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校携手,合作共赢

2022-07-09李冬梅吴冬梅

教育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院系幼儿教师协同

李冬梅 吴冬梅

比赛不只是竞争,也是一种合作,是学生和教师展示自身优势的平台,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幼儿园和师范院校均承担着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责任。园校协同培养,能够实现职前职后幼儿教师队伍培养一体化,双方优势互补,各自发挥优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是重点师范高校的附属幼儿园,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互为教育实践基地。多年来,双方通过建立培养基地、共研小课题、组织专业能力比赛、开展课程选修等途径,推动了学前专业学生和幼儿教师共同成长。

园校协同培养的内涵

协同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协同学这一学科时提出的经典理论,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各个系统之间从混动的无序状态走向稳定的有序状态。幼儿园和高校学前教育院系是幼儿教师队伍培养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协作,可以让幼儿教师队伍的发展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

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学前教育院系主要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强调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需要达到学术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幼儿园需要集理论扎实、实践突出于一体的教师队伍。因此,幼儿园和高校学前教育院系有着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支师德过硬、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业化、创新型的幼儿教师队伍。园校协同培养,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合作育人。

优势互补。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学前教育院系的学生在理论方面有着较扎实的基础,提升凝练和研究的能力较强,但实践能力薄弱。幼儿园教师队伍普遍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能力较强,但是理论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很多教师难以将教学中的创新做法和经验凝练为能够推广的成果。幼儿园和高校协同培养,能够克服以学校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形成以社会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建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均衡發展的幼儿教师队伍。

各司其职。高校学前教育院系主要担任职前培养的职责,比如制定规范、完整的培养方案,向学生提供系统课程,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幼儿园在职后培训上担任主要职责,比如制定继续教育方案,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学前教育院系和幼儿园不能替代彼此,应该各司其职,同时相互支援、各尽所能。

园校协同培养的内容

高校学前教育院系拥有该领域的专家,其理论知识深厚、学识渊博,能够带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幼儿园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夯实学生和教师的理论基础。幼儿园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教学实践能力强、熟悉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教师,能够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培养侧重点上,高校学前教育院系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幼儿园则承担着实训指导的任务。

依据侧重点不同,高校学前教育院系的专家向幼儿园教师开放其所需的课程,比如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课程、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育研究与数据分析课程、论文撰写等。这些是教师入职后需要继续学习的内容,以指导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幼儿园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承担学生的教育实践,比如五大领域教学法实践、幼儿园班级管理实训、说课评课、幼儿园环境创设实操、幼儿自主游戏指导、幼儿园课程开发等。高校学前教育院系和幼儿园共同架构起凸显各自优势的、理论和实操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和针对性相融合的协同培养内容。

园校协同培养的实施路径

建立基地,稳定培养平台。幼儿园与高校学前教育院系互建基地,即幼儿园是院系的实训基地,院系是幼儿园的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社区教育实践基地既是幼儿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场地,又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平台。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基地互动制度。同时,组建基地协同培养团队,共商培养方案,比如教师理论学习方案、说课指导方案、幼儿行为观察课程方案等。此外,形成园校协同培养基地专家库,由专家教授及名师团组成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推动各项培养内容落实。

结成对子,形成学习共同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与幼儿园教师结成对子。结对子的形式多元,按照人数划分,有小组结对子,即多个学生和多个教师结成对子、一对一结对子;按照教师经验划分,有与新教师结对、与经验型教师结对、与研究型教师结对。比如开学初,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小班新手班主任结对,这种“新生”组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和新手班主任的活力,推动双方共同进步。

共研小课题,夯实研究能力。幼儿园收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系列小课题,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发布共研小课题的邀请。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和能力,选择小课题研究方向,与幼儿园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在院系专家教授和幼儿园科研部的指导下,开展小课题研究。在共研小课题的过程中,双方的研究能力都得以提高。

组织比赛,提升专业技能。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包括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游戏观察与分析、说课评课、舞蹈、唱歌、乐器、讲故事、演讲等。围绕专业能力,幼儿园会定期组织专项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发挥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找到提升的方向。在幼儿园“社区教育活动设计比赛”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于自己对高校社区资源的了解,设计了有趣的社区教育活动系列方案,比如“社区亲子定向越野活动”,设计理念新颖,游戏富有童趣。活动方案中存在设计难度过大的问题,在幼儿园经验型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进行了适宜性的调整,该方案最终成了大班元旦的亲子活动。比赛不只是竞争,也是一种合作,是学生和教师展示自身优势的平台,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开展选修,满足个性发展。学生和教师都有各自的发展需求,园校协同培养要考虑到个体差异,设置灵活、多样、可选择的培养课程。比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将学习场设在了幼儿园,对该课程感兴趣的教师也可以报名参加课程学习。在这个课程中,教师不仅和学生一起学习相关理论,还和学生一起设计教育活动,双方在相互观摩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同时,幼儿园将要开展的教研活动、家长会、节日活动的时间安排表对学生公布,学生可以自由报名。比如,学生报名参加幼儿园“六一”活动,可以选择担任表演嘉宾、摄影志愿者等,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幼儿园大型活动。

园校协同培养,使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最优整合。在幼儿教师队伍培养上,不仅夯实了教师的理论知识,还增强了其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幼儿园社区共育课程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YQJK626)、广东省校本研修专项课题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院系幼儿教师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提高院系办公室管理绩效的对策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