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湄潭县酒用高粱有机肥不同用量比较试验初探

2022-07-08詹金碧

广东蚕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湄潭县施肥量高粱

王 勇 詹金碧 杨 宇 陈 卓

湄潭县酒用高粱有机肥不同用量比较试验初探

王勇詹金碧杨宇陈卓

(贵州省湄潭县农业农村局贵州遵义564100)

酒用高粱是酿酒所需的重要原材料,为探索优质酒用高粱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高粱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改善高粱品质,进行了高粱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方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C处理的(施肥量为120 kg/亩)产量最高,达364.40 kg/亩;比A处理(施肥量为60 kg/亩)增产14.88%;比B处理(施肥量为90 kg/亩)增产12%;比D处理(施肥量为150 kg/亩)增产7.83%。

湄潭县;酒用高粱;有机肥;比较试验

酒用高粱产业是湄潭县的支柱产业,湄潭县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有机高粱生产基地。为加快酒用高粱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升酒用高粱种植水平,确定湄潭县种植的酒用高粱有机肥最佳施肥量,便于生产上进一步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旨在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充分挖掘高粱增产潜力,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政、技、物”有机结合,提高酒用高粱的单产、品质及卫生安全水平,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为酿酒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对促进酿酒加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湄潭县进行酒用高粱有机肥不同用量比较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酒用高粱有机肥施肥方法,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适应湄潭县推广种植酒用高粱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1.1.1 有机肥

参试酒用高粱品种为红珍珠,由贵州茶乡金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提供。参试有机肥为武联牌有机肥(有机质≥45,N+P2O5+K2O≥5%),由贵州武联肥业有限公司提供。

1.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择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官堰居长坡坎组范诗康责任田,肥力上等,纬度为27°47′12″N,经度为107°26′3″E,海拔822 m,土种为黄泥田,前茬作物油菜,面积1.5亩。年均气温为14.9 ℃,年均最高气温为37.4 ℃,最低气温为-5 ℃,无明显热害和冷冻无霜期,年无霜期平均284 d,年日照时数1 163 h。年总辐射量3 488 MJ/m2,年平均降水量为1 137 mm[1-2]。试验前采集小区耕层土壤基础样,梅花形布点,取样点5个,充分混合均匀土样后用四分法取1 kg左右,风干磨制并化验,测算出土检测理化指标分别为:pH 6.01、有机质38.61 g/kg、全氮2.02 g/kg、有效磷34.55 mg/kg、速效钾82.3 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个处理:(A)亩施有机肥60 kg;(B)亩施有机肥90 kg;(C)亩施有机肥120 kg;(D)亩施有机肥150 kg。80%施肥量在移栽时作基肥使用,20%施肥量在移栽后1个月进行追肥施用。试验设置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具体小区施肥量如表1所示。

表1有机肥施肥量

小区行距为50 cm,窝距为33.3 cm,每窝移栽2株,密度为8 012株/亩。每个小区种植12行,每行15窝,共180窝,360株,小区间留走道宽50 cm,重复间留走道宽100 cm,试验区周围设1.2 m保护带[3-4]。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撒播育苗,2021年4月10日进行播种,播种前1 d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并用清水浸种24 h。苗床选择水源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的砂质土壤。将苗床土壤耕细,开沟打厢,厢宽1.32 m,沟深0.17 m,苗床上平铺营养土5 cm~6 cm,刮平压实,将种子均匀撒播至厢面,在盖上薄膜,保水保肥。当苗长至4叶时,起苗时出去病苗、弱苗、杂苗,带护根土进行移栽,提前1周开始揭膜炼苗。于5月8日进行移栽,移栽好后浇定根水,移栽前拉绳打窝,按照小区基肥施肥量进行施入窝内[5-6]。6月8日按试验设置进行追肥,并配合中耕除草起垄。每亩用0.5%藜芦碱可溶液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1次,每亩用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高粱螟虫、黏虫1次,其他田间管理按常规管理。

1.4 试验采收

8月30日按小区实割实收,分小区脱粒装袋并称重,计算面积产量折算亩产。

1.5 调查记载

田间调查:采取每个小区定10株,移栽10 d后调查第一次,以后每10 d调查1次,记载叶龄、病虫害情况,直至旗叶全展为止,每个小区随机取3点10株进行室内考种[7-8]。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研究所测数据采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水平对物候期的影响

表2不同施肥水平对物候期的影响情况

处理播种期出苗期移栽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 A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6日7月24日8月25日132 d B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6日7月24日8月25日132 d C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7日7月23日8月26日133 d D4月15日4月21日5月14日7月6日7月24日8月26日133 d

不同施肥水平对物候期的影响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不同有机肥用量在同一时间播种,出苗时间相同;相同时间移栽,拔节期C处理比其他3个处理晚1 d;抽穗期C处理比其他3个处理早1 d;成熟期A处理和B处理时间相同,C处理和D处理时间相同,较前2个处理晚1 d;全生育期C处理和D处理为133 d,较A处理和B处理长1 d[9-10]。

2.2 不同施肥水平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3不同施肥水平对经济性状的影响情况

处理株高/cm穗长/cm穗粒数/粒实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g理论产量/kg/亩 A272.833.42124.61905.69020.0305.35 B278.533.52108.71962.39320.2317.58 C282.133.92168.22010.69321.6347.95 D285.233.82206.51996.59020.1321.52

不同施肥水平对经济性状的影响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D处理株高最高(285.2 cm),A处理株高最低(272.8 cm),B处理和C处理株高分别为278.5 cm、282.1 cm;穗长最长为C处理33.9 cm,依次为D处理33.8 cm,B处理33.5 cm,A处理33.4 cm;实粒数最多的是C处理为2 010.6粒,结实率为93%,实粒数最低的是A处理为1 905.6粒,结实率为90%;千粒重C处理最高为21.6 g,依次为B处理20.2 g、D处理20.1 g,A处理20.0 g;理论产量最高为C处理,达347.95 kg/亩,最低为A处理305.35 kg/亩,D处理和B处理分别为321.52 kg/亩、317.58 kg/亩[11-12]。

2.3 不同处理病虫害发生情况

不同处理病虫害发生情况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各处理高粱蚜虫、玉米螟轻度发生,紫斑病中度发生,大斑病轻度发生,各处理间病虫害发生情况无差异。

表4不同处理病虫害发生情况

处理高粱蚜虫/%玉米螟/%紫斑病/等级大斑病/等级 A1.22.121 B1.12.221 C1.12.321 D1.12.121

2.4 不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情况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施肥量最少的处理A产量最低,为317.20 kg/亩,其次为B处理325.35 kg/亩,D处理337.95 kg/亩,产量最高的为C处理,达364.40 kg/亩[13-14]。

表5不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情况

处理小区产量/kg/小区平均产量/kg折合亩产/kg/亩位次ⅠⅡⅢ A14.114.514.214.27317.204 B14.214.615.114.63325.353 C16.5516.2416.3816.39364.401 D15.315.215.115.20337.952

3 讨论

综上可知,C处理(施肥量为120 kg/亩)的产量最高,达364.40 kg/亩,比A处理(施肥量为60 kg/亩)增产14.88%;比B处理(施肥量为90 kg/亩)增产12.00%;比D处理(施肥量为150 kg/亩)增产7.83%。这说明肥料施用过量不仅会浪费资源,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进而影响产量;合理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环境,还能提升结实率与千粒重。因此,合理调配氮磷钾配比并适量补充有机肥是酒用高粱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通过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4 结语

酒用高粱产业是湄潭县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酒用高粱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粮食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相关研究人员需不断改进酒用高粱种植技术,掌握酒用高粱最佳施肥量,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单产和品质为突破口,配套建设标准化基地,降低成本,提高比较效益,推进酒用高粱产业区域布局,实现标准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酒用高粱增产潜能。

[1]吴迪,廖凤林,唐金刚,等.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酒用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303-305.

[2]刘均霞,赵小敏,王平,等.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高粱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21,41(3):64-65,70.

[3]张丽芹,唐和美,王恩婵.优质酒用高粱施肥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4(4):28-47.

[5]朱凯,张飞,柯福来,等.2个适合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品种产量、光合特性及密植潜力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6):73-75.

[6]石晓瑛.地膜覆盖免放苗栽培技术在高粱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27-30,40.

[7]孔凡信,刘志,肖继兵.辽西地区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品种综合评价[J].农学学报,2019,9(6):4-11.

[8]罗先锋,周华.西南中山区酒用高粱泸糯8号、青壳洋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4):198.

[9]季志强,杨秋英,杨青林,等.2015年承德地区引进酒用早熟高粱新品种比较[J].园艺与种苗,2016(5):75-78.

[10]王玉敏.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5):52-54.

[11]李强.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24):44-45.

[12]孙伟,张媛,殷新娟,等.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武汉市为例[J].乡村科技,2021,12(5):68-69.

[13]郭正霞,刘丹红.农作物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高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35):70-71.

[14]罗远骢,陈钦坚,苏国鹏.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的技术理念与应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97-99,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5.05

湄潭县酒用高粱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王勇(1981- ),男,汉族,贵州湄潭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陈卓(1973- ),男,汉族,贵州湄潭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S514

A

2095-1205(2022)05-13-03

猜你喜欢

湄潭县施肥量高粱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高粱红了
湄潭县开展2021年“开学季·关爱行”助学活动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湄潭县茶叶产量与气候关系
野高粱
雨后
紫泥田早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东农42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探讨
2007-2008年度油菜“3414”肥料田间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