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供应商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2-07-08张玉燕

中国市场 2022年15期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摘 要:供应商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断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增强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力,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经营压力不断攀升,竞争持续加剧给企业供应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在供应商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切实提升这一工作水平,从而给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文章对供应商管理的内涵以及原则进行了探讨,总结分析了目前一些企业供应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希望文章所提出的观点能够给企业做好供应商管理带来有益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企业供应链;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5-0151-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5.151

1 引言

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从供应商处采购各种原料,是否能够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企业能否根据经营生产需要及时从供应商处获得数量、质量都符合要求的原料。目前不少企业供应商管理水平偏低,由此导致了企业在经营中存在来料不及时、来料质量低、采购成本高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使得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下降,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全面升级,供应商管理成了竞争焦点之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成了企业在经营中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由于很多企业对供应商管理认识不足,加上在此工作开展中也缺少足够的经验,这使得此项工作的开展不甚理想。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对企业供应商管理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丰富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给更多的企业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 供应商管理概述

当前供应商管理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全面了解这一工作的内涵,掌握这一工作开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全面提升企业供应商管理水平。

2.1 供应商管理内涵

供应商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要企业有供应商,就客观上存在供应商管理工作。文章认为供应商管理是指采取各种激励约束措施,要求供应商按照合约规定,给企业提供原料的过程。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多维的,既要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性,又需要考虑控制采购成本,避免企业原料库存对于资金的大量占用。另外,对供货商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将产业链的各个最有优势的环节加以有效整合,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供应商管理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企业管理者需要准确把握这一工作内涵,不断探寻供应商管理内在规律,从而不断提升这一工作的水平。供应商管理从主要内容来看,包括了选择供应商、监督供应商、开发供应商等,这些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于确保供应商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各类原料。

2.2 供应商管理原则

企业供应商管理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数量合理原则。企业供应商数量不宜过多或者过少,过多的话将会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以及管理成本增加,过少的话容易导致采购风险加大以及原料采购价格升高。举例来说,供应商数量太多,每次采购都要从大量供应商中进行选择,比较耗时费力,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二是弹性管理原则。企业供应商管理需要有足够的弹性,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从而保证供应商管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三是战略导向原则。企业供应商管理不能够与企业战略相脱节,关键是要更好地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出供应商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四是风险可控原则。供应商管理工作客观上存在很多风险,企业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识别分析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从而做到风险可控;五是经济效益原则。企业供应商管理需要评估收益以及成本,企业需要通过做好这一工作获得一定收益,因此企业需要对于供应商管理方案进行经济评估,并选择效益较好的方案。在经济效益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受益以及间接受益,不能够仅以采购成本大小来作为唯一评估标准。

3 企业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文章将比较典型的问题归纳分析如下。

3.1 供应商选择标准不合理

能否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直接决定了企业供应商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选择的供应商不够合适,那就注定供应商管理会失败。供应商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少企业在供应商选择标准方面没有结合自身的情況进行科学界定,出现了选择标准不够合理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片面地把供应商所提供原料的价格、供应商的规模等作为选择标准,有的企业只关心价格,出于成本的考虑,认为只要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价格低,就能够成为企业的供应商,却没有思考成本虽低,但是质量不合格,那么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要远远高于节约的成本。有的企业关心供应商的规模,认为供应商规模越大越好,这样可以降低原料供应风险,但是与此同时需要承受较高的采购成本。还有的企业在供应商选择标准方面,忽视原料质量、供应保障等标准,顾此失彼的选择标准必然导致企业难以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从而拖累供应商管理水平。

3.2 供应商动态调整不足

企业供应商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做到不断调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供应商管理工作的价值。不过目前很多企业在供应商动态调整方面存在不足,没有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结果企业无法动态掌握供应商是否合格,很多不符合企业要求的供应商可能一直都得不到调整。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没有引入末位淘汰机制,这会导致供应商缺少竞争,没有压力去改善供应,久而久之必然会威胁到企业原料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举例来说,不少企业的供应商多年不变,企业对于这些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这些供应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时给企业供货,那么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很难找到替代供应商,结果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3.3 供应商管理模式不当

目前不少企业供应商管理模式不当,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竞争而非合作,企业与供应商就采购价格进行谈判,双方之间的关系对立大于合作。这样的供应商管理模式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更多是短期交易而非长期合作。上述供应商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原料供应风险加剧,虽然短期来看,实现了采购成本的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供应商管理模式,依然停留在维持而非开发、传统而非战略协同这一阶段,供应商没有进入企业产品的前期研发阶段,其在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方面的作用凸显不足。举例来说,企业为了产品创新,往往会要求供应新材料,如果供应商不介入企业的产品创新,企业就无法从供应商处获得所需要的新材料,这自然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创新。

3.4 缺少有效的监督

有效的监督可以确保供应商按照企业的要求及时提供合格的原材料,反之则容易导致企业无法及时获得生产所需的合格原料。目前不少企业在供应商管理中,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手段不够有效,这导致了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大增。目前大部分企业对于供应商的监督,主要通过质量检查来实现,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就会拒收材料,并给予罚款。虽然惩罚性的举措在保证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原料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仅依靠这种监督手段,并不足以保证原料供应的安全性。举例来说,当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不合格的时候,企业无法及时从其他供应商处购买到合格的原料,这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4 企业供应商管理策略

对于企业来说,做好供应商管理并不容易,针对上文所谈到的各种问题,文章认为需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来加以解决,从而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

4.1 合理界定选择标准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选择标准,按照标准对于潜在供应商进行打分排序,从而做到优中选优,确保所选的供应商是比较合适的。关于选择供应商的标准,除了价格、规模等标准之外,还需要将供应商的信誉、交货时效性、原料质量等作为选择标准。对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综合评价,决不能仅仅考虑价格或者规模,价格低、规模大的供应商虽然会被优先选择,但是也需要考虑其他标准。举例来说,供应商选择要考虑其能否按时交货,如果无法按时按质交货,那么即使其价格比较低,也坚决不能选择此类供应商。因为一旦无法保证供货,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就难以维系,从而导致企业产生巨大经济损失。考虑到每一家供应商在不同的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有的供应商规模虽然很大,但是价格却比较高,有的供应商虽然价格较低,但是质量管控相对较差,这就有必要进行综合评选,充分考虑不同供应商的优缺点,选择相对合适的供应商。

4.2 加强供应商的动态调整

企業需要对于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定期对于现有的供应商进行评价,重点了解供应商是否具有良好的供应能力,是否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提供合格的原料。对那些不具有企业所要求供应能力的供应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应引入一些“新鲜血液”,争取做到供应商的时常更新。举例来说,企业可以规定供应商在一定年限内,需要进行末位淘汰,每年淘汰10%左右的供应商。动态调整可以给供应商带来一定的竞争,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其更加关注企业的需求,努力改善自身的供应能力,从而成为企业的长期供应商。对于企业来说,对供应商的动态调整可以让企业进一步分散采购风险,避免出现对部分供应商的长期过度依赖,从而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稳健。

4.3 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

企业供应商管理模式需要做到不断创新,应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新型供应商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的供应链竞争力。企业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的基本方向就是要与重点供应商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更多地强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引导供应商参与到企业的前期研发创新阶段,以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各种新材料。毕竟新材料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有了供应商所提供的新材料,可以大大缩短企业的产品创新周期。举例来说,企业研发项目推进中,需要邀请供应商参与其中,涉及的原料问题,要求供应商进行联合攻关,从而扫清研发创新阻碍。企业与部分核心供应商可以相互参股,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战略协同效应,从而提升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企业可以开发扶持核心供应商,投入部分资金参股供应商,同时也可以让供应商参股企业,这样双方合作会更加稳定,供应商也能够更好地去响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4.4 确保监督的有效性

完善的监督控制是企业供应商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想确保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各种原料,必须开展有效的监督。监督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供应商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按时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料。从有效监督的具体手段来看,除了上文提到的惩罚性措施之外,还需要引入激励措施,企业应在供应商合同中约定惩罚以及激励措施,激励措施包括了提前支付尾款、优先考虑合作等,激发起供应商依据合同要求履行合约的积极性。奖惩并举的约束机制,可以让供应商更有动力去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原料。企业对于供应商的监督,还需要做到尽量前置,即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企业对于重要的原料供应,可以派人提前进行制造监督,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原料质量合格,能够按照企业要求的时间供应。举例来说,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原料采购,企业可以委派专人到供应商处进行监督,及时了解供应商原料生产准备情况,从而确保供应及时。监督的前置也可以给企业应对原料供应危机提供缓冲,一旦发现供应商无法按照预定日期交货,企业就可以采取其他应对措施,避免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5 结论

目前很多企业供应商管理水平的提升依然任重而道远,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于供应商管理的重要价值有一个客观认识,将这一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做好此项工作,从而给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文章在对于目前企业供应商管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要重点做好合理界定选择标准、加强供应商的动态调整、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确保监督的有效性等工作,以确保供应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供应商管理策略包括但不局限于文章所提到的几点,同时考虑到不同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差异性,企业在供应商管理实践中,除了要统筹兼顾文中所谈到的策略之外,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以确保供应商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汤昊龙.探讨企业供应商管理的优化措施[J].商情,2021(5).

[2] 蔡敏.浅谈中小企业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1).

[3] 雷雪.现代采购模式下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管理初探[J].环球市场,2020(14).

[作者简介]张玉燕(1977—),女,汉族,上海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物资采购。

猜你喜欢

供应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供应商管理方法探讨
电子商务下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研究
烟草商业企业定点采购优化探讨
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浅谈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浅析采购工作中的供应商管理注意事项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