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38和CD138及MUM-1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022-07-08宣瑞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浆细胞膜炎免疫组化

宣瑞红

(太原金域临床检验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慢性子宫内膜炎分为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和特异性子宫内膜炎,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迁延形成。传统意义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即慢性浆细胞性子宫内膜炎,通常指非特异子宫内膜炎。诊断的依据是子宫内膜间质中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同时混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弥漫分布或聚集成团,可形成淋巴滤泡。因正常内膜中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及淋巴滤泡,所以浆细胞的出现是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重要依据[1]。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切片中,大量的浆细胞容易被识别,但炎症程度较轻时,浆细胞数量少或散在分布,难以识别,容易漏诊。另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有时会有浆细胞样外观[2],又容易误诊。本研究通过评估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CD38,CD138和MUM-1在检测子宫内膜间质中浆细胞的效能,探讨免疫组化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8月3 712 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活组织检查标本,患者年龄21~50 岁。临床表现为出血、盆腔炎、不孕、输卵管粘连。宫腔镜观察到子宫内膜局灶性或弥漫性充血、间质水肿和子宫内膜表面形成大于1 mm的息肉等[3]。所有标本均进行HE染色及单克隆抗体CD38,CD138和MUM-1的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子宫内膜间质中浆细胞的表达情况。

1.2 方法

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标本用10%中性甲醛固定,经脱水、石蜡包埋后切成2~3 μm的薄片,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法,所用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组织切片放65 ℃烤箱烤2 h,烤好的切片脱蜡至水,并进行高压锅抗原热修复,即高压修复锅内加入适量乙二胺四乙酸(EDTA)修复液,加热沸腾,至限压阀喷气转动2.5 min,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切片;在3%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10 min,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3次,每次3 min;滴加一抗抗体,4 ℃冰箱过夜孵育,后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3 min,滴加通用型二抗,37 ℃恒温箱孵育40 min,再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3 min,滴加二氨基联苯胺(DAB)工作液进行显色(5~10 min);显微镜下控制显色效果,显色后经苏木素衬染,再脱水至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3 诊断标准

依据2021版《妇产科病理学》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估: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子宫内膜间质充血、水肿,小血管增生,间质纤维化,局部间质崩解;子宫内膜上皮损伤性改变,表面上皮化生[1]。本研究收集3 712 例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标本,主要诊断依据为子宫内膜间质淋巴细胞增多,可伴有淋巴滤泡形成,间质可见浆细胞浸润,浆细胞量≥5个/HPF;次要诊断依据为间质细胞变为梭形或纤维化,可伴随子宫内膜间质充血水肿,腺体呈增殖期,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的反应性改变(细胞复层化和轻度细胞核增大),嗜酸细胞化生、乳头状化生及鳞状化生,小血管的肉芽肿样增生等[1]。HE染色满足主要诊断依据,伴或不伴次要诊断依据者可直接判读为慢性子宫内膜炎;仅满足次要诊断依据,判读为可疑慢性子宫内膜炎。免疫组化:CD38以细胞膜出现棕黄色为阳性,CD138以细胞膜/细胞质出现棕黄色为阳性;MUM-1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为阳性。判断标准是子宫内膜间质中每个高倍视野阳性细胞大于5个[4]。固定两名病理医师按标准进行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 712 例标本中,HE染色判读为慢性子宫内膜炎447 例,阳性率为12.04%,可疑慢性子宫内膜炎572 例,阳性率为15.41%。CD38总阳性数为1 255 例,阳性率为33.81%;CD138总阳性数为897 例,阳性率为24.16%;MUM-1总阳性数为912 例,阳性率为24.57%;CD138和MU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 4,P>0.05)。CD38阳性率高于CD138和MU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03 3和76.670 9,P<0.01)。MUM-1单一阴性13 例(0.35%),CD138单一阴性21 例(0.56%),CD38单一阴性例数为0。MUM-1单一阴性病例与CD138单一阴性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5 3,P>0.05);MUM-1单一阴性病例与CD38单一阴性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6 9,P<0.01);CD138单一阴性病例与CD38单一阴性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53 4,P<0.01)。CD38单一阳性343 例(9.24%),CD138和MUM-1单一阳性病例数均为0。CD38单一阳性病例与CD138和MUM-1单一阳性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均为359.616 7,P<0.01)。HE判读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447 例标本中,CD138和/或MUM-1阳性者447 例,阳性率为100.00%,其中316 例患者浆细胞>20个/HPF,131 例浆细胞<20个/HPF;HE判读为可疑慢性子宫内膜炎标本472 例,CD138和/或MUM-1阳性者420 例,阳性率为88.99%,浆细胞均<20个/HPF。HE判读为阴性的2 702 例患者中,CD138和/或MUM-1阳性者51 例,阳性率为1.89%,浆细胞均<20个/HPF。最终经HE和免疫组化综合判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例数为918 例。慢性子宫内膜炎中浆细胞表达CD38,CD138,MUM-1及HE形态特征见图1。

(a):CD38,EnVision法,×400;(b):CD138,EnVision法,×400;(c):MUM-1,EnVision法,×400;(d):HE染色,×400图1 慢性子宫内膜炎中的浆细胞

3 讨 论

急性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多伴有上行性感染,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标准比较明确。但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不完全统一。文献调查[4]发现,在病理学中,用于非特异性和非产科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在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标本中,HE染色鉴定浆细胞特征比较模糊,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单个散在时更加难以识别,且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大小相仿,增加了识别的难度。Liu等[5]推荐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应进行HE染色结合CD138免疫组化。CD138免疫组化诊断标准为:高倍镜下子宫内膜间质中典型浆细胞≥5个/HPF时是浆细胞性子宫内膜炎;浆细胞<5个/HPF或未见典型浆细胞时为未见子宫内膜炎。HE染色诊断标准为子宫内膜间质中见到典型的浆细胞,核偏位,胞浆深染[4]。Rimmer等[6]认为将4~6个/HPF作为判断标准,具有最好的预测精度。免疫组化抗体CD138,MUM-1与HE染色方法相比,可以提高检测浆细胞的敏感性,提高浆细胞计数速度,减少轻症病例的漏诊,并可以降低HE染色的假阳性,避免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误认为浆细胞,排除病理医生诊断的主观差异。CD38是分子量为45 kDa的跨膜糖蛋白,是淋巴细胞膜受体,表达于早期的CD34+骨髓前体细胞、胸腺细胞、活化T细胞、前B细胞、活化B细胞,包括浆细胞、单核细胞和部分外周NK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膜呈棕黄色。CD138,又称多聚体蛋白多糖1,含有4个跨膜糖蛋白,表达于早期前体B细胞,在向浆细胞分化时重新获得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膜/细胞质呈棕黄色,比HE染色更敏感。MUM-1又称干扰素调节因子4,是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于部分生发中心B细胞、活化的T细胞、浆细胞及多种淋巴造血肿瘤,免疫组化染色细胞核呈棕黄色。Parks等[7]认为在检测子宫内膜浆细胞时MUM-1染色比CD138染色更敏感。

本研究对3 712 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炎样本进行了HE染色及免疫组化CD38,CD138,MUM-1染色,其中CD38,CD138,MUM-1任意两个抗体阳性者891 例,HE染色观察到浆细胞,可确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仅CD38阳性343 例,经HE染色证实CD38阳性者并非全浆细胞;2 444 例任何抗体未见阳性表达,排除了慢性子宫内膜炎,HE染色也未找到浆细胞。免疫组化CD38除浆细胞外,多种其他类型炎症细胞也可表达,提示特异性较差;免疫组化CD138浆细胞和上皮细胞虽然均可表达,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腺样结构比较容易识别,不会对浆细胞造成干扰;MUM-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细胞质染色稍浅,容易识别是否为浆细胞。由此可见,CD38谱系较广,对浆细胞的特异性较差,不建议单独使用,而免疫组化CD138和MUM-1能较好地识别浆细胞,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慢性(浆细胞)性子宫内膜炎的辅助诊断。

猜你喜欢

浆细胞膜炎免疫组化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儿童浆细胞瘤并发EBV感染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相关分析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微刺激术联合子宫内膜浆细胞检查对IVF-ET患者妊娠结局影响
跑步健身须坚持足底筋膜炎添乱要设防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老来爱运动要防足底筋膜炎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