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媒体平台的“快乐读书吧”阅读策略

2022-07-08孙宏琳

江苏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策略

【摘 要】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设“快乐读书吧”板块。在自媒体时代,教师应科学利用自媒体平台开放、互动、实时的特点,开展读物推荐、共读陪伴、展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高效、持久的阅读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习惯,从而实现“快乐读书吧”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自媒体平台;快乐读书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1-0037-03

【作者简介】孙宏琳,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江苏宿迁,223800)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

自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快乐读书吧”始,教师便开始有目的地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的读物,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向他们传授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但据调查发现,“快乐读书吧”的课外阅读质量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发挥的作用止步于阅读任务布置层面,缺乏阅读过程的跟进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体验浅层化;受时空限制,多数班级没有正常开展阅读展示与评价活动,导致学生缺乏阅读成就感,难以产生持续阅读的动力和热情等。自媒体时代下,学校有了自己的公众号,班级有了微信群和QQ群等自媒体平台,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开放、互动、实时的优势,积极搭建课外阅读平台,就能有效弥补“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活动的诸多不足,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快乐读书之旅。

一、利用自媒体平台推荐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将“快乐读书吧”纳入课程体系,但在每册教材中只设置了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教师肩负着简要介绍部分阅读作品和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职责,无暇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作品,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借助自媒体平台推荐读物

为了达到小学一至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我校深入研读教材,综合考量学生年龄特点、“快乐读书吧”板块要求和官方推荐书目,制定了近200本课外阅读书目。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自媒体平台的优势,将这些课外阅读书目制作成声、图、文并茂的美篇分批打包并推送给学生:或展示色彩鲜艳的封面和插图引起学生的关注;或亮出一些精彩的片段,运用问题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播放一段影视动画作品,勾起学生阅读纸质书的欲望;或晒出书评和阅读心得,唤起学生一睹为快的兴致……在自媒体平台的协助下,教师不仅向学生推荐了大量的优秀读物,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借助自媒体平台的推送功能

目前,推送已经成为大量阅读类移动端产品的常见运营方式。这些阅读类移动端产品通过监控读者的阅读时长、阅读偏好等信息,描绘出一幅幅用户画像,然后再根据读物相似度和用户相似度来实现相关内容的个性化推送。例如,当学生完成五下“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西游记》后,平台可能会向用户推荐《西游记人物的个性化解读》等文章。但推送内容良莠不齐,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科学地筛选推送内容。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区分指定读物和推送读物的主辅地位,明晰推送读物所起的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实现对指定读物的深度阅读。

二、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阅读,激发阅读动力

在整本书阅读的征程中,学生需要一些“读伴”,来助力其完成阅读长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打卡促进自主阅读

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有发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功能,并且好友可以对此进行点赞和评论。教师可以利用平台的此项功能,以两周或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引领学生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学生每日坚持进行整本书阅读,家长在朋友圈进行阅读打卡,及时发布学生的阅读照片以及当天的阅读体会等。此外,为保障学生适宜的阅读进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阅读进度表。例如三下“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伊索寓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阅读任务要求制定阅读日程安排表并进行打卡。打卡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惰性,不断挑战自我,培养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还将学生的每日阅读手记汇成了一条时间的流,这对于坚持阅读的学生而言,是最好的激励和精神奖赏。

2.共读体验阅读乐趣

首先,师生共读一本书,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是具有向师性的,要想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师就应该做好阅读的榜样示范,通过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来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在班级群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自己的朗读视频,通过丰富的表情、变换的声调和语速表现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提几个阅读问题供学生讨论,让学生意识到阅读不能走马观花,要深入思考。总之,师生共读一本书,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榜样,还是一种潜在的陪伴。

其次,亲子共读一本书,能有效增加学生阅读的幸福感。为了让亲子阅读更具实效性,教师要提前为亲子阅读设计好阅读任务单。例如,二下“快乐读书吧”推荐亲子共同阅读《一起长大的玩具》,笔者设计了如下任务单(见下页表1)。

在任务单的引导和父母的陪伴下,学生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与活动体验中完成了整本书阅读,与此同时,书中传递的价值观与正能量,也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影响。

再次,同伴共读一本书,能有效增加学生阅读的趣味感。由于年龄相仿,学生与同学、好友一起共读,特别容易产生思维共振与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依据共同的爱好,自由组建微信阅读小群。在阅读方式上,鼓励各共读小组创造自己的阅读特色。例如,共读小组可以采用每日打卡晒阅读感受的比赛方式;可以下载手机听书App软件,每日听一段书;可以采用边看著作电影边阅读的方式,随时交流观看电影与阅读书本的不同感受;还可以采用轮流做主播的形式,各成员轮流把自己阅读的章节录制成音频发布在组群中,供大家听读……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不仅有效增加了阅读趣味,与此同时,在阅读书目和阅读方式的商榷与决策中,小组成员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利用自媒体平台展示评价,收获阅读成就

传统的班级阅读展示课受制于教学时空的限制,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而自媒体平台可以让每个学生通过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或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或者班级QQ群等平台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方式的选择以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喜好为依据。如低年级学生可以发布精彩片段的朗读音频,讲述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或绘制连环画绘本等;中年级学生可以展示阅读记录卡、思维导图,自己表演的一则寓言故事视频等;高年级学生可以展示书评、读后感、对比阅读报告等图文资料,与同伴、家人表演的短剧音视频等。这些多维立体的展示,能有效助力学生的个性成长,实现阅读成果的最大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黑板”等App软件平台投票选举“最佳朗读者”“最佳创意展示”“书香家庭”等,并为其颁发证书、奖品,利用校园公众平台宣传,激励学生进行更广泛、深入的阅读。

自媒体平台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可以为“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搭建声图并茂、视听兼顾的平台。这不仅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多元化需求,还能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获得更完善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借势新媒体,助推群阅读——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微信、QQ推动课外阅读的新途径[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11):70-71.

[2]陈璐燕.“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初探——以统编教材第一学段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19(Z1):91-95.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