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学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体会

2022-07-09陈丽萍李彦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超声心电诊断教研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脏超声科吉林长春30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超声心电诊断教研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腹部超声科吉林长春3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吉林大学诊断学超星

陈丽萍,李彦慧,于 微,贾 静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超声心电诊断教研室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脏超声科,吉林 长春 30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超声心电诊断教研室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腹部超声科,吉林 长春 300)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教育部作出了各大中小学校延迟开学的无奈之举,同时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教育部号召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1-3],各地学校纷纷响应,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指示各教研室全面开展在线教学,鼓励各教研室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本文总结了超声诊断学线上教学的具体形式、教学中的体会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研究对象是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班和2017级留学生全英文授课MBBS班。临床医学班分为三个教学班,分别对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超声教研室,由三个教研室负责实施教学;2017级留学生MBBS是一个教学班,由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全英文授课超声教学组实施教学,教员也来自三个附属医院超声教研室,同时具备留学生教学遴选条件(博士毕业或有海外学习一年等相关经历)并通过了试讲。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形式及教学材料:临床医学班和留学生MBBS分别采用超星学习通和微信群两种授课方式。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超声教研室经过讨论决定,临床医学班的超声诊断学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学材料是已经录制好且通过了国家鉴定的超声诊断精品开放课程——慕课。

白求恩医学部留学生管理办公室考虑到留学生的汉语掌握程度、各种平台APP在国外的运行可行性、网络可能出现拥堵等因素,经小范围多次测试后决定:留学生的临床课程采用微信群的形式,教学材料是授课老师采用EV录屏方式录制的小视频(每个视频文件<25 MB),授课教师积极备课并设计互动环节,最迟在上课前一周完成视频录制,上传给教学组长以审核讲课内容。

1.2.2授课操作流程:临床医学班教学秘书在超星学习通上创建班级和课程名,上传慕课视频,邀请授课教师加入本班;开通本班级QQ群作为网络拥堵时的授课备选平台,也作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平台。授课老师上课前10 min开启签到,届时通知学生观看慕课,把相关章节的重点及难点发到超星学习通留言栏;学生有问题则到QQ群里提问,老师在线解答。

留学生超声教学组长邀请老师加入班级微信群,授课老师上课前15 min在微信群里提醒学生即将上课并签到。上课时老师先将本次课的PPT以PDF格式上传,然后将授课的小视频逐一上传,同时附上文字或语音说明,一般上课5~10 min或者上传2~3个小视频后与学生互动,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调整上课的节奏,虽然录制的小视频内容不能更改,但是老师可以用文字说明或补充,每次课结束时,大部分老师都布置了作业,方便学生复习并巩固当天的内容。由于留学生地处不同国家,时差的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同步上课,所以,每节课结束时授课老师都要告知答疑时间,一般安排在北京时间18点以后,方便解答学生在同步学习或延后自学时遇到的问题,答疑时段内也会对当天的作业做解答,用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点。

2 结果

分别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反馈以及成绩分析三个角度评估教学效果。

2.1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主要从能否客观评估及师生互动两方面评估:临床医学班采用的超声学习通平台具有统计功能,教师可以统计发布的任务点完成情况,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章节的频次及学习时长,每一章节的测验学生是否给出正确答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等。因此,超声学习通平台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足之处是超星学习通只能老师默默地在留言栏留言,学生安静地观看学习视频,通过QQ群提问的学生寥寥无几,师生互动不良。

留学生教学采用的微信群授课形式,由于微信缺乏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自动分析功能,老师仅能通过与同步学习的学生互动明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时差不能同步上课的学生,或者同步上课但是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老师依然无法引领监督他们的学习。微信群授课的优点也体现在互动环节,老师可以与同步学习的学生及时互动,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是否掌握、是否需要增加内容或换一种方式进行讲解,因此老师讲课的速度和内容都是可以及时调整的,与线下教学效果相似。

2.2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反馈:全面线上授课是一种全新的授课形式,我们非常关注学生对这种授课形式的态度。线上授课结束后,对成绩归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2017级临床医学班发放了调查问卷,本班人数79人,收到60份有效问卷;留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自春季学期上课的所有留学生的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学部通过问卷星发放,共收到135份有效问卷(2017级MBBS有效问卷24份)。

调查问卷显示(表1),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及Pad等电子设备完成了线上学习,多数中国学生和留学生肯定了本次线上教学,两种教学形式最大的差异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多数中国学生们认为线上授课互动非常少,原因是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视频的学习,来不及问老师,而且交流工具有限;留学生反映师生间互动很好,多数老师能主动与学生互动。

表1 线上教学调查问卷(留学生和一院临床医学班)[n(%)]

线上教学提供了学生随时可以观看的学习资源,这是学生对网络授课给予肯定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有46.67%的留学生、35%的中国学生选择线下授课,认为线下授课注意力更集中,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也方便;本文提出线下和线上授课结合的教学方式的设想,尽管没有实施,临床医学班有53.33%的学生选择了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

尽管是首次全面实施线上授课,授课的具体方式、网络平台的后台监管、学习中网络的畅通等各方面都有待改进,但多数学生对本次线上授课的整体教学效果还是很满意的留学生135例,对线上授课满意83例(61.48%),对线上授课一般满意45例(33.33%),对线上授课不满意7例(5.19%);临床医学班60例,对线上授课满意30例(50.00%),对线上授课一般满意29例(48.33%),对线上授课不满意1例(1.67%)。本文还调查了中国学生适应线上授课的时间,男生23例,7 d之内适应线上教学16例(69.57%),14 d之内适应线上教学6例(26.09%),14 d以上适应线上教学1例(4.35%);女生37例,7 d之内适应线上教学30例(81.08%),14 d之内适应线上教学4例(10.81%),14 d以上适应线上教学3例(8.11%)。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国学生很快适应了线上授课形式。

2.3临床医学班学习的时长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微信授课的平台无法客观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超星学习通后台有统计功能,可以获得诸多参数,本文拟对学生的学习时长和成绩做相关性分析,因此从超星学习通后台观察了反刍比百分比,该参数是学习时间与总时长的占比百分比,如一个小节的总时长是16 min,如果学生完整地观看了这个小节的内容,用时16 min,其反刍比百分比是100%(16 min/16 min×100%),如果学生仅观看了8 min,则反刍比百分比是50%(8 min/16 min×100%)。本文统计了一院临床医学班每个学生观看每个小节的反刍比百分比,计算出总反刍比百分比,将总反刍比百分比与期末考试成绩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反刍百分比与期末成绩之间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80,P<0.001)。

3 讨论

超声诊断学是将医学生学过的物理、生物、解剖等基础学科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起到沟通作用的桥梁课程[4],超声诊断学虽然课时设置不多,但是在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等方面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基础操作和诊断标准[5],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就需要不断改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的讲解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期末成绩也能令人满意,多数学生比较适应讲解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模式注意力更集中,但是 “填鸭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成长需求[1],而且限制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超声诊断学属于影像医学,更不能只从文字上讲解疾病的超声表现,要加入图像,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备课时准备了典型的超声图像和动态视频,以往的线下授课是在多媒体教室,老师采用PPT讲解具体疾病的超声表现,展示相应病例的超声图像和动态视频,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了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图像和视频可以在刚上课时展示一部分,讲解具体疾病的超声表现后再全部展示;也可以在超声表现讲解结束后,给学生展示病例的图像和视频;更可以在几种病例讲解之后展示,让学生学习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上三种教学策略,都加深了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良好。其中先展示病例后讲解的教学方法,类似案例式学习(CBL)式教学,除此之外,其他院校超声诊断学还有很多教学形式,如问题式学习(PBL)教学[6-12],PBL与CBL联合教学[13-14],CBL与微信联合教学[15],团队导向式学习(TBL)和PBL结合[16],PBL、CBL与TBL三者结合[17]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超声诊断学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020年春季学期推出的全面线上教学,与以往的以线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对师生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考验。当时入选为线上教学的形式有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直播、微信和QQ群等,各教研室首先要确定线上教学的形式,然后指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且在教学中实施组织和管理,教师则要完成迥然不同的备课和讲课任务,学生要通过网站或者课程APP完成课堂学习,有些课程还要完成课后作业或测验。这种全新的授课形式的确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去适应。本文对中国医学生做了网络教学适应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学生短时间内接受了网络授课的形式,从学习通后台看到学生自觉完成了学习任务,说明线上授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深化[1]。

线上授课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学习平台的问题,大量用户同一时段使用网络,造成了网络拥堵、甚至平台瘫痪;另一方面,是教学主体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固定和师生互动受限。本次中国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慕课,是早已完成录制的,不能更改,中国学生使用的超星学习通平台,老师能在留言栏留言,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只能通过QQ群提问,师生之间互动受限;留学生微信授课的视频材料是课前录制,内容也不能更改,不过,每一个小视频内容少,同步学习的学生能很快完成视频学习,每一个小视频上传时都有文字或语音作为讲解,老师也会根据视频内容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根据情况可以增加相应知识点,这种师生互动与线下授课相似,但是留学生仍反映线上互动不如线下授课。线下授课的互动方便、形式多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可以有语言交流、眼神交流等,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活跃的学习气氛,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过程都能起到合理引导的作用[1],线上教学的互动不足是下一步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线上教学的优点毋庸置疑,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维,督促教师去学习并掌握线上教学的方法和操作技能[2];对学生而言,学生不再依赖老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控制学习速度和进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所以,线上教学对师生双方的锻炼和能力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线上教学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学习资源的永久性上,在以往的超声诊断学教学中,总有一些擅于沟通的学生向老师表达了拷贝更多图像和视频的愿望,认为图像和视频能有助于学习和复习时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论记忆,而线上教学则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永久的图像和视频。

全面线上教学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锻炼了广大师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18-19],更给将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那就是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力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1,20]。

猜你喜欢

吉林大学诊断学超星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吉林大学等二医院王金成教授简介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