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儿童友好”学校,把好全面育人质量关

2022-07-09庄孝成

教育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五育课程体系育人

庄孝成

把丰富的活动和实践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生日常学习成果搬上学校大舞台,能够有效促进五育融合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多元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过程性参考。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勞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践中,我们常常把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学校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者要在育人过程中相互融合、渗透,有机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全人的目标。

在“儿童友好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榆林市高新第四小学不仅开足开齐各类课程,更在开好课程上下功夫,建设有文化内涵的、系统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推进高品质课堂建设。立足“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目标,学校建构了“儿童友好课程体系”,实施“五环一评”儿童友好互动课堂改革,全面提升育人成效。

构建“儿童友好课程体系”

学校以“儿童友好”教育理念为指导,按照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原则,构建了系统的“儿童友好课程体系”,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重新整合规划为品德与人文、数学与科技、体育与艺术、审美与劳动四大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自选课程和综合课程四个维度。通过四大课程群的整合、四个维度的融合与综合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的落地生根,从而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首先是课程整合,各学科的功能和属性不同,在“五育”的落实上各有侧重。学校从学科特点出发,重新进行了划分归类组成课程群,如:品德与人文课程群侧重学生德育、智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数学与科技课程群侧重学生的智育、创新精神和理性精神培养;体育与艺术课程群侧重体育、美育与艺术涵养;审美与劳动课程群侧重美育和劳育,培养学生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品质。

课程群的四个维度则是按照课程的开放性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课程选择。基础课程由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组成,为学生的学以致用打下扎实文化基础;拓展课程是指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拓展出的必选课程,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学识;自选课程是指在课后服务期间,学生自主选择的集体活动,即社团类课程,帮助学生发展特长、多元成长;综合课程是每年在特定时间举行的各种学生综合能力拓展提升课程,具有全员化、过程化和常态化特征,如:入学课程、毕业离校课程、四节一会、研学实践、各类校园联赛、成语大会、主持人大赛、图书义卖等。把丰富的活动和实践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生日常学习成果搬上学校大舞台,能够有效促进五育融合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多元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过程性参考。

创设“儿童友好课堂”

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落实,学校深入推进“导学展练延+全程评价”的“五环一评”儿童友好互动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身、脑、手、眼、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注重五育内容和方式的渗透融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通过对全体教师进行课堂评估,应用“七维观课”记录和诊断分析量表评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开展课堂观课、深度诊断研讨,为每位教师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推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符合儿童成长需要的教学生态和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学生个性潜能,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儿童友好”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坚持站在儿童立场、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服务,通过实施“友好教育”、建设“友好课堂”、塑造“友好教师”、培养“友好学子”、实施“友好评价”、细化“友好管理”、构建“友好家庭”、建设“友好校园”等一系列行动,在新时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均衡发展,把好育人质量关,努力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曹霁

猜你喜欢

五育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