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接新高考,多措并举探新路
2022-07-10孙东来
孙东来
从2022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开始,河南省将启动选课走班。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选课分层的平稳过渡,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调研和规划工作。为此,我校认真研学《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超前布局,提前着手,积极探索,在对接新高考上做了一些尝试。
一、对接新高考,研究新政策,注重提高认识
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影响着这场教育改革的成败。面对新高考,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变“育分”为“育人”。二是对学科的定位要精准,针对合格考、等级考、选择考把握好教学标准。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四是注重引导,结合学生自身的特质和潜能,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撰写心得体会248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撰写心得体会274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改革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派教师到上海、杭州、昆明、郑州等地学习高考教学策略,邀请长沙市长郡中学、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批名师进校园讲学座谈,“面对面”“零距离”提高教师对新高考、新政策的认识。
二、对接新高考,转变旧观念,注重顶层设计
学校提出“面向全体、关注全面、培养全人”的育人理念,树立“为家庭培养好儿女、为社会培养好公民、为国家培养好人才”的育人目标,注重“品质、品位、品行”素养提升,确立“立身、立校、立世”育人文化。在育人方式上,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摒弃单一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旧的教学模式。学校主动探索“以学科高考为主体,以艺术高考、合作办学为两翼”的多样化办学路径,持续推进五年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上与新高考对接。
三、对接新高考,化解大班额,注重创造条件
新高考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走班制。走班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走班制也给每一名学生提供了领略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机会。但对学校来说,走班制目前面临的直接困难就是班额过大。曾经,我校也深受大班额的困扰,每班超过70人。为消除大班额,学校出台强硬措施,痛下决心,做到“两个限制、两个扩大”。
“两个限制”:一是限制招生人数。2017年,我校招生计划指标为1700多人,从2018年控制压缩招生指标,到2020年已减少到1300人左右,从源头上控制招生总体数量。二是限制招生分数。我校中招录取严格控制,达不到分数线的一律不予录取注册。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转入的,严格办理手续,组织统一考试,签订承诺书,方可转入。
“两个扩大”:一是扩大教师人数。招聘新教师,补充新鲜血液,蓄足发展后劲,满足新课改师生配比需求。二是扩大班级总数。学校班级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扩大到24个教学班。2020级新生每班平均55人,基本解决了大班额问题。
近几年,学校通过控制压缩学生总量,增加班级、教师数量,严把入口等方式,逐步化解了大班额难题,为对接新高考尤其是选课走班奠定了基础。
四、对接新高考,设置新课程,注重全面育人
学校开设新闻课、阅读课、讨论课、欣赏课特色四课,构建以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劳动教育为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每两周上一次心理健康课,每三周上一次职业生涯规划课,每学期开展两次职业体验,举办生涯规划专家讲座等。另外,学校建成“两部一中心”和3个校外研学基地,成立23个社团,开设创客空间、阅读空间、数字空间、艺体中心、传统文化中心等特色阵地,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五、对接新高考,探索新模式,注重提质增效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生主动权,招生制度改革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课程进行整合与科学安排,准确把握知识的宽厚度与难易度,做到教学新颖化、情景化。为此,学校全面实施了“自主、合作、共享、质疑、评测+导学”的“5+1”教学模式,注重小组学习、任务学习、辩论学习。同时,学校创建高效書桌,营造高效环境,打造高效课堂,推进高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推行“订餐式培优”,实行一生一策、一生一卷,精准查漏补缺,全面提质增效。
六、对接新高考,试行走班制,注重实践论证
一是对扶沟高中、周口一高、周口七中、周口十九中等学校学生进行模拟选课走班问卷调查。我们通过统计分析,为周口一高分层教学、选课走班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是选择生物学科、化学学科开展了模拟走班听课,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让学生进行走班体验,分析总结走班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为新高考的选课走班提供经验参考。三是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衔接机制与课程体系研究”的子课题——“基于电子档案袋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另外,学校还设计了周口一高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为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做了积极准备。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人才,就必须按照学生的素质、天赋、爱好和特长来实施教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时至今日,这种理念仍是我们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教育的不断创新才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顺应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新高考,我们将聚焦总目标,把握新基调,抢占制高点,争取主动权,为顺利实施新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