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智能化教育管理新格局, 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2-07-10周新秀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7期
关键词:沁阳市教育资源家校

周新秀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人口约50万,在校生7万余人,教师4453人。近年来,沁阳市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助推教育全面升级。沁阳市加大网络空间的普及应用力度,使其逐渐成为学生成长的孵化器、教师发展的练兵场、家校共育的交流站。2018年9月,沁阳市被确立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试点市”。同年,沁阳市被教育部办公厅评为首批“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

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升级网络学习空间。针对网络学习空间活跃度不够、智能化不足的现象,2017年年底,沁阳市围绕“网络空间支撑区域化课堂变革、教育治理、人才培养”服务理念,通过整合底层数据,实现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公共应用服务汇聚与调用,实现服务贯通。

围绕教学需求,不断深化网络学习应用。沁阳市汇聚多方资源,优化供给模式,通过集中研发、政企合作、资源创生等在网络学习空间汇聚优质教育资源。沁阳市自主研发《沁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新形态教学指南》和3000余节微课,分学段推送到网络学习空间;通过开展“一师一优课”、與人教社合作共建等,汇聚教育资源95万个;出台《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审核评比实施方案》,开展优质资源众筹活动,汇聚本地教育资源63万个。

依托网络学习空间,确保“停课不停学”。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沁阳市做好网络学习空间的融合应用工作。第一,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线上活动,开展“小空间大应用”活动。全市80%以上的学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为战‘疫’加油”、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开展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案例征集等活动。第二,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对教学应用的支撑。全市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做好教学研讨交流,打通个人空间与“名师课堂”等平台,打磨出适合本校学生、本班学生的学案。第三,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家校共育作用。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心理指导,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做好留守儿童家庭的思想交流工作,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传递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支撑互动,探索课堂应用模式。第一,升级传统课堂。沁阳市打造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云+端融合课”,学生利用终端,充分吸收网络学习空间优质资源,优化传统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二,实施智慧教学。教师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备授课,共享精品资源,生成个性化教案。教师利用空间“移动讲台”,实时进行课堂记录、学生点评,开展教学精准评价。第三,普及网络巡课。沁阳市110所学校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网络有序排课,教研员实时网上“推门”听课,截至目前网络评课2600余节。

沁阳市以数据支撑决策,让教育治理从“用经验说话”转向“用数据说话”,着力构建智能化管理新格局,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沁阳市教育资源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小金鱼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同桌的舌苔黑了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