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涨价的逻辑
2022-07-09齐策
文/齐策
到目前为止,2022年汽车市场的主题就一个字:“涨”。
在二三月份的时候,舆论还在统计,有哪些车企产品涨价了,眼看着名单越来越长;到了4月中旬,似乎转而统计没涨价的车企,更有效率一些。
为啥会涨?原因似乎很简单,原材料涨了,沿着供应链一直传导到主机厂端,主机厂扛不住了,也得涨。在“山河一片红”涨价大潮中,人们往往会忽略细节,而魔鬼就藏在细节里面。
涨价是唯一选择吗?
谁打响了第一枪?这个问题其实挺重要,具有指标意义。
如果成本压力迫在眉睫,主机厂也都希望避免第一个官宣。如果没有对手跟进,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即便大家选择跟进,第一个这样做的企业也最显眼,最容易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负面印象。
其实到了2021年下半年,新能源车已经收紧了各种优惠幅度,而新上市的燃油车又重新拾起“加价”大法。
这其实已经是涨价,但是第一个官宣这么做的企业,仍然需要冒点风险。比如欧拉的黑猫白猫,第一反应是停止接受新的预定,而非涨价。
如果将条件限定为官宣和指导价上涨预告的方式,第一个这么做的企业是零跑。在2021年12月28日,零跑率先宣布T03涨价8000元,涨幅13%。
而调整次数最多的是特斯拉,一周之内连涨3回(3月10日、3月15日和3月17日)。和其它主机厂力图保持平稳预期的策略有所不同,特斯拉经常调价,节奏密集,绝对金额也比较大。其中,Model Y的售价最高已累计上涨3万元。
各家纷纷跟进,新能源车100%普涨,而燃油车则根据供应的紧俏程度选择是否调价和涨幅。截至发稿,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有75%以上的主机厂都发公告涨价。
这是和以往最大的区别,涨得高调且理直气壮。
零跑T03和五菱宏光MINIEV类似,因其产品定位和定价策略,都是对物料价格极为敏感的产品,先撑不住,情有可原。30万元以上的车型产品,对物料涨价的容忍度应该更高一些。
但是,这一次涨价演变成了全民大联欢,组织全行业托拉斯的可能性等于零,原材料上涨的理由真实有效,而且涨得太猛,依靠供应链逐级化解的手段,已经不存在。
所有控制成本的努力都失效后,涨价就成了唯一选择。
涨价就可能丢份额,或者迫使市场预支消费,这都是厂商心知肚明的事。在任何时候,新车很难成为刚需,消费者很容易做出推迟或者改变方向的决定。
业内调查也表明,面对市场普涨,有17%的消费者表示坚持购买意向,50%的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剩下30%的人则选择“转向购买符合预算的其它产品”,还有几个百分点的消费者不同意以上所有选项。
这种网上调查,唯一有问题的是样本数量,而非问题设置,但是仍然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厂家涨价是被迫的。
因为原料成本耐受力不同,低价车型相对涨幅较大,将在价格博弈中处于更被动的阶段。而这部分产品对应的消费者,恰恰对价格更敏感。
车厂会介入原料生产吗?
尽管新能源汽车需要很多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但锂盐涨价得到了更多关注。
不仅因为锂盐在新能源电池上的主导地位,更因为锂盐的来源不成问题。按照马斯克的说法“这玩意地球上到处都是”。今年国内锂盐飙涨490%,那么很直接地判断,就是生产和供应出了问题。
这反映了当前的现实矛盾:第一,锂足够多(锂在自然界丰度排在第27位,在地壳92种元素中,不算稀缺);第二,锂矿很难增产。
这是所有锂矿企业、电池零部件企业、电池组装企业、车企共同面临的问题。
国内几个大盐湖,柴达木、察尔汗、一里坪、东台吉乃……早都被大企业圈完地了;国外的澳洲、北美,也都被几大跨国巨头瓜分完了;而南美“锂三角”矿源则很难被信赖,右翼政府签了开采协议,回头左翼政府一上来就搞“国有化”的亏,跨国矿商已经吃够了。
无论国内外,盐湖所在区域大都是荒漠地带无人区,海拔高、交通不便,开采或晾晒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和漫长的投资。虽然已经预料到锂盐市场将持续景气,但矿商能力增长速度远没有跟上需求。
2021年,电动汽车约占锂需求的60%,估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升至80%。钠电池尚未成气候,目前几乎所有的电池生产都需要锂。预计未来10年,对锂盐需求将每年增长25%。
对于电池厂商和更下游的车企而言,今年头3个月,锂盐价格上涨让整车成本增加了6%-10%(取决于车的定价区间)。需要注意的是,锂盐增产的新投入成本尚未计算在内。
马斯克放话称,要介入锂矿生产。特斯拉如今的确持有大量现金,但这种言论应视为嘴炮压价。因为就算有矿商愿意转让锂矿,资本回报周期也将长达10年。
而这10年,足以跨越两个完整的矿产品景气周期。也就是说,赚不赚钱还得两说。即使饭店对肉类价格不满,多数也不会选择自己搞养殖。
这是恐慌在传递吗?
现在是非常时期,有实力的主机厂,试图向上游渗透得很远。收购原料供应商,甚至收购矿山,不再以是否赚钱为决策基础。
在新能源所属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识之前,锂矿开采带来的环保问题,已经备受争议。
一辆典型的、续航500公里、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大概需要8公斤锂、35公斤镍、20公斤锰和14公斤钴(钴用量正在快速下滑,镍则有所抬升);充电站需要大量的铜。
而汽车产业内已经发生的供应危机,是有连带效应的。
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已从过去两年的半导体短缺中吸取了教训。它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制造商们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电动车业务上,对电池及上游金属原料的争夺,将迅速拉升其价格。
预期管理,进一步推高了预期。也就是说,原材料的短缺严重程度,远不是价格上涨所表现的那样极端。大家都抢购囤积,造成了更多的短缺。
大宗商品期货投资者们,越来越不认为价格上涨是暂时的。“新超级周期”理论开始变成“显学”。期货市场的预期,与真实用户(主要是汽车厂商)预期叠加,就像钱塘潮一样,叠出今年波澜壮阔的金属行情。
从这一角度来说,汽车涨价,不过是一系列恐慌传递的产物。
现在从金融、期货市场到现货交割,再到沿着供应链逐级交付、装到车上,由最终消费者买下再开上路……整个过程,有哪些环节是炒作过热而导致信息失真,现在还无法厘清。
过热之后的大调头,就像上山道路尽头的悬崖,早晚的事。只不过现在看不到隐藏在浓雾后面的山顶,遑论悬崖。
有人认为这一天可能在2030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到来,只要看看全球规划的电池产能就能体会。即便存在“新超级周期”,作为断头的终极审判,也将以更酷烈的方式到来,但是无人知道精确的时间。
与其指望恰到好处地踩刹车,不如提前松一点油门,少用一点大幅上涨的原料,譬如更多生产配备小电池的PHEV。
终端需求将在渗透率达到某一层面上,开始受到压制,增长曲线不再陡峭。而受到需求制约的过剩调整,将是相对平和的。
囤积导致的原材料需求大涨,进而导致生产过剩,不但将造成严重的“踩踏”事件,还将进一步恶化主机厂的财务结构。
到头来,主机厂将再次发现,过高的需求预期造成的伤害,毫不亚于供应短缺造成的停产财务损失,即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