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时空的古籍:让历史鲜活于墨痕

2022-07-11于清

读者欣赏 2022年6期
关键词:家谱古籍

文于清

如果没有文字记录,今天的我们大约很难想象,过去的千百年间发生过怎样的朝代更迭、人事纷争;那些生活在当时当世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遵循着怎样的社会规章,有过怎样的跌宕人生。有了文字,有了集录而成的笔记典籍,才有了供我们回溯的草蛇灰线,我们因此得以知晓,人类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了现代社会,而今天的我们,又当何以传承,何以赓续。

2022年4月15日,首部中华古籍活化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正式收官。该片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字节跳动公益共同担任指导单位,在西瓜视频重磅推出,从9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若干艺术家、学者、古籍爱好者为了连缀古籍残卷、修复古籍内容、“复活”古籍风貌而孜孜以求的故事。

古籍收藏者卢冉和其团队历时5年,将古籍中记载的“蟹酿橙”“素蒸鸭”“春兰秋菊”“栗糕”等300多道宋朝佳肴逐一搬上餐桌,并佐以被复原的杯盘碟盏,让一场完整的“宋宴”呈现在今人的眼前。在阅读古书和复原宋代食物的过程中,卢冉不断地与宋人的心灵发生共振,他看到了他们掩藏于柴米油盐里的真实生活,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风雅,以古籍为钥匙,卢冉似乎打开了一道通往宋代的时光之门。

陈诗宇则出于对历史真相的执念,奔走在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寻觅、论证几百年前的古人在追赶什么样的潮流,他们的服饰与妆容又经过怎样的变迁。当一部《明宫冠服仪仗图》明确且直观地告诉他,那些曾经困扰他许久的、无法想象的装束及其色彩是什么模样时,他长舒了一口气。

励双杰忙于辗转各地收集家谱,在他丰富的藏品里,甚至包含了彭德怀元帅和作家丁玲的家谱。但相比被经传典籍多方记载的“大人物”,那些默默湮没于历史尘埃的“小人物”的一生,有时更能触动励双杰。他说,有一次他翻到一本家谱,发现这个家族先后有很多人从军,其中有一个人曾在黄埔军校任中校教官。虽然励双杰翻遍黄埔军校相关的文献,都没有找到这位教官的身影,但据其家谱记载,家族的老人会在这些年轻人上战场前叮嘱:“国难方殷,要努力疆场,不成功,便成仁。”

家谱里的内容一般包括姓氏源流、谱系表、家训、族规、人物志、与家族有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和重大历史事件等,但撇开宗族传承的意味,家谱几乎是一个普通人得以被文字记录的唯一途径。因此,过去有一个以此为生的行当—谱匠。每年秋收后,谱匠便挑着装满木活字的担子,走乡串镇,替人家制作家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环境的变换,被历史尘封、遗忘的不只是那些散佚的家谱,还有这个古旧的手工行当。

也有不少年轻艺术家从古籍中汲取创作灵感,将千年的文化积淀应用于当代艺术,让古籍“重生”。张渔从明传奇《牡丹亭》里获取创作思路,还原其中的山石树木,实现了水墨画与电影海报的跨界合作。撒旦君以《山海经》《酉阳杂俎》里描绘的古老而隐秘的奇幻世界为蓝本,重现了刑天等众多诡谲瑰丽的神怪形象,创作出极具个人风格的“神怪江湖”。从极尽浪漫想象的古代典籍,到现实感十足的文人笔记、乡野怪谈,诸多神怪和它们所依附的环境一起,在这样的还原过程中变得形象丰满、面目清晰。

应永会被称为“汲古造字”的“宝藏”字体设计师,书刻体、汲古书体、浙风宋朝、博州小楷等颇受欢迎的仿古字体都出自他之手。应永会设计的第一款字体叫“浙江民间书刻体”,用的是复刻的方法。在比对多种古籍后,他选择以清代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郊)人袁钧辑录的《郑氏佚书》为“原典”,从中提取字样,进行字库制作。

《拼接撕裂的文明》《活着的象形文字》《我在国图修古籍》三集,则是从学术的专业角度,聚焦那些皓首穷经修复古籍的专家。编号达7万多号的敦煌遗书,如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内,浙江大学的张涌泉教授与其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字体、行款、纸张、缺口等的综合比对,把原本同为一体却散落四处的残卷断片,重新连缀成可供阅读和深入研究的整体。这些年,他们成功缀合了《金刚经》《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等经卷的多组残片,解开了许多萦绕学术界多年的谜团。消失千年的古代变文讲唱情景,也借由他们对残卷断片的修复及论证,得以展现在人们面前。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抢救并翻译、整理东巴古籍,将东巴文字应用于现实生活,让这种唯一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得以存续。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等人通过研究纸张修复技术,成功修复了《永乐大典》“湖”字册,令这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历经风雨仍葆有生机。

从时空的视角凝视,“古籍”实在是一种浪漫的存在。想想看,许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有人休憩后醒来,摸了摸书桌边残余的阳光,嗅了嗅茶香,执笔记录下了这一日的光景。若干年后的夜里,你伸手从架子上拿下一本书,就着案头如豆的灯光,在字里行间突然抓住了那一抹茶香和几缕游移的光影。

那些不同行业、不同身份却都同样痴迷于古籍的纪录片主人公,为的可能就是这样一份不期而遇的欣喜。一本本古籍的重现,便是一次次时空的回溯—就像茶,一篓一篓的茶青,经过炒制后只剩下那么一点儿,被贮藏起来;直到有人沏茶,闲等枝叶舒展,过往的那些时间和辛劳便会借着茶香的魂,重演前世今生—古籍里蕴藏的,也是人世间难得的时间回旋。有了古籍,我们才得以寻踪踏迹,获悉自己的来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个体不可或缺的身份印证,我们要据此获得那种根基性的认同感、价值感和自豪感。

无数的生命喧嚣过,又沉寂下去,循环往复,薪火相传。古籍蕴藏的丰富程度,约略等同于历史的悠远程度,就像我们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也正是有了古籍的记载,才有了明证。我们不能放任古籍湮灭,因为短短百余年后,我们也会成为时间回旋中的小小一站,我们需要给后人留下溯源的路径—让未来的人们,也能享有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丰厚的积淀,甚至更多。

近年来,聚焦古籍的纪录片、综艺节目不断涌现。除了本文所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开篇就聚焦古籍,以书籍为主题,讲述了形形色色的写书人、做书人、爱书人、读书人的故事,首播3年后,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5;《典籍里的中国》借助舞台话剧的形式,达成古今对话,网络视频播放量迅速破亿,其中《尚书》一集的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7亿次,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中国影像方志》从地方志的角度梳理文明的传承脉络,展现无数普通人的奋斗史;《古书复活记》采访、拍摄了数十位国内一线古籍保护专家与学者,记录了他们在工作中的付出与坚持,获得无数好评。

古籍能够如此频繁且持久地“圈粉”,恰恰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体味到了此中妙处,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与历史产生联结,在大群体中定位个体存在,寻获那份凝结于血脉的认同。

1300年前,李白在一个月夜吟诵:“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他看来,月亮是穿越时空的媒介,在更迭的岁月里勾连古今的情感。那时的他不曾料到,自己也将成为这媒介。他的那些千古名篇,在以后的日子里,频繁地为后人还原他的时代。余光中说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酒,这月,这剑气,便是我们复刻那个时代所依赖的细节。李白那些云下闲坐、夜深思乡、万里行舟的孤独,终将有人理解。

放眼望去,哪片土地没有先人活动的痕迹呢?就算此刻,你正沿着一片人迹杳然的河滩踽踽独行,古籍也会告诉你,曾有一条受伤的龙伏身于此,变成了岸,岸上的石头是龙鳞所化,每当流水冲击石头的时候,你能听到的,便是龙鳞相互碰撞的声音。

而这,是时间书写在古籍里的秘密。文字是你与它相认的途径。

猜你喜欢

家谱古籍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尽快制定《贵州省古籍保护条例》的几点建议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利用社会力量 做好家谱收集整理工作
潘光旦嗜治家谱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岁月沉淀中的老家谱
古籍收藏可先从藏经入手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