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2-07-11毕雅莉毕雅莉卯昌省王艳丽卢文芬
朱 跃,毕雅莉,毕雅莉,卯昌省,王艳丽,卢文芬,李 力
(中国贵航集团三0 二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此病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约有85% 的肺癌为NSCLC。多数NSCLC 在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的预后不佳。在临床上,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 的主要方法,但治疗后患者的5 年生存率极低,不足5%[1]。放疗是临床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完善,立体定向放疗因具有定位准确、摆位精度高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治疗中。研究表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改善晚期NSCLC 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2]。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目前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肺癌[3]。但关于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NSCLC 的效果尚未见相关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对52 例晚期NSCLC 患者进行对照试验,以探究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NSCLC 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52 例晚期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NCCN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治指南》中关于NSCLC 的诊断标准,且经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定TNM 分期为Ⅲb 期~Ⅳ期;预计的生存期在3 个月以上;意识清楚,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咯血症状或凝血功能障碍,或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合并有影响生存时间的第二原发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存在精神障碍或神志不清;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存在用药禁忌证,或无法耐受放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6)和治疗组(n=26)。在对照组26 例患者中,有男14 例,女12 例;其年龄为51 ~85 岁,平均年龄为(67.08±6.59)岁;其中,病理类型为肺鳞状细胞癌(鳞癌)、肺腺癌、肺腺鳞癌的患者分别有10例、15 例、1 例;TNM 分期为Ⅲb 期的患者有5 例,为Ⅳ期的患者有21 例。在治疗组26 例患者中,有男15 例,女11 例;其年龄为54 ~82 岁,平均年龄为(66.92±6.83)岁;其中,病理类型为肺鳞癌、肺腺癌、肺腺鳞癌的患者分别有12 例、13 例、1 例;TNM 分期为Ⅲb 期的患者有4 例,为Ⅳ期的患者有22 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方法是:指导患者取双臂抱头的仰卧位,用真空体模妥善固定其肢体,于体表定位并做好标记。牢靠固定患者、床及体模。用钴60 陀螺放射治疗机(由上海伽玛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体外放疗。放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CT 扫描,层厚为2 ~5 mm,勾画肿瘤靶体积、危及器官、临床靶区、计划靶区等。每次的放射剂量为260 ~310 cGy,1 次/d,5 次/ 周,总放射剂量为60 ~66 Gy/14f,连续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方法同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生产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批准文号H20180004;规格12 mg/ 粒)的用法是:口服,12 mg/ 次,1 次/d,连续服用2 周后休息1 周为1 个疗程。患者在用药期间若出现安罗替尼治疗相关毒性反应,应按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防治指南2021》来进行处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评估其近期疗效[4]。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的癌灶消失,无新发癌灶,病理性淋巴结短轴小于10 mm。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癌灶的直径较治疗前减小>30%。稳定:治疗后患者癌灶的直径较治疗前减小≤30%,或癌灶最大直径增加<20%。进展:治疗后患者癌灶的最大直径较治疗前增加≥20%。临床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 部分缓解例数)/ 总例数×100%。治疗后,采用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将其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分为显著改善、改善、稳定、降低4 个等级[5]。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的KP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20 分。改善:治疗后患者的KPS 分较治疗前升高10 ~20 分。稳定:治疗后患者的KPS 分较治疗前升高<10 分或降低<10 分。降低:治疗后患者的KPS 分较治疗前降低≥10 分。总改善率=(显著改善例数+ 改善例数+ 稳定例数)/ 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参考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包括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乏力、发热、骨髓抑制、高血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42.3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15.38%。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总改善率为65.38%,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总改善率为34.6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的比较
2.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乏力、发热、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例(%)]
3 讨论
立体定向放疗是中晚期NSCLC 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是利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对癌灶靶区进行精准的定位,并可将多个非共面的静态、动态射线束在一定的空间内聚焦,对靶区产生高度适形、梯度陡峭的剂量分布,能在极少次数(10 次)内实现癌灶的高剂量照射,并能减轻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损害[6]。但多项研究报道,单纯通过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 对肿瘤的控制效果是有限的,应结合免疫治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以提高疗效[7]。靶向疗法是中晚期NSCLC 患者除了放化疗以外的另一种有效治疗手段[8]。大量的文献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 高表达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为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9]。现阶段,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晚期NSCLC 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安罗替尼是一种可口服的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等多靶点均有拮抗作用,可降低上述各个靶点的生物活性,发挥强效抗新血管生成的作用[10]。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将安罗替尼与放疗联用能提高晚期NSCLC 患者的疗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安罗替尼具有抗新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利于肿瘤血管网络的重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肿瘤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向正常化发展,为后续放化疗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11]。晚期NSCLC 患者经二线、三线甚至是多线治疗后,继续治疗面临着经济负担重、治疗效率低、不良反应多等问题,而此阶段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则为治疗的重点[12]。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与单用放疗相比,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对晚期NSCLC 患者进行治疗能提高其生存质量。这可能与安罗替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肿瘤相关症状有关。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乏力、发热、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出现的高血压均为2 ~3 级高血压,经对症治疗其血压控制良好,未出现因高血压而导致的停药事件,且停用安罗替尼2 ~3 周后其血压可恢复正常。通过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现本研究中出现高血压不良反应的患者其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因此考虑安罗替尼可升高患者的基础血压。故在使用安罗替尼对晚期NSCLC 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将原有降压药的使用剂量增加1倍左右,以预防患者发生2 ~3 级高血压。
综上所述,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NSCLC 的效果较为理想,能提高患者病情的缓解率,改善其生存质量,但治疗期间需警惕其发生高血压,密切监测其血压的变化,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