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姻法》的推广与电影《一场风波》中的女性命运

2022-07-11曾润

电影评介 2022年3期
关键词:婚姻自由风波婚姻法

曾润

1950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及实施为保护女性的婚姻家庭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婚姻法》的推广作为20世纪50年代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其贯彻执行情况一直备受关注,党中央也曾多次发出贯彻和执行婚姻法的指示。如:《关于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的指示》《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关于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工作的补充指示》等。影视文学界也掀起了宣传婚姻法的热潮,反映《婚姻法》推广的好几部影视作品在当时都取得较大的社会反响。杜生华导演的《儿女亲事》(1950)主要关注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问题,其背景就是《婚姻法》的推广;林农导演的评剧电影《小姑贤》(1953),虽然对封建婚姻观念进行批判,但涉及的仍然是《婚姻法》提倡的婚姻自由问题;《刘巧儿》(1956)《罗汉钱》(1957)《李二嫂改嫁》(1958)等影片,也对婚恋自由问题进行了宣传。

1955年,根据石果的短篇小说《风波》改编、由林农和谢晋导演的电影《一场风波》在全国上映,引起了强烈反响。从1955年的评论文章看,学界对电影的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如:《<一场风波>是不是嘲笑了农民?》《三个女人的命运——谈谈<一场风波>的主题和人物》《一场风波,一场斗争——从小说<风波>谈到影片<一场风波>》《评影片<一场风波>》等。事实上,该电影在有着较高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典型的社会现实问题。通过比较影片中几类女性的不同命运,不难看出,《一场风波》真实反映了我国第一部《婚姻法》推广时期的女性生存状态及其成长路径,但至今并未有学者从该角度对影片进行解读。本文试图从《婚姻法》推广这一角度对电影《一场风波》中的女性命运进行探析,以剖析该影片的特定时代意义,进一步推动对该作品的研究。

一、我国第一部《婚姻法》推广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

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诞生于1950年4月13日,同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签发命令,自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婚姻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它的第一条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1]第二条规定:“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2]第一条和第二条是《婚姻法》的原则性纲领,“婚姻自由”是第一部《婚姻法》的精髓所在,使婚姻关系中的“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寡妇再嫁”等概念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反抗了以家庭为单位盘踞起来的传统“父权”及“夫权”体制[3],也是对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根本否定,为封建传统婚姻画上了句号,为妇女解放开启了新的篇章。然而,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的实施并没有按预期的道路进行。在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妇女的命运并没有立刻得到大幅度的改变。很多资料显示,当时全国妇女的死亡率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趋势,很多妇女在追求婚姻自由的过程中受到各种虐待,甚至因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在传统婚姻观念的阻碍和影响下,法律条款并没有很好地渗透到社会基层,未得到充分宣传和贯彻。一些群众和干部在封建婚姻观念的影响下,把第一部《婚姻法》说成是“离婚法”“拆散人家法”“提倡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些干部也不支持婚姻法、对妇女利益不重视、干涉婚姻自由,甚至对要求婚姻自由的妇女进行打压。[4]为进一步推动《婚姻法》的贯彻执行,扭转传统封建婚姻观念,1952年全国掀起了“继续贯彻婚姻法的运动”。运动掀起后,全国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对《婚姻法》进行了宣传。这些作品有对传统封建婚姻观念的批判,也有对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悲剧命运的剖析,更多的是表达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一场风波》于1955年三八妇女节上映,展示了《婚姻法》推广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并以此揭示特定时代女性的生存现状。从群众观念来看,《婚姻法》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传统封建婚姻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以“陈老辈子”为代表的老一辈男性群体,始终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的婚姻观念,并以此对杨春梅和朱小昌的自由恋爱进行干涉。在面对立福嫂和曾良臣的爱情时,更是以近乎暴力的方式进行打压。他们认为“自由恋爱”及“寡妇再婚”的行为都是伤风败俗的,有损杨家族规。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家族中的大多数女性群体,荣三嫂就是这类群体的代表人物。她们并不站在女性自身的立场考虑问题,而是用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婚姻观念去评判女性追求婚姻自由的行为,并对这种追求婚恋自由的新思想进行挖苦和讽刺。就接受情况来看,《婚姻法》的推广并没有完全深入社会基层,处于村落中的立福嫂、杨环、陈家儿媳等女性并不了解《婚姻法》是否真的存在?其中的内容是否可靠?是否能让女性真正获得自由?立福嫂和杨环的自杀行为说明《婚姻法》并没有实实在在走进她们的心里,在她们看来婚姻法还只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在传统封建婚姻观念及其他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当时大多数女性在追求婚姻自由时仍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利用《婚姻法》这一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更多的是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残酷的生活。那么,如何让更多的群众去了解《婚姻法》,让女性的命运实实在在得到关注并得到改变呢?电影《一场风波》的放映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了《婚姻法》,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范式,引领人们关注不同类型女性的命运走向,借此激励人们以更明智的观念去对待婚姻问题。

二、《一场风波》中三类典型女性形象

电影《一场风波》的成功,不仅源于它对《婚姻法》的官方宣传,还在于影片成功地塑造了几类典型女性形象,尤其是对立福嫂、杨春梅及杨环形象的构建。

立福嫂是整个影片中最关键的人物,她的爱情波折串联起整个故事情节。她一开始胆小怯懦,畏惧封建权威,后来自我意识觉醒,试着反抗封建礼教,是剧中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女性,是20世纪50年代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农村劳动妇女典型。她20多岁丧偶,独自带着仅3岁的女儿和婆婆一起生活,在地主的壓榨下欠了一身债。她与世无争,勤劳刻苦,但始终得不到幸福。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立福嫂带着女儿春梅守寡十多年,后与单身农民曾良臣相爱,但因杨家“寡妇不准再嫁”的“族法”,二人一直没能结婚。在他们往来的事情被知晓后,族长为了遮蔽“家丑”,想用“移花接木”的办法把立福嫂的女儿春梅嫁给曾良臣以平“丑闻”。迫于封建习俗的压迫,立福嫂选择了自杀(未遂)。在影片的后半段,立福嫂的女性自主意识开始觉醒,她尝试着走出男权传统的牢笼,在女儿春梅、乡政府干部王开和村干部李贵芝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她试图冲破传统封建婚姻观念,认定“只要有乡亲们做主,就是阎王殿我也走一趟”。影片因势利导,将《婚姻法》带入故事,促成立福嫂观念的转变,争取了自己的爱情。“寡妇再嫁”一直是《婚姻法》推广中最大的难题,影片对阻止寡妇再嫁的封建族规进行批判,锋芒直指这种“存天理,灭人欲”的反人性道德传统,在宣传婚姻法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伦理道德中被压抑的人性层面。[5]作为剧中的重要人物,立福嫂的觉醒无疑具有深远的宣传意义和社会价值。

杨春梅是全剧中最鲜活的人物,她敢于追求爱情,不受封建礼教束缚,是影片中典型的新女性形象。杨春梅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和母亲一起生活多年,她上夜校、有文化、有思想,是剧中典型的“叛逆者”,她对自主婚姻的追求充分彰显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追求自我爱情上,她和朱小昌是青梅竹马,她认定朱小昌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在朱小昌扭捏、含蓄、不敢对她表明心迹的时候,是她主动争取了他们的爱情;在他们的爱情受到传统旧观念及封建旧势力阻碍的时候,她以“我这个当丫头帮人出身的姑娘告诉你,什么都不怕”“上刀山,下油锅,有我去挡头阵,只要你不缩脚”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她不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也不怕族中长辈的阻拦,甚至直接顶撞代表杨家坪家族权威的“陈老辈子”。就她母亲的爱情来说,她是母亲追求幸福路上的助力者,在立福嫂与曾良臣的感情被村里人知晓并破坏时,她始终站在母亲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四处奔走,为母亲寻找一条光明正大的路:用《婚姻法》捍卫女性的权利。无疑,杨春梅是整个电影中最有朝气的、最有阳光的、最具叛逆色彩的人物,她让整部电影的基调变得鲜活起来。

杨环是杨家族长的女儿,在剧中虽着墨不多,但她的出现却是整个剧情反转的关键一环。作为剧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同为杨家的姑娘,杨环与杨春梅有很大不同,她短暂的一生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美丽、善良和孝顺,但同时她又是胆小懦弱,始终得不到作为年轻女性应得到的幸福。她嫁人了,但她的婚姻里却没有爱情,她是封建传统婚姻文化中的一名典型的牺牲者,她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受辱和不被理解。影片中杨环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因挨婆家的打而回娘家求助,但她回家后并没有得到娘家人的理解,她的父亲“陈老辈子”甚至认为她挨打是因为“她自己不好,还惹得人家说我们没有家教呢”,并认为“出了阁的姑娘,不得公婆欢,不跨娘家门”,在回娘家求援无助后,只得返回赵家,后来因承受不住赵家的打骂而选择投河自尽。从剧情来看,杨环的悲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就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大多数底层百姓还信守封建传统婚姻观念,恪守“三纲五常”,女性自身的生存状态得不到关注和重视,这也说明当时《婚姻法》的普及并没有深入到社会基层。另一方面,她的悲剧还与她的家庭密切相关,她的婆家和娘家都没能给她应有的家庭温暖。在婆家,她常常被婆婆和丈夫打骂;在娘家,她得不到父亲的理解支持,在多重压力下她最终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用死亡去逃避、抗拒那个令她痛苦的世界。

三、特定时代女性的成长路径

立福嫂、杨春梅和杨环的生命历程,是国家新权威取代封建旧权威的过程,《婚姻法》的推广或明或暗地影响着20世纪50年代的女性。电影《一场风波》以立福嫂的成长为主线,凸显了特定时代女性的成长路径,从立福嫂追求爱情过程中的转变可以彰显出这一成长线索。

在对婚姻的态度上,立福嫂最初选择的是对封建旧权威的屈从。在封建传统婚恋观的影响下,立福嫂在丧夫后一直守寡,始终恪守传统的婚姻制度未逾越半步。影片通过对李贵芝的侧面描述,将立福嫂与曾良臣的爱情始末呈现在观众眼前:他们相爱但却因封建族规的威慑不能在一起。在他们的爱情被知晓后,立福嫂也并未选择反抗,而是选择死亡的方式去逃避。杨氏宗祠作为影片中有特殊意义的空间,代表着封建权威,彰显着杨氏家族一直坚守的封建伦理道德观。立福嫂上吊之前,慌乱中走到“杨氏宗祠”门口,看着祠堂牌匾上的四个大字,吓得瘫坐在祠堂门口的大树底下。镜头随即转向立功家婆娘被拴在柱子上毒打、背着磨盘、被推出去沉河的画面,立福嫂在恐慌中选择了自杀,幸得李贵芝发现及时才挽回了生命。她的自杀行为无疑是畏惧杨家族规、屈从于封建旧权威的表现。

立福嫂被救回后心态发生了一定转变,对国家新权威的认同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立福嫂自杀未遂后,开始关注《婚姻法》,她问曾良臣:“上回你说过,政府下命令的那个《婚姻法》里边说,寡妇可以再嫁,你亲眼见过没有?”“李贵芝跟春梅也这么讲,谁知道靠实不靠实”。我们可以从这些对话中看到《婚姻法》的推广并未完全普及,大多数人还处于听说和揣测的阶段。作为寡妇的立福嫂一直被封建礼教所束缚,被传统“三从四德”压制着她作为女性的权利和尊严。但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夫权、族权等封建意识开始被破除,自由民主的婚恋观开始在政策法规的倡导下逐渐推行,被压迫的妇女也开始意识到要为自己的命运抗争。立福嫂期待《婚姻法》的推广,期待用法律去对抗杨家族规。杨春梅和李贵芝从区里回来后,立福嫂坚定了自己的态度:“事到如今,不闹闹出去,不丑丑出去,只要政府跟干部们做主,就是阎王殿我也走一趟去”。“政府”“干部”往往代表着国家权威,在影片中代表的是和《婚姻法》一样的官方意识形态,立福嫂对政府和干部的认同无疑是坚信《婚姻法》的具体表现。

立福嫂的成长过程与《婚姻法》的推广密切相连,同时也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杨春梅是影片中的新女性形象,她不甘心受封建礼教的摆布,能坚决地与剥夺人性的“族规族法”相抗,在“团族大会”上对《婚姻法》进行宣传,对封建观念对人的戕害进行批判。同样对封建族规进行批判的还有李贵芝,她在剧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她和杨家其他媳妇不一样,是杨家所有媳妇里面唯一有自己名字的女性。在立福嫂的事件中,她一直扮演的都是拯救者角色。她是村里的妇女干部,在立福嫂上吊时是她及时发现并救下;是她将立福嫂与曾良臣的感情侧面告知杨春梅,也是她带着杨春梅一起到区里找政策支持;在团族大会上她对杨家族规多年来残害妇女的事实进行控诉,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族规族法,使许多群众受到感触、得到共鸣,也因此点燃了大家心中追求自由、抵抗封建传统的火种。杨春梅和李贵芝的因势利导,把试图整治立福嫂和杨春梅的团族大会转化成了一个控诉封建礼教、宣传《婚姻法》的大会,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受到触动和教育,并使他们固有的观念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自由民主的婚恋观也逐渐得以推行和实现。

结语

主旋律电影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媒介,有着倡导国家政策、主导文化价值观、表现历史与现实及宣传真善美等特点,始终站在“为人民大众”的立场,凸显着电影本身的意识形态宣传性。[6]电影《一场风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社会伦理片,也符合“主旋律电影”的特征。影片为大众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婚姻法》推广背景下不同女性的形象及命运,力图将宣传新的《婚姻法》与对封建传统道德压抑人性的批判相结合,彰显了特定时代对女性成长的影响。《婚姻法》对女性命运的特别关注使影片更贴近大众生活,使其在思想性、社會性和文学性方面均取得了成功。通过对《一场风波》的考察,不难发现彰显主流价值观及贴近民众生活的影视作品,更能被大众所接受,也更能获得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上的双赢,这无疑对当下影视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N].人民日报,1950-04-16(1).

[3]丁亚平.中国电影历史图志1896-2015上(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CLINMA 1896-2015)[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409.

[4]钱占元.砸碎锁链 解放妇女——内蒙古贯彻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纪实[ J ].思想工作,2005(02):46-47.

[5]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1965[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100.

[6]何梦云.主旋律电影推动意识形态宣传研究[D].上海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婚姻自由风波婚姻法
“打断腿”风波
迟到风波
在立法与现实之间:新中国建立以来《婚姻法》的制定及其修改
平等与差异:《婚姻法》解释(三)有关房产规定的性别再解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婚姻法》的社会动员——以上海地区因婚自杀的报道为例
论继子女婚姻自由问题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需保护
改名风波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
论夫妻共同债务纠纷的举证规则——兼论《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的不足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