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2022-07-07黄勇荣梁丽菊陈伟强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能力

黄勇荣,梁丽菊,陈伟强

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黄勇荣,梁丽菊,陈伟强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宁 530004)

东盟来华研究生是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深入合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科研能力培养是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目前东盟来华研究生存在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等科研能力欠缺问题。从个体层面分析,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面临着语言障碍、学习动机障碍以及生师交流障碍等困境;从高校层面分析,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受到课程设置不合理、导师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科研考核体系亟待完善及科研质量把控困难等现实困境的制约。为此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设东盟来华研究生新课程体系、打造国际化高水平导师团队、完善科研考核体系及实现教育精准化支持等路径,促使其科研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

来华留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和衡量指标[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良性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开放与交流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东盟国家来华留学人数不断增多,学历层次不断丰富,为促进中国-东盟国家的教育发展,政策理解和政治认同及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做出重大贡献。其中,东盟来华研究生是最高层次的人才群体,也是未来继续推进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重要参与者,提升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科研能力是衡量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因此,培养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至关重要。[2]提升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有利于发挥东盟来华研究生人力资本的辐射作用,助力中国-东盟国家持续深化交流与合作。

1 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1.1 数量规模逐年攀升,各国来华研究生人数存在较大差异

近几年来,东盟各国来华研究生数量规模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根据教育部统计整理的数据显示,2018年来华留学人数同比上一年增长了0.62%,来华研究生总计85 062人,与上一年相比增加12.28%。其中,硕士生59 444人,占来华研究生总数69.90%;博士生25 618人,占来华研究生总数30.10%,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3]从表1可以看出,2013—2018年东盟各国来华研究生人数逐年攀升。其中,越南一直是东盟来华研究生人数占比最大的国家,但在2014年规模达到高峰后出现“人数逆转”现象,在2015年,越南来华研究生人数出现负增长。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当时中越就南海问题出现摩擦,越南境内发生反华事件等影响中越两国关系的政治因素息息相关。此外,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来华研究生数量规模增长较快、占比较大。东盟十国来华研究生人数在2018年突破新高度,除文莱来华研究生人数未能破百之外,其他东盟九国来华研究生共有14 303名,其中越南3 563名,泰国3 204名,老挝2 318名,印度尼西亚1 806名(见图1),东盟来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数不断攀升。

表1 2013—2018年东盟十国来华研究生人数 单位:人

数据来源:根据2013-2018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整理所得

图1 2018年东盟来华研究生人数

数据来源:根据《2018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整理所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盟来华研究生数量规模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东盟各国来华研究生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首先,菲律宾来华研究生人数增长较慢、占比较低,2015年菲律宾来华研究生人数规模首次破百。其次,新加坡近五年来华研究生规模较小,增速较慢,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研究生留学教育尚处在逆差状态,这也是新加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最后,文莱研究生来华留学人数一直未破百,这与文莱人口较少以及文莱研究生倾向与前往发达国家留学有一定的关系。简言之,东盟各国来华研究生教育规模总体上呈现出向好发展的态势,但受政治、经济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国间来华研究生人数存在较大差异。

1.2 政策改革持续出台,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与东盟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各主体,以保证并提高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共同目标,在留学生研究生教育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作的运作方式[4]。党的十九大以来,有关留学教育的政策中反复强调提高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其中,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了来华研究生招生、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基本标准和准则,及旨在持续提高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在重点任务中指出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和退出机制。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文件把握了“提质”和“增效”的原则,以期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一系列政策改革持续出台,在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塑造留学中国品牌的前沿力量,不断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1.3 教育资源持续投入,研究生教育吸引力不断提升

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得以快速发展的保障。“双一流”战略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航天、高铁、5G及量子计算机等领域获得一批世界一流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的产出离不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的人才支持等教育资源的投入。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自然科学领域,2019年,我国2 373所各类高校共有1 227 484名教学与科研人员,比上年度增长了6.5%,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有1 181 919人,同比增长6.6%。在经费投入上,各类高校共计拨入科技经费245 820 225千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各类高等学校R&D项目费实际支出131 796 133千元,同比增长11.3%。[5]在社会科学领域,2019年,我国高校拥有社科活动人员共计797 470人,其中高级职称有290 484人,同比增长4.7%,共计拨入研发与发展经费25 273 463.72千元,同比增长15.7%。[6]在国际科技交流上,我国高校国际合作研究的派遣和接受人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办次数、交流论文和特邀报告的篇数都同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7]一流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声誉得到大幅提升,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共有4所中国大陆高校跻身前五十,中国一流高校已经具有同西方顶尖高校同台竞技的实力。简言之,教育经费及师资力量等高等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科研实力与教育吸引力。

2 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分析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选拔阶段,研究生还未接受正式的科研训练,因此科研能力主要由专业知识储备和某些模糊的个人特质来体现,即为科研潜力。入学以后,研究生科研能力主要反映在完成各阶段科研任务的本领和可计量与比较的科研成果两个方面。近年来,伴随中国和东盟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双方互派留学生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其中东盟来华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专业分布趋向合理、生源输入和输出质量有所提高。许多东盟来华研究生经过几年的科研训练,掌握了高层次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中文口语水平和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具备了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从而在高校,政府部门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中具备竞争优势,成为各自领域的中流砥柱。

即使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受全球高等教育形势的影响,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不足与中国-东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全球高等教育形势压力体现在,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正在广泛实施,中国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和审核标准更加严格,在科研能力上中国研究生整体上远高于东盟来华留学生,这导致东盟研究生在中国就业市场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凭借高等教育优势地位吸引了东盟更优质的研究生生源,这造成欧美留学背景与中国留学背景的东盟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培养阶段差距继续拉大,并直接影响中国留学教育的声誉。因此,作为来华研究生教育核心特质的科研能力需要更多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提升。目前,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2.1 专业知识薄弱,缺乏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

科研的内涵包含整理、继承知识和创新、发展知识两部分[8],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要宽厚的专业知识来推进研究深度和创造力,而缺乏专业知识积淀的研究大多数是重复和低效的,这将与科研的使命和价值追求渐行渐远。现阶段,专业基础薄弱是东盟来华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首先,生源质量具有根本性,属于内在影响因素。由于东盟各国多数属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整体教育系统也较为滞后,这也造成了东盟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充分,来到中国高校深造后和中国研究生的差距在科研参与的各个环节暴露无疑。此外,东盟国家高校也不乏有潜质的科研人才,但是这部分优质生源大多数涌向美、英、德等高等教育强国,因此东盟来华研究生基本属于各来源国“掐尖”以后的第二批次科研预备人才,这表现为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天不足”。

其次,中国高校的留学生培养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和对过程的追踪管理,这是造成东盟来华研究生专业知识积累缓慢的外在因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强调个人的主动性,无论是文献阅读还是实验的反复推进,整个训练过程中自我的思考和探索是主要部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是他人不可替代的过程。由于研究生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导师的经验判断,而不同导师的判断标准也有所差异。对东盟研究生专业素养评价的制度标准不完善或者不科学店都将导致人才培养的无序并引发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现阶段,东盟来华研究生很少能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即使是有所参与也极少能接触科研项目的核心环节,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将直接影响到东盟留学研究生的科研参与程度。总之,东盟来华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和中国留学生培养制度亟待优化,是东盟来华研究生专业知识积累不足的内因和外因。

2.2 科研方法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教育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教育,更加侧重学生的科研创新,而科研创新则可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物质或精神产品,这就要求研究生具备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9]。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科研方法的掌握。科研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式、规则及程序。科研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具有基本性和普遍性的方法,例如问题提出的方法、概念厘定的方法、论文写作的方法等,这类科研方法在不同学科间具有相似的规范性。中层次是具有学科特性的方法,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学科间科研方法也会存在差异,例如文学注重文献资料的挖掘和考据、理学偏向于实验的观察和分析。高层次为跨学科的方法,目前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部分研究方法已经打破了学科界限,例如计算专业的建模和编程技术已经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应用发展,并产出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首先,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方法薄弱体现在基本层次的科研方法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文献检索能力不足、中文撰写困难、选题缺乏创新、研究环节缺乏规范性等。其次,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方法掌握不牢,东盟研究生普遍存在对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科研方法的选择缺乏灵活性,缺乏对复杂方法和技巧的分析和使用能力。最后,东盟来华研究生对本学科的前沿学术成果缺乏持续性的追踪和关注,对于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很少能潜心研究和学习。对于研究生来说,研究方法是科研能力的核心要素,如今各个学科都存在理论创新逼仄的现象,如果东盟来华研究生不能在科研方法上步步深入,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也就不可能产出具有重大价值的学术成果。

2.3 科研心向不纯,缺乏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

在科研中自我学习、思考和探索性延伸的程度是造成研究生科研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研究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严谨的学术态度、敢于面对实验的失败、大胆创新的精神等卓越的人格特质进行科学研究,这些优秀的科研素养可以在后天的科研训练中逐渐显现、形成惯性并成为个人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现阶段,东盟来华研究生的科研投入程度与中国研究生存在明显的差距,并且存在科研态度不端的问题。首先,部分东盟来华研究生留学的动机不纯。部分东盟来华研究生是被中国优厚的奖学金政策所吸引,在专业选择上缺乏对个人兴趣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缺乏对留学高校的科研成果要求和学位论文要求的了解,以至于部分东盟研究生因为无法达到毕业要求而延期甚至退学。其次表现为科学研究的功利主义思想。部分东盟来华研究生群体从事与中国经贸往来等相关工作经历,他们通过留学中国熟悉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和拿到中国研究生学位,以便于职业发展。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必然弱化了东盟来华研究生对科研的热情和持续性探索。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心向不纯以至于缺乏学术的专注度和敏感度,在科研中研究视野狭窄,难以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这也是东盟来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提升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实困境

3.1 基于研究生个人层面的分析

首先,来华研究生面临着语言交流的障碍。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根据2018年颁布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规范(试行)》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来华留学生入学标准中以中文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的中文能力要求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四级水平,能够比较流利地与以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而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涉及高深知识的探讨,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概念、论证、实例以及论文的写作、学术会议的探讨等,简单地日常交流达不到东盟来华研究生进行科研的要求。同时,受到语言使用与表达能力的限制,东盟来华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较低,甚至存在部分来华研究生论文出现错别字等现象。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东盟来华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普遍面临的难题和障碍,也是来华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进行论文写作的基础,如果无法突破语言困境,科研能力的提升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其次,来华研究生面临着个体如何激发学习动机的障碍。在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亟待提升的基础上,来华研究生无法理解专业领域的相关文献与核心要点,难以学会高校内文献检索以及设备使用等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甚至丧失对科学研究的信心与勇气,导致科学研究内生动力不足,也就无法在日常的科学研究训练中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与研究生导师交流的过程中,来华研究生面临着与导师沟通过于浅显化的现实困境。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大多数来华研究生实行“放养式”管理[10],很少要求东盟来华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除了学业论文要求以外基本不设定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硬性指标,整体上降低了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要求和标准;另一方面,部分来华研究生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无法理解导师安排的任务,与导师的见面时间极少、沟通存在着“不懂装懂”的现象,导师无法获取东盟来华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掌握情况。

3.2 基于高校层面的分析

第一,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亟待完善。课程教学是师生间知识传授和反馈的重要场域,适合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指引研究方向、奠定理论基础,因此课程质量以及课程体系的完善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具有直接深远的影响。对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人主张科研为先课程为后,研究生培养应是参加科学研究,而不是学习若干编排好的课程。也有人主张课程为先科研为后,研究生应该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为科研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而不应成为导师的工具[11]。由此可见,研究生课程设置和科学研究间的平衡是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理想状态。现阶段东盟来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第一是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失衡。东盟研究生课程主要集中在研一阶段,汉语培训课和文化课由国际教育学院开设,专业课由专业所在学院负责。语言课和专业理论课对东盟来华研究生而言都具难度和挑战性,与中国学生相比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更加分散,从而影响知识的吸收与知识理解的深度。此外由于东盟研究生语言能力和理论基础的差异,统一性的课程安排可能压抑了个体自主性。第二是理论课和方法课的失衡。目前东盟来华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存在重理论轻方法的问题,专业课和公共课中理论类课程占据绝大部分课时,还存在一门方法课由多个教师分别讲授多个研究方法的情况。由于研究方法尤其是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如果没有足够的课时保证将直接影响东盟研究生的学习效果。而美国高校十分重视研究生方法论的教学,如美国文科硕士生要修的12门课程中,有3门是科学研究方法,一门是社科研究方法论,两门是数理统计方法[12]。第三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失衡。目前我国高校以院系为单位的系科制,造成学科、课程以及办学资源的分割[13],东盟研究生课程限于单个学院,跨学院选课困难。此外,一些学院为了让教师完成教学指标与课程工作量,在课程安排上“因师设课”搞平均主义,以至东盟研究生课程选择的被动性和范围的局限性。第四是实践课程专业分布不平衡。学术讲座是研究生了解专业前沿动向的窗口,但是由于学院内不同专业学术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一些专业经常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论坛和会议,而还有部分专业的讲座一年都没有一次。因此这种专业间学术资源差距过大的问题,将造成他们学习机会不均等。

第二,导师队伍国际化素质有待提升。研究生导师整体国际化素质是提升来华研究生整体质量的关键。从科研入门、参与研究课题、到逐渐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研究生导师对东盟研究生的指导贯穿始终。这就要求导师在遵守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与师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学术水平与跨文化研究的能力,先行于东盟来华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国际前沿发展动态有着方向性的了解与把握,真正做好东盟来华研究生的领路人。近年来,中国对国际化导师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但由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高校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目前,多数研究生导师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以及从事有关国外研究的机会较少,多数高校对于导师团队国际化师资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以及激励机制等相关保障。而东盟来华研究生作为高校国际化的新鲜血液,他们在一个陌生的语言、文化和学术环境下,面临着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和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向,难免有迷茫和困惑,而国际化水平不高的导师指引东盟来华研究生认识科研、适应科研、选定研究方向的水平有限,也就限制了导师对东盟来华研究生成为优秀的科研人才的促进作用。同时,导师的指导风格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基础较差,放任型和专制型的指导会造成师生间缺乏有效沟通和理解,引发东盟研究生科研动力不足或压力过大的问题。一般导师的指导风格与自身在研究生阶段所经历的指导有关[14],如果导师在研究生阶段有留学背景,导师通常能够站在留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在同理心的驱使下给予留学研究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15]。目前,我国高校参与公派留学、访学项目的教师以及国际师资的数量总体不足,并且东西部地区差异明显。我国西南地区高校是东盟来华研究生的重要留学地,该区域高校师资国际化素质急需提升,以满足培养高层次东盟国际人才的需求。

第三,对东盟来华研究生的科研考核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招生环节,部分高校为了争取资金项目,片面追求留学生比例而放松了生源质量的把控。在审核阶段,对留学生业务能力的考核只有学历层次的要求,重语言能力轻科研能力,缺乏对科研素养、科研经历和成果的考核。此外,来华研究生和中国研究生尚未实现真正的趋同化考核,在课程论文、开题报告、学业论文和奖学金评选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化管理。最后,导师对东盟研究生的科研参与和科研成果大多不做要求,来华研究生只需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顺利毕业。如今,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重点处于增量阶段,尚未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潮流下,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考核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东盟来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这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最后,对东盟来华研究生的科研培养质量把控困难。疫情的爆发限制了国际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对世界高等教育系统造成严重冲击。由于各个国家疫情防控能力和成效的差异,来华留学人员大规模返校存在现实困境,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期间,我国迅速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有效化解了来华留学生课程教学中断的危机,东盟来华研究生群体以跨境在线教育的形式能够继续按照教学计划学习课程专业知识。线上教学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有方便且灵活等特点,但是线上教学对教师信息化水平、网络环境、课程特点、学生学习投入状况等具有较高的要求。东盟来华研究生的主要来源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通畅的在线网络环境缺乏保证;部分实验课程无法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存在争议;疫情的爆发使东盟研究生与科研团队的沟通受阻,与导师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受限。后疫情时代,我国秉持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东盟来华研究生大规模返校还需论断,线上方式进行教学、沟通交流、科研训练将成为常态化。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面临更多现实挑战,地理阻隔以及线上教学沟通的不足使得基于以实践为主的科研无法开展,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评估遇到阻隔,培养质量无法精准把控,并存在培养质量下滑的风险。

4 东盟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4.1 以营造学术环境为基础,激发个体学习动机

研究生的科研学习与高校浓厚的学术环境息息相关。拥有良好学术氛围与环境的高校能够在科研以及社会贡献方面显现出强大的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同高校协同一致,在科研投入,特别是研究生的科研投入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要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着力点,确定科研的重要地位,通过政府、企业、校友会等多方筹集科研经费,在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打好基础,为来华研究生着手进行科研做好准备,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与环境。

作为来华研究生的个体,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校内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破除“混学历、混时间、逃避工作”的消极思想,从思想上重视并且纠正自身的功利主义和懒惰主义倾向。同时,来华研究生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特长,运用自身跨文化的优势,努力培养跨文化、跨学科的学术兴趣,激发自身从事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在动机与内生动力。拥有强烈的学术兴趣与内生驱动力有利于来华研究生为学术研究生涯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以及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学术成果做好铺垫。来华研究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在克服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认真完成专业的课程学习,在课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自身对课程学习的感悟与疑惑,在课后及时寻求任课教师或者导师的帮助,在不断进行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主动创新的科研能力。

4.2 以科学研究为中心,构建东盟来华研究生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东盟研究生认识科研的第一步,好的课程帮助他们学习理论知识、解除科研困惑、确定研究方向。课程与科研的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第一,在课程整合中应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16]课程经典理论是知识基础,学术成果是知识的延伸,学术讲座式的课程设计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提升了课程知识的前沿性,可以有效训练东盟研究生的科研思维。第二,应注重理论课程与方法课程相结合,注重东盟来华研究生方法论和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理论课程通过建构课程框架,引导东盟研究生课后自主学习,更加注重对高深知识的探究;方法论课程有助于规范东盟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提高他们科研创新的可能性。研究方法的学习本身就是科研实践的过程,要在保证研究方法学习课时的基础上为东盟来华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提供丰富的精品课程。目前东盟研究生的选修课数量有限,范围仅限于学院内,可能存在课程供给和东盟研究生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依托研究生院,搭建校级选课平台,以供东盟来华研究生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科研需求来选修课程。第四,要顺应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成长规律,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建立以学院必修课为基础,校选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最后,应该将科研道德素质的培养融入东盟来华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因为科研道德是科技工作者的灵魂,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更为可怕。[17]重视德育教育是中国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有必要加以转化并融入东盟研究生课程体系之中。

4.3 以提升国际化素质为主,打造高水平导师团队

要实现对东盟来华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目标,就必须培养高水平的国际化导师团队。国内外高校科研人员以团队形式开展科研工作已经十分普遍,并且国际上重大科研成果多来自于团队。[18]导师团队的核心目标是引导研究生形成体系化的科研能力,产出创新性、创造性科研成果,这对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首先,确立研究生导师资格时,要优先考虑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作为留学生导师的人选,这样不仅有利于选拔到更优秀的导师人才,也有利于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其次,中国高校要加大对优秀外籍教师的引进力度,以科研项目为向心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导师人才。同时要构建完善的激励政策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到海外进行交流与学习,不断优化导师团队的国际化结构,提升导师的国际化视野。在对东盟来华研究生的论文与科研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团队的作用,利用不同导师的特长和优势,帮助东盟来华研究生树立信心,激发东盟来华研究生的科研兴趣,端正东盟来华研究生的态度,使其更够更好地融入到导师的科研团队中。最后,中国高校要加强与世界其他不同国家的高校开展多样的交流活动,互派导师进行访学,以提升导师的国际化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

4.4 以质量考核为主,完善科研考核体系

对来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离不开完善的科研考核体系。首先,要注重对生源质量的考核。一方面要深入东盟国家宣传,和东盟国家各高水平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一流的生源;另一方面,要科学制定招生考核制度,满足语言和学历等要求的东盟来华研究生,还应重视对申请学生的科研知识基础、科研素养和科研潜力以及来华留学动机的考核。同时,应当组织留学生导师直接参与面试,高水平的留学生导师的态度和评价结果对留学生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其次,要重视东盟来华研究生科研参与的过程考核。例如,依据期刊论文发表、参与调研、导师科研项目贡献度等指标,设置东盟来华研究生毕业要求,并建立差异化奖学金制度。最后,东盟来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价要好和中国研究生毕业要求趋同化,构建严进严出,重视过程的科研评价体系。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既是中国东盟深入、友好合作的战略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一环,因此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科研能力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以提高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声望。

4.5 以培养科研能力为重心,实现教育精准化支持

疫情发生以来,一方面,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东盟自费来华研究生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在现行签证政策下跨境流动困难,部分东盟研究生可能会推迟或者终止留学中国的计划。西蒙·马金森认为国际高等教育流动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恢复[19],世界留学教育有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趋势,目前北美多所高校已经采取了下调学费、提供远程教学、帮助协调国际生回美身份等行动,因此东盟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市场的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围绕科研能力培养这一中心,逐步实现来华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精细化。首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要全面排查东盟研究生的网络环境、时差导致的排课合理性以及课程互动反馈等现实问题,为条件困难学生发放特殊苦难补贴,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留学生志愿帮扶小组,使得东盟研究生与学院、导师、任课教师间沟通顺畅、反馈及时,做到一个都不掉队。其次,在科研参与上,高校要发挥国际影响力,充分利用联合项目、双学位项目、国际分校、合作办学等高教资源,为不能返校的东盟研究生就近提供科研训练的平台和机会。再次,师门和科研团队应根据科研项目实际情况,使东盟研究生承担合适的科研任务。导师要重视东盟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认真履行对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撰写的监督和指导。最后,对东盟研究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倾听其合理诉求,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20],例如发放防疫包、开通心理热线、宣传中国抗疫故事等形式,让东盟研究生缓解负面情绪,进而真正理解中国、认同中国,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新阶段积极进取,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自我发展。

[1] 王贤.东盟国家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4):96-103.

[2] 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中国高教究,2009(2):38-40.

[3]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8 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M].北京: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8:65.

[4] 蒋婷婷. 东盟来桂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570-57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578-58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72.

[8] 未玉.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1995(2):56.

[9] 杨春梅.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三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124-126.

[10] 张淼. 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诊断与提升[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7):7-9.

[11] 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1):92-94.

[12] 叶文振.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启示[J].东南学术,1998(3):3-5.

[13] 黄勇荣.论研究生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生教育系列研究之一[J].教育探索,2010(11):41-42.

[14] 徐岚.导师指导风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之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9(6):58-66.

[15] 苏洋.“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博士生科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高教探索,2020(2):83-92.

[16] 王传毅,郑湘,张羽,等.疫情期间在线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与扩散——以清华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47-59.

[17] 夏玉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28-31.

[18] 陈忠卫.团队管理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9(8):3-5.

[19] 马万华,张颀.新冠疫情对国际学生流动的影响与我国的策略选择——风险社会理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1(1):1-9.

[20] 张志华,蔡特金,吴圣宸.重大疫情下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自我关怀与情绪状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0(4):11-17.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Research Ability of ASEAN Postgraduates in China

HUANG Yong-rong,LIANG Li-ju,CHEN Wei-qi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ASEAN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are senior professionals who promote th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relations.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is the core task of ASEA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ASEAN postgraduates coming to China suffer from lac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such as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comprehension,innovation,and problem discovery and resolution. Analyzed from the individual perspective,their research capabilities are constrained by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unreasonable curriculum settings,the nee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utors,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ssessment system,and the difficulty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this end,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good academic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by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building a new curriculum system,creating an international high-level tutor team,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ssessment system,and achieving precise education support.

ASEAN;postgraduate in China;research ability

G648

A

2096 – 2045(2022)02 – 0087 – 09

2020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东盟来华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GY2020004)资助。

黄勇荣(1968—),男,广西桂平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梁丽菊(1997—),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陈伟强(1996—),男,河南信阳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责任编辑:夏 琍]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