、单元、文本分析

(一)单元意识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已被广泛使用。不难发现,从八年级起,每册语文教学用书都设置了一个“活动·探究”单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单元形式,它把“活动”作为整个单元教学的主体,融入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促导学生开展有关资料的搜集,进行相关活动的策划,把语文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在整个单元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教材设置了具有很强的活动性的“新闻”“演讲”“现代诗”“戏剧”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既明确了教师的引导地位,也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

在整个“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单独看到单元中的某一篇目,而是要有单元整体意识,突出单元教学的主题,在大的主题把握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更好把握教学重难点。同时,活动探究单元都是以任务群的形式展开,整体分为“阅读教学”“活动教学”“创作教学”三大任务,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以现代诗歌单元为例,在阅读教学中,应先让学生整体通读五首诗歌,把握这五首诗共同凸显的主题内蕴;在活动教学中,诗歌强调的是把握情感基础之上的诵读,所以如何更好地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显得至关重要;最后的创作教学是此单元的难点,诗歌的创作指导十分考验学生对诗歌体裁特点以及诗歌中意象情感的把握,因此可以先以难度较低的“续写诗歌”形式为开端,再以“主题创作”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

在组织形式上,部编版教学用书已经明确指出,“活动·探究”单元要以“自读”为主。要想更有效地呈现探究成果,就要在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小组合作探究是一个很典型的组织形式,既能够进一步明确分工,又能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加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能相对完整清晰地呈现学生的探究成果。

(二)文本分析

此单元为现代诗歌单元,在内容编排上选取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以及穆旦的《你看》。这五首诗歌分别体现了“家国”“爱”“生命”等人类中一些永恒的主题,所以在诗歌阅读赏析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意象特点把握情感。而单元说明明确提示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以任务群的方式从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尝试创作这三个方面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应该完全“填鸭式”“满堂灌式”地将知识硬塞给学生。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这首诗歌写于1938年的抗战背景之下,当时的艾青正在湖南漂泊。从主题上看,这首诗写的是抗战守护土地;在意象上选取了“鸟”“土地”“风”“河流”“林间”“黎明”“羽毛”“泪水”等,就每个意象单独来看,似乎解读起来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抒情诗的意象往往存在一些“陌生化”的冲突,以一种想象与理想的象征出场,在陌生化的“冲突感”中增强读者的感受力。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教学引导时要让学生意识到现代诗歌在意象选取上的特点及鉴赏的角度、方法,并使其学会在创作不同诗歌时选取意象的共通性、差异性及象征性。同时,我们一直强调整体意识,不仅针对一个单元的解读是这样,对于一首诗歌的风格特点、意象选取倾向等方面也应该有整体性的把握。此单元最后的名著导读部分选择的是《艾青诗选》,在这部分中,有对艾青不同时期诗风、意象选取的简要说明,所以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去阅读这部分内容。由此也提示我们,对艾青诗歌的赏析不能单单从一首诗歌出发,还应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知人论世,多诵读与诗人相关的诗歌。

在把握好诗歌的意象特点之后,我们还应关注到意象背后的审美层面。作为一位来自越文化地区浙江金华的诗人、一名成名于狱中的诗人,越人勾践那种“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决心和意志,深刻影响了艾青的诗歌美学特点。这种文化传统让艾青的诗歌充满了抗争的“节概之气”,诗风刚劲而高亢。同时,狱中的磨难与当时中国局势的艰难更是磨砺和铸就了其生性“节概”的意志品格。因此,他的诗歌总是带着一种艰苦卓绝的与生命抗争的意志,高亢、激昂,在生命中竭尽歌唱。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点从“土地”和“鸟”两个意象入手分析,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意义,由此也才能更好进入诵读和创作环节。基于此,对于这首诗歌的意象选取问题,主要从“土地”和“鸟”两个意象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土地”意象。艾青的新诗创作,有时会围绕一个或两个中心意象不断重写,从而构成系列诗作,当然,重写不是重复,而是融入了生命体验的深入挖掘,这种不断挖掘的过程形成了艾青诗歌浓浓的“土地”情结,《我爱这土地》正是这种不断开掘和重写的结果。诗人反复歌咏“土地”,着眼的是大地的苦难,而反复歌咏“太阳黎明”,是给苦难中的人们以信心和希望,这就形成了抗战时期艾青诗歌特有的风格:苍凉的底色、悲怆的调子、深厚的情感、博大的气魄。

1937-1939年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三年,也是中国人民灾难深重的三年。因此诗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诗人在为祖国的不幸、为人民的苦难而哭泣流泪。诗的关键词“土地”,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在艾青笔下,“土地”这个意象意义深远,“它象征这在战火中经历着漂泊生涯的诗人生命的皈依,象征着在战火中民族生命力的坚韧与雄浑,同时它也呈示这诗人忧郁而苍凉的诗绪”[1]。也就是说,“土地”这个意象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悲凉的,又是雄浑的。这个意象遍布于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中,并形成了一个以“土地”为中心意象的群落,比如“河流”“农村”“山峦”“旷野”“太阳”“黎明”“农夫”等。

(2)“鸟”的意象。关于作者为什么选取“鸟”这个意象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因为鸟是“自由”的象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云彩”似乎比“鸟”更为自由,并且云也会化成雨直接落到土地上,和土地产生关联,而土是云最后的归宿,那为什么不选择云呢?因此,我们要从意象的对比分析中抓住“鸟”这个意象的特点,即鸟是属于天空的,也是自由的,但其食物是离不开大地的。表面上看,鸟是大地的背离者,但事实上离开了大地,鸟是无法生存的。[2]艾青被称为“吹着芦笛的诗人”,因为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常常带有“漂泊者”色彩。由此可见,艾青笔下的这只“鸟”为游子,也是诗人自己,联系其当时在湖南漂泊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活动探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在反复的朗诵中把握诗歌节奏、韵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自由探讨诗歌,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和情感;

3.引导学生参与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本课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单元资料、网络检索等方式,了解艾青的生平背景及其诗歌风格特点,并以“名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鸟”“土地”意象;

3.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诵;

4.学习诗歌创作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诗歌意象、情感的探究与把握;

2.教学难点:学会创作诗歌。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作业:把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课前先做好查资料工作并将收集的资料制成卡片。

(一)课前导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从古至今,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而在脚下这片土地上,更是涌现了无数个为之呐喊的诗人: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担忧;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悯;更有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流勇进……诗缘情,诗言志。透过诗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爱国主义诗人——艾青,走进他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二)品味语言,赏析意象

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现代诗,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光未然的《黄河颂》等。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更注重自己学习能力及鉴赏诗歌能力的提升。今天,老师会以做任务的形式,让大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一起来赏析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要求:1.小组长要合理分配任务,需有一位成员记录讨论成果,一位成员上台发言展示成果;2.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小组长的工作,对于分配到的任务要积极思考、建言献策。

【任务一】

根据文本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一:本首诗的感情基调是通过哪些词语或形式表现出来的?

明确:“假如”:用假定的方式来表明“我”清楚地知道我自己不是一只鸟,连鸟都知道要歌唱,更不用说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应该”: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意思是哪怕是生活在天空中的鸟(或者是不眷恋土地的“漂泊者”),也有责任歌颂土地、呐喊抗争,这暗示着作为国民一份子的每一个人都有抗战守土的责任,“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嘶哑”:表明这只鸟不是刚开始唱,而是唱了很久,而且唱得很卖力,才会嘶哑。还可以从“温柔”、“常”等词入手,特别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副词和形容词,可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形式渲染:这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无止息地激怒的”,连用多个形容词形容“鸟”所歌唱的对象,极力渲染这些对象的特点。

问题二:这首诗的有哪些意象?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鸟”“土地”“风”“河流”“林间”“黎明”“羽毛”。

特点:“土地”“河流”“风”相承接,共同构成了鸟的生存空间,同时表明了生存环境的恶劣;而“林间”“黎明”等和前面的疾风苦雨意象形成对比,预示着安宁和美好;“羽毛”则表明了“我”愿意为这片土地奉献一切。

问题三:意象与意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明确:构成对比,突出“鸟”的奉献精神。

(三)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要求:每一组必须推选至少一名成员上台朗诵,小组内可自由讨论诗歌朗读节奏、轻重音、语气等问题。每一组设置一个评委,对其他组成员的朗诵进行打分,推选出“最佳朗诵者”。

【任务二】

问题一:阅读教材第14 页的内容以及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的诗人生平材料,谈谈你认为这首诗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为土地抗争到底、奉献自我的爱国之情。

问题二: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组织朗诵比赛。

明确:诗歌阅读节奏(可配上音乐加以渲染)。

PPT出示: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再次把握情感(视频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V411q7wH)。

(四)激发兴趣,创作诗歌

【任务三】

问题一:诗歌的创作方法有哪些?

明确:请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第13 页“怎样写诗”技巧点拨,归纳写诗要点,主要为:(1)注重情境;(2)情感分行;(3)融入联想和想象;(4)借助可感意象;(5)可直抒胸臆;(6)注意节奏和韵律。

问题二:续写诗歌:今晚月色真美,头顶上_____,星空下______。

预设:今晚月色真美,头顶上清辉难掩,星空下碎玉点点。

另外可再选1-2 个续写主题供学生选择,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选题,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其创作灵感。在学生创作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分析,写得比较好的可在班级公开展示。

问题三:根据主题创作诗歌。

明确:主题可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雨”“四季”“春”“秋”等。

问题四:制定班级诗集。

明确:对课堂上学生所展示的诗歌进行评选,将其制定成诗集,并为之命名。

七、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意象选取:“鸟”“土地”“风”“河流”“林间”“黎明”“羽毛”。

意象特点:关联性强;构成环境的特点;体现希望。

情感:为坚守土地不惜一切的抗争;爱国之情。

朗诵注意:节奏、轻重音、停顿、情感。

诗歌创作技巧:情境、意象、情感、节奏、形式。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单元意识而来的,以尊重课本设计思路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传统模式,以任务群和活动探究的形式开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听、说、读、写四个环节,较为全面考虑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另外,多种活动形式穿插进行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但是,很明显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如下。

(一)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前搜集诗人生平资料的任务,较少学生能够做到借助互联网认真查找,加上没有及时对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上课时容易变成通读全稿,听的学生似乎也失去了热情。同时,这也使得教师在上课时要进行较多的补充说明,使课堂时间更为紧张,为后续的活动环节增加了压力。所以,在布置资料查找任务时,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资料查找思路。

(二)课堂节奏不易把控

以活动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堂的把控难度。首先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工,在小组人员的分配上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有的小组在部分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发言参与其中,而有的学生完全沉默,仿佛置身事外。由此,小组的分配要尽量在了解班级每名学生的情况下再进行,可适当让班委协同分组再作适当调整。

(三)创作热情不高

谈到创作,学生总是带着排斥的态度。即使用最简单的“三行诗”填空的形式作为开端,有的学生还是不愿动脑动笔。而在主题诗歌创作时,难度的加大无疑让学生的“作品”少之又少,导致这一个环节变成了更多是老师在展示创作,背离了设计的初衷。因此,教师要在创作前对诗歌的创作表达方法多加强调,可以给学生展示艾青诗集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通过分析其特点来加深学生的感受,以更好地使其掌握诗歌创作的方法。

部编本教材教学出发点是以单元为整体整合实践,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活动为中心务实学生基本功,以探究为内核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4]每个学生对文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最终会使学生成为“思想上的巨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诗歌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同的人对诗歌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照本宣科的教学会让老师像一个“工具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尝试,如同群文阅读一般,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综合实力,我们更应多探究、多归纳、多总结,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对于诗歌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诗歌赏析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去理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基础学科,其终极目标不在于知识层面的讲授,而在于学生精神与生命维度的成长。语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地“上下求索”。

注释:

[1][2]潘正文:《竭尽生命的守土抗争之歌——艾青<我爱这土地>解读》,《名作欣赏》,2020年第12 期,第105 页,第105 页。

[3]廖玲玲:《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探究》,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杨云萍,第49 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猜你喜欢

艾青意象土地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我爱这土地
艾青《我爱这土地》
意象、形神
艾青来了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无题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