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2-07-11郭英剑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阿多诺卢卡奇本雅明

郭英剑

西方马克思主义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欧与中欧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总结与探讨本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其相关著述与论述与此前经典的(classical)和正统的(orthodox)马克思主义以及后来的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有显著不同,从而成为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史称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在中国简称“西马”。“西马”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卢卡奇与葛兰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有本雅明、阿多诺、霍克海默与马尔库塞。虽然“西马”有百年的历史,但“Western Marxism”这个词是梅洛-庞蒂在他出版于1955年的著作《辩证法的历险》中使用后才开始被普遍接受,书中他将“西马”的起源追溯至卢卡奇。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焦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但“西马”关注的焦点则是上层建筑,特别是文化、哲学与艺术等问题。他们强调研究文化、阶级意识与主体性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的重要性。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相结合,是“西马”不同于很多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一大特征,也曾因此产生了诸多新的思想体系。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西马”百年史经过四个发展时期:形成时期,1920—1930年代,此乃初创时期,逐步成为一种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潮;鼎盛时期,1930—1960年代,这一时期形成了诸多的分支与流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开始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发展时期,1970—19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诸如法兰克福学派等各种流派开始走向分化,逐渐出现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转型时期,1990年代至今,其研究主题从哲學、文化问题转向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重心从对资本主义批判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等。总体来说,“西马”并无统一与完整的思想体系,内部流派众多,观点各异,有时候差别还很大乃至自相矛盾,但其始终有着非正统性、超然性、多变性的特征,同时,又有面向现代化、多元化与学院化的特点。

“西马”进入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1970年代末与1980年代初,算来已有40年时间,但真正为学术界所接受并开始流行,还是到了199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之后。当时的中国处于改革与社会转型期,经济改革所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中国开始进入商品社会时期,社会的商品化大潮冲击着人们,特别是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物质至上、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社会批评等等问题的出现,与“西马”理论所面对与批判的问题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是“西马”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迅速流行的原因之一。应该说,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学者对“西马”理论的引进与研究从未中断过。在我看来,至少在外国文学研究界,在我们对诸多国外理论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翻译与引介工作,使当下的人们与后人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理论,依然是我们当代外国文学研究者与译者需要努力奋斗的一个目标。对于20世纪所出现的诸多理论如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是如此,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亦是如此。

本专栏的三篇译文,第一篇卢卡奇的《论瓦尔特·本雅明》,选自1978年《新左派评论》中的英译文,主要探讨了本雅明在研究巴洛克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联时,如何论述作为风格的寄喻的精神及其与现代世界的情感、观念以及经验的契合度。第二篇卢卡奇的《歧路》,选自1995年在英国翻译出版的《卢卡奇读本》,所谓“歧路”,不过是喻指世事万物有彼此对立的一面,而对立并非代表不同的趋向,它们就是存在的本质。第三篇阿多诺的《新音乐的老化》,是他1954年在斯图加特新音乐周上发表的演讲,选自《阿多诺全集》(第14卷),通过音乐的新与旧来探讨事物的发展规律。他从新音乐之新谈起,认为新音乐之新就在于拒绝同意与妥协,它与代表着对现存事物持认可态度的肯定性声音互不相容。但当这种改变现状的冲动消失并趋于稳定时,也是其走向老化之时。由此出发,阿多诺论及音乐与艺术,乃至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演变规律。三篇译文虽然论题不同,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两篇来自卢卡奇,一篇来自阿多诺,他们属同时代人,但在“西马”理论的分期中,卢卡奇在前,具有拓荒与开创之功,而阿多诺则属于发展与推进者。总体而言,两位都属于经典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三篇文章所讨论的话题也属于较为经典与传统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没有时代性,大都带有各自的思想烙印。我以为,三篇译文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使人了解“西马”经典学者的经典论述,另一方面,它们在客观上告诉我们,对于经典理论,还是要经常回归经典,要常常阅读原典。唯有如此,当代学术才不至于走入“歧路”,也才能够常常保持学术创新的动力而不至于走向“老化”。

2021年10月29日凌晨1:00-3:30于北京家中

猜你喜欢

阿多诺卢卡奇本雅明
在布达佩斯“寻访”卢卡奇
试论本雅明式的引文写作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瓦尔特·本雅明:马克思主义、艺术意志与思想图像
浅析阿多诺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
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
西方美学中关于“丑”的概念研究
本雅明论布莱希特
从马克思到卢卡奇:工人阶级概念的变化
无语与言说、个体与社区:西方大屠杀研究的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