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的三个向度

2022-07-07朱洪波王海燕

中国领导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思政

◎朱洪波 王海燕

教育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中国的大学治理,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放眼世界发展趋势;又要坚守正确办学方向,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坚持在政治方向、使命导向和实践取向三个向度上协同推进,不断建立健全制度、体制和机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发展之路。

一、政治方向:坚持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

中国大学正确的办学方向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大学治理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和完善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

(一)强化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思想基础

加强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重点是加强政治引领,强化党对大学领导的思想基础。一方面,要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自觉,着力加强党的政治教育。教育引导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等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现实需要[1],全面理解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并将其内化为大学治理的实际行动。按照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等党内法规制度,推进师生强化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仰、把准政治方向、提升政治能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净化校园政治生态。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科学理论和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在学习目标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作为首要任务,做到学深悟透、弄通做实。在学习方式上,认真落实党委会学习制度、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实效的学习教育。在学习模式上,实行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根据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和学生不同群体的特点,明确不同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考核评价办法。通过卓有成效的政治理论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筑牢信仰之基、强化理想信念、把准正确方向。

(二)夯实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

加强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建设,重点要落实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做到在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组织建设的“全覆盖”,防止组织衔接和工作运转出现“脱节”与“空白”。通过党组织建设制度创新,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地方党委、学校党委及下属基层组织无缝衔接、层层传导、措施落实的大组织系统,确保系统规范运行,顺畅运转,为实现党对大学全面领导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保障。健全完善高校党组织全过程全方位覆盖机制,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都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在项目研究、校外实习实训、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毕业就业等过程中也要加强党支部建设,防止出现党建“空白”。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工作方法,推行“党建+业务”工作模式,将党建与业务通过多种途径深度融合,确保工作实践的正确方向,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切实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和战斗力,以实际工作成效赢得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支持拥护。当前,有的高校职能部门、院系党组织一定程度存在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在师生中的认同度不高,有的甚至工作缺位、话语缺失。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源于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没有落实到位。必须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着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和示范点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将基层组织建设融入到高校基层治理、教学科研工作、学生管理和社会服务中,通过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增强师生的认同和拥护。只有做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全覆盖,通过切实的组织建设解决党组织虚化、弱化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党组织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和师生政治上依靠组织、思想上认同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夯实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

(三)建立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以《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制度规范为基本遵循,建立健全党对各项工作全面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从制度规范要求出发,细化规范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职能范围和议事规则,健全完善党的建设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切实履行高校党委把好方向、管好大局、作好决策、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保障落实的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得到贯彻执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有关制度,着力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重点完善党组织运行管理、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党政各种会议制度,厘清各自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协同配合,分工合作,切实发挥好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按照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和标准,探索党支部设置方式,创新党支部工作方法,构建基层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培育优秀人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加强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能力建设

加强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领导是教育者,但更应该是政治家。这就要求高校领导既要有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又要有政治能力;既要有教育家的情怀,又要有政治家的胸怀。鉴于高校领导教育管理能力的论述已较多,这里主要从高校领导的政治能力方面论述加强党对大学领导的能力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学领导应该是政治家,这是站在大学不能“独善其身”式发展,而要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高度对大学领导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对政治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构成要素,内在方面主要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理想和思维方法,信仰是灵魂、立场是根本、理想是动力、思维是核心;外在方面主要包括把握政治方向、认清政治大势、辨明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等。应该说,大学领导政治能力的提升,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路径[2]。因此,提升大学领导的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义,是我国高等教育真正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能力要求,是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大学治理核心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大学领导保持政治定力和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需要。加强大学领导的能力建设,一方面,应注重思想改造,通过自我学习、有计划培训、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式实现;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培养干部政治能力的主要路径。大学领导要积极通过岗位锻炼、基层锻炼、挂职锻炼等途径提升对大学全面领导的政治能力[3]。

二、使命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起始和最根本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职能不断拓展,从人才培养延伸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但究其根本,人才培养永远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秉持立德树人的使命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大学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目标,健全和完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

(一)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推进原则

中国古代强调“道问学”“尊德性”[4],强调既传授知识又涵养品德,这与当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导向高度契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立德树人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5]立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立德树人有自己的生成逻辑和建构逻辑,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准确把握以下四个推进原则。一是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立德树人既要通过课堂、课本和课程等方式获取“立德”的理性认识,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又要通过实践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形成“关于道德的行为”,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有意义。二是坚持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立德树人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通过教育示范、身体力行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又要重视受教育者自我教育,使受教育者自觉建构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三是坚持历史传承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立德树人既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崇德向善的育人理念,强调“德”在人的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又要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坚持中国特色与开放学习相结合的原则。立德树人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探寻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中立德树人的内在规律,强化理想信仰,明确价值导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又要学习国外经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果,借鉴它们的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育手段。

(二)科学建构立德树人的培养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构建高水平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科体系以及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之中,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一是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实践的观点、历史的逻辑、辩证的思维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新举措、新途径,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新领域、新业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不断调整和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科技发展理论,结合科技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充实和优化自然科学学科体系。重视思政课和专业课的相互支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耦合,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同步升华。二是构建强化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坚持寓德育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切实做到五育并举。专业教育既要讲清科学原理、命题定义和知识体系,又要以师德师风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感染熏陶学生。体育和竞技比赛既要增强学生体魄,又要致力培养学生的拼搏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竞技精神。美育应注重与学习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中感受科学之美,从日常生活中体验生活之美,从艺术欣赏中净化心灵。当前,尤其要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实验实训和劳动锻炼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劳动实践培养求真务实精神。三是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教材必须秉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强化思想引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阐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放中深化。自然科学类教材要突出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求是精神,将知识传授、精神培育、学风锤炼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四是构建全方位育人的管理体系。将管理育人理念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良好的服务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对学生施加正向影响,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切实做好“三全”育人工作。

(三)重点抓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论述,把它建设好、作用发挥好。一是必须将思政课摆上关键位置。很多高校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只是口头重视,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更没有相应的落实机制与举措。思政课担负着“铸魂立心”功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要靠思政课这个主渠道来落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首要问题,也需要通过思政课实现。二是注重思政课建设的关键部位。课程建设是思政课建设的“主战场”,要将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等内容融入思政课之中,成为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素养要求[7],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改革创新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引擎”,思政课既要具有理论性,又要具有亲和力,这需要通过教学方式、内容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三是抓住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是抓好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提升质量,培育思政“金课”“银课”,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正喜欢和受益的课程。要健全评估机制,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中,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到学校的重要评估体系之中。加大思政课建设投入,建立思政课专项资金,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基地建设、教师培训、学习平台等提供经费支持[8]。

(四)着力完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

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必须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按照人才培养需要内在逻辑促进教育要素结合,形成相互支撑、体系完整的制度体系。一是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规范实施办学质量评价,构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在制定评价标准和构建评价体系方面,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核心内涵和基本要求放在突出位置,在评价体系具体考核指标设计、重要观测点设定以及权重取舍上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指引性、导向性。二是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科学配置资源,建立稳定的德育资源配置机制。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人才团队及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加大投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拓展、实践能力提升等工作进行重点投入。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建立稳定的德育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拓展教学手段等满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三是要以教书育人为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责权利做出明确规定,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育人责任。同时,对教师的履职条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师德师风、考核晋升等做出规定,使其成为广大教师共同遵守的制度规范。特别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锻炼,通过学习——实践——到第一线压担子的路径,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在立德树人神圣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四是要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构建学生自我发展机制。坚持校、院、班、学生个人四级联动,推行主题教育、朋辈教育和日常自我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教育实效。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接受民主法制熏陶,融入学校发展环境,承担学校治理责任。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社区、班团组织等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拓展学生自我服务空间,构建一套运行顺畅的学生自我服务机制,不断锤炼思想、增长才干,养成良好习惯、行为和品性。

三、实践取向: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大学治理在政治方向和使命导向确定以后,必须进行实践取向的积极推动,才能实现治理目标。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的实践取向,必须以构建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优化大学治理结构、完善法规体系、推进大学智慧治理等为实践路径,努力推进新时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是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行为框架和规则体系[9]。“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的使用语境更是表征着在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希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美好愿望[10],在我国追求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既要有世界一流大学普遍通用的行为框架和规则体系,更要有“中国特色”,在制度体系方面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弗莱克斯纳在其著作《现代大学论》中曾指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11]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灵魂,要反映“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新时代我国大学建设的方向和灵魂,是新时代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标志、制度探索与制度理想,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大学制度的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2]基于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培养人”的判断,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优势、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组织优势、以改革创新为重心的路径优势[13]。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大的方面。在内部治理方面,主要通过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外部治理方面,主要通过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优化大学外部治理结构。

(二)理顺政校社关系优化大学治理结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特征[14]。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依法办学是前提基础、自主管理是核心内容、民主监督是必要保障、社会参与是有益补充。这一学校制度特征的规定,要求理顺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优化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一是要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解决好大学治理中政府过度干预以及错位、缺位、越位问题。政府在高校管理中做好“放管服”工作,实施权力下放,改变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立法、规划、公共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履行好高校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让政府真正成为大学发展的指导者、宏观布局的调控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二是要引导政府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高校要与社会、市场实现深度对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要面向社会诉求和市场需求,建立高校、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三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尤其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实施高校质量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要通过面向社会和市场依法自主办学,使大学做到政校分开、产学研结合、科学治理的基本要求,让大学回归坚持高深学问的教学、坚持教学与科学研究、坚持学术自由的本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三是在大学面向社会办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服务社会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大学承载着社会服务职能,不能完全独立于社会,要面向社会与市场办学,了解社会需求,倾听社会意见,构建学校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但同时必须确保大学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学术性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品质,大学不能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一度迎合社会利益而使学术性受到损失,要保证大学有从事学术研究的良好社会环境,且不受社会束缚,实现自主治学[15]。

(三)完善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的法规体系

在我国,适应现代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还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治理法律规制。通过检索我国关于大学治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情况,可以略知我国大学治理的法制建设状况。在中央立法方面,截至2020年年底,法律方面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这部法律。该部法律1999年实施,2015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修订。行政法规有16部,主要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规范性法律文件;部门规章1506部。可见,我国中央层级的大学治理立法主要集中在部门规章,中央层面的法律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自颁布后虽进行了2次修改,但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大学治理方面存在高层次立法供给不足、立法层级偏低、专门性不足、大学治理的诸多专项领域立法缺位等问题,这必然导致大学治理缺乏法律权威、效力低、约束力匮乏等问题[16]。因而,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既要做好综合性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废改立”工作,更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大学治理专门领域的立法工作。专门领域的大学治理立法将成为未来完善我国现代大学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公平、财政补贴、大学自治、大学办学自主权、大学质量评价等专门领域方面进行专项立法。应通过制定《高等教育投资法》《高等学校法》《高等教育质量法》《高校竞争法》《高等教育公平条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解决大学治理领域的专门立法缺位问题,应将这些专门性单行法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下位法予以补充,并提升立法层级,加快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此外,在大学治理立法中,要重点强调法律责任,明确大学治理主体的法律责任,设立责任专章,做到法律主体的责权利明晰,以强制的法律责任确保法律效力的有效发挥和法制的权威。

(四)推进现代大学走向智能化智慧治理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治理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挖掘信息技术的治理潜能,促使科技与大学治理深度融合,解构与重构大学治理的方式、手段和方法,推进大学治理走向智能化,实现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大学智慧治理。一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有效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实现教育体系网络化。借助大数据技术互联互通的优势,保证高校各部门以及高校与社会各主体都拥有“直连”的通道,避免信息垄断、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等问题。同时,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高校的信息共享中心等平台,实现高校各治理主体以及高校与政府、社会的互联互通,解决大学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鸿沟问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跨部门办公,通过智能化办公系统,减少审批程序,实现大学治理的各部门协同化和结构扁平化[17]。二是通过“深度算法+大数据”实现大学在多领域的精准治理。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大大拓展了教学资源,通过线上教学、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等方式,革新了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网络化。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发展,在大学教学与管理中,将大数据与深度算法融合,通过“深度算法+大数据”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师生教学、学生管理与师生日常生活的各要素数字建模,然后借助可视化的信息平台提供数据内容,实现大学治理的精准化。基于深度算法,可以对大学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达到对学生的成长节点、学生特点、特征差异整理,形成学生档案袋,进行个性化与定制化的高等教育服务。

政治方向、使命导向和实践取向是“三位一体”的相互依存关系,三者同行同向、不可或缺、协同推进,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实践之中。这一统一关系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治方向与使命导向的统一。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才能以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道德标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党对大学全面领导的政治方向为立德树人的使命导向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和正确航向,而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导向是对党全面领导这一政治方向的根本遵循和最集中反映,是党在大学治理目标实现的具体实践和忠实体现。二是政治方向与实践取向的统一。在实践取向方面,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要求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需要党的领导作坚强的政治保证,需要把握好坚定的政治方向。在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实践中,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优化大学治理结构、完善大学治理的法规体系、推进大学智能化智慧治理,每一个过程、环节和内容都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指导,只有如此才不会迷失方向。同时,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这一实践是党对大学全面领导实际运行过程的体现。三是使命导向与实践取向的统一。这个统一主要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实践的统一,体现在立德树人的大学使命贯穿于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实践中的各主要环节和过程。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使命的实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抓好关键课程和完善体制机制等。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关键课程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完善都需要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作为保障,没有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就难以形成现代大学制度、良好的大学治理结构、健全的大学治理法规体系和大学的智能化智慧治理,就会导致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与优化以及体制机制的完善没有依托和骨架,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的三个向度,为我国大学更好地彰显大学精神指明了政治方向,为更好地突出大学本质确立了使命导向,为更好地履行大学职能定位了实践取向,“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大学的治理体系。■

[注 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5-58.

[2]眭依凡.大学领导力提升:推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1(01):10-20.

[3]高锦宏.新时代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1(07):17-19.

[4]张清华.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6-28(007).

[5]张政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根本任务的战略思考[J].人民论坛,2020(25):32-35.

[6]本报评论员.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N].经济日报,2021-04-20(001).

[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7.

[8]罗文章.办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1):52-53.

[9]张应强,蒋华林.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J].教育研究,2013(11):35-43.

[10]柳友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学理阐释与实践理路[J].复旦教育论坛,2018(04):17-23.

[11][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12]习近平.习近平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10/03/content_5229459.htm.

[13]朱猷武.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的转向[J].山东高等教育,2020(04):1-6.

[14]杜玉波.聚焦大学治理关键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20-01-06(005).

[15]郝瑜,孙二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及策略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09-113.

[16]朱宇华,王友云.从干预走向规制:面向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02):53-58.

[17]舒永久,李林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逻辑、困境及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06):1-6.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思政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