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心理干预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09郭红超司晓辉闫龙霞
郭红超,司晓辉,闫龙霞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妇产科,河南 焦作 454000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30~35岁女性为原位癌高发期,45~55岁为浸润癌高发期,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生命健康[1-2]。目前,临床针对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多给予手术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研究显示,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多因对治疗的恐惧、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失去了治疗的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3-4]。因此,研究显示,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建立康复信心的关键,但目前针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常规心理干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干预效果不佳[5-6]。阶段式心理干预是一种以不良心理程度为基础,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措施,根据患者的心理症状采用逐级增强的手段予以干预,以此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7-8]。阶梯式心理干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效果显著,但目前针对宫颈癌围手术期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探讨阶梯式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②具备基础沟通及理解能力;③可耐受手术;④年龄≥18岁;⑤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认知及精神障碍;③近期进行相关抗抑郁治疗;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6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阶梯式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年龄31~55岁,平均(36.25±2.14)岁;肿瘤直径1.5~3.8 cm,平均(3.02±0.51)cm;病理类型: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23例,腺鳞癌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53岁,平均(37.25±2.20)岁;肿瘤直径1.6~4.0 cm,平均(3.04±0.49)cm;病理类型: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25例,腺鳞癌3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以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手术介绍、康复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连续干预15天。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阶梯式心理干预,患者年龄段不具备特殊性,因此干预方式均相同,首先建立阶梯式心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4名、心理咨询师1名、营养师1名。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观察等待期(2~3天),患者入院后,护士向其介绍宫颈癌相关疾病知识、手术相关知识等,不予以心理干预,由护士及家属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并嘱患者及家属有问题需及时告知。②指导性自助期(2~3天),由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进行阶段性指导,并不断引导患者反馈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并关注自身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解决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类,并据此制订解决方案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a.无关预后的不重要问题,如治疗期间的容貌影响问题;b.重要可控因素,如治疗后社交活动恢复问题;c.预后问题,如性功能问题、生育问题。由责任护士以头脑风暴方式讨论针对b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a、c类问题的心理疏导方案,以此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改善负性情绪。③面对面教育期(3~5天),由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每次1 h,每2天1次,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并通过正面案例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使其以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进一步的治疗及康复;同时增强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使其在掌握基本认知的前提下强化自身情绪管理能力。④专业心理干预期(3~5天),由专业精神卫生医师及心理咨询师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制订相关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改善心理疾病及疼痛等影响患者康复的基本因素。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两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4分,SAS评分≥50分即存在焦虑,SDS评分≥53分即存在抑郁,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②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该量表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4分,总分100分,评分与心理弹性呈正比。③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1]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该量表含7个维度共18个条目,总分为21分,PSQI﹥7分即存在睡眠障碍。④干预前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12]评估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该量表含亲密关系、行动态度、积极态度3个维度共12个条目,评分与希望水平呈正比。⑤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13]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精力、一般健康状况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⑥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伤口感染、肠梗阻、恶心、腹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D-RISC、PSQI评分的比较
2.2 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SC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2.3 希望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亲密关系、行动态度、积极态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亲密关系、行动态度、积极态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亲密关系、行动态度、积极态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erth希望量表评分的比较
2.4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的比较
2.5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2例,恶心3例,肠梗阻1例,腹痛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8/34);观察组术后发生恶心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1/34);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
3 讨论
目前,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预后差等明显特点,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可严重影响女性生命健康[14-15]。目前,临床对宫颈癌的筛查及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使宫颈癌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治疗对机体、心理产生的影响使患者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16]。阶梯式心理干预由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及阶段性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探讨阶梯式心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张晓丽等[17]的相关研究结果类似。表明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予以阶梯式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负性心理。这可能是因为阶梯式心理干预可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有效分析,并制订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此种形式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基于问题取向积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逐个阶段进行,针对干预效果不佳者实施下一阶段干预,可逐级增强干预效果,不断解决患者心理、生理等多层次问题,缓解内心困扰,改善消极情绪[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与张一红[20]的研究结果类似。表明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阶梯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改善睡眠质量。这可能是因为心理弹性是目前影响肿瘤患者康复及康复阶段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阶梯式心理干预过程中,通过逐级递增的干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解决困惑、提高治疗信心的方式降低患者的疾病应激反应,提高心理应激能力,缩短应激期,通过此种方式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睡眠质量[21-2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阶梯式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希望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受到心理、生理、机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其逐渐失去治疗及生活的希望,阶梯式心理干预通过观察、引导、教育、干预4个阶段,不断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建立治疗的信心、改善负性情绪,进而积极给予进一步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干预效果逐级递增,患者希望水平逐渐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展阳妮等[23]的研究结果类似。表明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予以阶梯式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综合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这可能是因为影响生活质量不仅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进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但宫颈癌治疗过程对机体、心理、生理等多层面的影响是永久的,因此阶梯式心理干预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讲述自身困扰,并据此对患者进行相关干预,逐级强化干预手段,可对患者心理、生理多方面产生综合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4-2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予以阶梯式心理干预对改善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予以阶梯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应激能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希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