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理论视角下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2-07-11施颖卞荣花

公关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支架理论

施颖 卞荣花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型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文章在支架理论视角下,探讨基于“职教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成效。通过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精装配件营销》课程为例,探索“线上+线下”双路径下,教师运用支架理论引导学生系统完成课前、课中、课后及评价环节并达到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混合型教学,支架理论,职教云

一、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态进入全新阶段,对互联网及科技产品依赖性越来越高,也越加追求新鲜与刺激。教师不应该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应该从导学者的角度出发,为学生通过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而创设系统的导学环境,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

基于支架理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通过对课程和平台的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随着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后拆除支架,學生最终能有效通过线上线下双路径积极主动展开学习并建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知识,从而达到并通过最近发展区。

二、可行性分析

1.教学困境

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混合型教学模式作为结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的新型教学方式,本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主动参与和个性化的学习体,但是,教师纯粹的线上资源的堆积、学生无谓的点刷平台资源等现象不断的凸显,混合型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未能全部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2.理论基石

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北华大学孙海明、朱梅、朱伟华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考试成绩和能力表现项均明显好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认为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改革思路

以支架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在《汽车精装配件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建立“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环境,通过搭建支架导学、情境设计进入、独立自学探索、团队协作学习、成果评价总结,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学练+课后实践+综合评价”四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旨在给学生提供多模态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助于达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整体设计

在基于支架理论的教学中,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引导、协助下逐步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层次活动的思维能力、技能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重构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汽车精装配件营销》为例,需系统建设完整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

1.构建“四系”线上课程

面向近万亿级的新车及二手车交易市场,在汽车行业“新四化”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课程融合新技术、紧贴新市场,深度调研区域内深度合作的汽车及汽配经销企业,充分分析课程对接赛、证、岗内涵要素,重构课程体系。

基于“职教云”APP,系统构建了《汽车精装配件营销》在线开放课程,搭建了以课程内容体系、思政内容体系、教学资源体系、课程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四系”课程。

2.设计“理实思一体”线下任务

从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中凝练实践任务、从岗位需求和职责中汲取思政素养要求,形成了“理实思一体”的线下任务。

四、教学过程实施

1.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环节,以“职教云”为平台,发布任务情境及学习要求,提出思考问题、发布互动讨论,并将和单元学习目标及内容相关的学习课件、微课视频、案例链接等优质资源组成学习支架发布到课前线上课堂中,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并在交流讨论区实现线上师生互动。在此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一方面对任务情境进行初步理解,在线上收集解决问题的各种信息资源,供课堂教学讨论使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学基础理论知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理解难点。

2.课中学练

课中学练阶段,教师在线上课程课中环节搭建任务完成所需的参考视频、案例素材、资讯链接等学习支架,并添加签到、讨论、头脑风暴、测验、问卷调查、小组PK等丰富的互动活动,课堂中引导学生结合学习支架,在“任务分析、理论强化、个人探索、团队讨论”的四步骤中,完成任务的总体学习和探索。

3.课后实践

在课后实践环节,教师在线上课程课后环节发布任务成果要求,逐步撤离学习支架,添加作业、考试等,收集学生学习成果并考查学生学习成效。一方面,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知识点考查的作业及测试,形成线上作业的平时成绩,另一方面,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团队型项目任务,以书面报告、创意设计、自制视频等不同形式完成团队项目,并通过平台分享或在下一次课堂上展示研究结果。

4.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环节是贯彻于“课前预习、课中学练、课后实践” 三个环节的,构建了线上线下全过程、自评互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职教云平台动态采集学生学习轨迹数据;以汽车配件管理考核软件系统采集学生进行汽车精品配件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的数据信息,教师结合汽车精装配件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职责要求设计学生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随堂评价等系统化评价指标,通过在不同教学阶段综合运用不同评价方式,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及学生态度做出客观的评价。

五、实践意义

1.通过支架的构建,有机的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积极探索、协作学习、多元评价,使学生学习成果丰富且更有成效。

2.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的开展,学生把平时不利于学习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工具变为有利于学习的工具,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自主性和信息化素养。

3.教师借助移动教学资源和技术力量对课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还能有助于提高自己在计算机语言、数据挖掘分析处理方面,乃至摄像拍照、影像视频剪辑处理等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本项目的教学实践探索,证明了在各教学环节搭建和运用不同支架以支持引导学生更好地独立探索及协作学习,适用于现代教学中典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支架理论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了此种教学模式的运用途径和实施过程,增补了单纯的混合式教学的使用成效,为高职院校更有效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PR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从Blended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 [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2] 王玉龙,杨莹莹. 支架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海外英语,2020(5):149-151,173

[3] 刘慧,王成武,蔡江东.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以应用型高校钢结构课程为例.大学教育,2020(7):73-75

(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支架理论
应用型高校网络多模态及支架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支架理论在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基于支架教学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
用“支架理论”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支架理论指导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怎样有效实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
精心搭建支架,优化中学易错、易混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